支持乡旅产业发展对农商银行意义深远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22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股票资讯

  业务重心曾有意向城区偏移的部分农商银行,特别是一些地市级农商银行和省会农商银行,如今画风陡变,倾情乡村产业,在“三农”蓝图上挥毫泼墨。

  是什么让这些农商银行更愿意加码“三农”投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变化的背后,与农商银行在城区竞争力弱、业务拓展不尽如人意有关。

  与一直扎根城区、在城市居民中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不同,农商银行进城,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面前,既缺少丰富产品和科技支撑,也没有品牌号召力。虽然一些农商银行在城区布设网点,采取导流措施,但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

  现实让越来越多的农商银行认识到,自身真正的优势还是在农村和城郊。

  这不仅因为,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原本就是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农商银行在农村网点众多,人员也绝大多数来自本地,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特别是,农商银行在很多其他金融机构不愿布设网点的偏远地区设立网点,又在很多行政村大量布设普惠金融服务点,这使得农商银行网点触角延伸到了乡村每一个角落,一般大行难以做到如此下沉。这种网点布局方式,加上本乡本土的员工结构,让农商银行更容易贴近客户、发现需求,也更有利于支持乡旅产业发展。

  同时,大量农户和小微企业一直与农信社打交道,对农信社包括改制后的农商银行怀有深深的感情,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现在仍然认这块牌子。这为农商银行深耕农村市场、支持乡旅产业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客户基础。

  此外,疫情之下的乡旅产业,因“祸”得福,很多无法实现的远途旅行转化为近郊游,让原本生意清淡的郊区民宿、亲子乐园等,生意意外火爆。许多老板搁置的二期或者新的乡旅投资项目纷纷启动,信贷需求放量增长。

  地方政府对乡旅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提振了农商银行投身乡旅产业的信心。比如,去年南京市八部门联合下发职工疗休养意见,由各区对接乡村旅游资源,让疗休养客源在当地乡村旅游目的地消费,并尽可能避开周六周日热门时间段,地方政府意在借助“政府—银行—乡旅企业”这一闭环,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而处于闭环中的农商银行,则因为有明显竞争优势,客户收入有保障,信贷投入的积极性非常高。

  农商银行支持乡旅产业发展,能得到什么?

  首先,有利于农商银行树立品牌形象,巩固农村阵地,把根扎得更深更牢,成为名副其实支持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如今的乡村今非昔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路金融大军纷纷涌向农村,农商银行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在这种背景下,农商银行唯有通过政银合作等多种方式,深耕本土,发挥传统优势,守住市场份额,才能在“有为”中“有位”。

  其次,有利于增加绿色信贷投入。作为农业板块的细分领域,乡旅产业一头牵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绿色金融,是乡村振兴与绿色金融的最佳结合点。农商银行要增加绿色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应当抓住乡旅产业发展契机,切入当地规划发展的乡旅项目,在支持乡旅产业发展中,践行绿色金融使命。

  再次,有利于农商银行内部多部门联动协作,开拓更大市场空间,扩大农村金融市场份额,更好融入地方经济。乡旅产业是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和公司业务部的深耕重点,也是电子银行部可以借力的支点。比如紫金农商银行在乡村旅游中推出“1元购120元门票”限时优惠,不仅可以把消费者引流到乡旅板块,增加景区门票销售收入,还能让客户在迫切需要农商银行信用卡,以便享受诸如门票打折、加油满减等优惠中,促进信用卡发卡量和活卡率提升,更可以通过客户使用信用卡留下的大数据,为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等其他部门拓客提供客户精准画像,最终形成农商银行受益、游客受益、企业受益、地方经济受益的多赢格局。

  农商银行支持乡旅产业发展,是农商银行业务重心下沉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利于农商银行筑牢市场根基,夯实客户基础,也是农商银行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让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让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浏览量:82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