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股份评级三元前驱体龙头,扩产提速迎行业高景气度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24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个股研报

股票代码 :300919
股票简称 :中伟股份
报告名称 :三元前驱体龙头,扩产提速迎行业高景气度
评级 :增持
行业:电池


三元前驱体龙头,扩产提速迎行业高景气度2024E
57,468 17%
3,806
19%
6.28
15.41
20%
20.7
4.3
中伟股份(300919/新能源证券研究报告/研究简报2022 3 23
评级:增持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市场价格:130.30指标2020A 2021A 2022E 2023E
分析师:曾彪营业收入(百万元)7,440 20,072 35,557 49,261
增长率 yoy% 40%
420
134%
170%
939
123%
77%
1,979 111%
39%
3,193
61%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22020001
净利润(百万元)
Email:zengbiao@zts.com.cn
增长率 yoy%
研究助理:朱晋潇每股收益(元)0.69
0.77
11%
1.55
-2.74
9%
3.27
13.87 16%
5.27
3.09
21%
每股现金流量
净资产收益率
Email:zhujx@r.qlzq.com.cn
P/E 187.8 20.6 84.1
8.0
39.9
6.8
24.7
5.3
P/B
备注:取自 2022 3 22 日收盘价

报告摘要
深耕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龙头。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沿着高镍低钴化三元前驱 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多元化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的研发方向,融入全球产业

基本状况链,引领行业发展。下游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高景气领域。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0.72 亿元,同比增长 16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总股本(百万股)
流通股本(百万股) 市价()
市值(百万元)
流通市值(百万元)
606
152
130.30
78,919
19,826
东的净利润 9.39 亿元,同比增长 123.48%,核心财务指标延续高增长。
三元前驱体:行业景气度上行,价格大涨。需求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经历由锰
酸锂、磷酸铁锂至三元正极材料的发展历程。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
原材料,21 年产量同比+79.4%,需求量高增超预期。三元前驱体价格:需求旺盛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与原材料成本提升共同驱动价格大幅上涨。据 Wind 的数据,截至 22 3 月中旬,
三元前驱体 523 价格为 15.6 万元/吨,同比+26%,创下 2018 年以来新高。竞争
140%沪深300中伟股份
格局:行业产量 CR4 62%,进入寡头时代,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和邦
120%
100%普在制备工艺、原料资源、客户绑定等方面具备优势,中伟股份市占率提升至 26%
80%
保持行业第一。潜在进入者:产品快速迭代,技术壁垒提高,新进者难以形成竞
60%
40%
争力。技术趋势:处在技术进步与产品迭代进程中,三元前驱体高镍化是趋势。
20%
0%中伟股份:核心技术领先,客户绑定与一体化构筑优势。1)研发驱动:公司通过
-20%
-40%“五位一体”高效研发,成品率稳居行业前列,多项核心技术行业领先,非标设

备占比超过 25%,难以标准化复制。2)龙头客户合作: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直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相关报告接出口供应 LG 化学、三星 SDI,与宁德时代、特斯拉、当升科技、贝特瑞、L&F、振华新材等知名企业客户亦有相关合作,产品结构持续优化,8 系以上产品高端

产品持续放量。3)扩产提速,一体化布局思路清晰。2021 年底公司拥有三元前 驱体产能 20 万吨/年,2023 年产能有望扩建至 50 万吨/年。同时,公司积极布局 印尼镍资源的矿产冶炼项目,计划建成红土镍矿冶炼年产高冰镍含镍金属 6 万吨 生产能力一体化、国际化布局进程加快。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8 亿元、31.9 亿元、38.0 亿元,股价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40X25X21X。考虑到公司是正极前驱体领域的全 球龙头企业,客户主要是 LG、宁德时代等全球龙头,高增长前景可期。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客户相对集中、经营活 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内容目录

深耕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龙头 .................................................................. - 4 -深耕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 - 4 -打造“合伙人”制度,核心业绩指标高增长 .................................................... - 4 -

三元前驱体:行业景气度上行,价格大涨........................................................... - 5 -行业需求:下游动力电池需求超预期,市场空间广阔 ................................. - 5 -竞争格局:产量 CR4 为 62%,进入寡头时代 ............................................. - 6 -

中伟股份:核心技术领先,客户绑定与一体化构筑优势 ..................................... - 9 -研发驱动:专注研发,技术领先.................................................................. - 9 -客户优势:与龙头客户合作,高端产品放量 ............................................. - 10 -规模优势:扩产提速,一体化布局思路清晰 ............................................. - 10 -

盈利预测 ............................................................................................................ - 11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 - 11 -

风险提示 ............................................................................................................ - 12 -

- 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图表目录

图表 1:三元前驱体处在锂电产业链中游 ........................................................... - 4 -图表 2: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 5 -图表 3: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 5 -图表 4: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收入(亿元) ......................................... - 5 -图表 5: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毛利率(% ......................................... - 5 -图表 62017-2025E 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预测(万吨) ................................... - 6 -图表 7:三元前驱体 523 单价达 15.6 万元/吨,处于上行周期 ........................... - 6 -图表 82019 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 CR4 52% ........................................ - 7 -图表 92021 年三元前驱体产量 CR4 提升至 62% ............................................ - 7 -图表 10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 CR3 65% ..................................................... - 7 -图表 112021 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 CR3 24% .............................................. - 7 -图表 12:常见的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 - 8 -图表 13:公司核心技术及技术来源 .................................................................... - 9 -图表 14:公司与 LG 化学、宁德时代等龙头开展合作 ..................................... - 10 -图表 15:公司三元前驱体收入测算 .................................................................. - 11 -图表 16:可比公司估值...................................................................................... - 12 -图表 17:公司核心财务指标 ............................................................................. - 13 -

- 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深耕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龙头

公司成立于 2014 年,2020 年创业板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厂等示范项目。公司是专业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前 驱体与新能源循环材料综合服务商,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 料、新能源领域。

深耕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公司所属的中伟集团成立于 1995 年,2000 年集团开始规模化经营,2009 年集团开启多元化经营,2012 年确定新能源材料为集团主导产业,2013 年集团通过收购海纳新材开启全球化战略,2014 年中伟新材料正式成立,2019 年中伟新材料完成股改,正式更名为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8、2019 年中伟新材料西部、中部和循环产业基地陆续投产,公司 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公司始终以研发创新为核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沿着高镍低钴化三元前驱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多元化产品、综合循 环利用的研发方向,融入全球产业链,引领行业发展。

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分别用于生产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 正极材料进一步加工制造成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 费电子等领域。公司上游行业为有色行业,为公司生产前驱体所需的硫 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氯化钴、镍豆、镍粉及粗制硫酸镍、粗制氢氧 化钴及镍钴中间品等原材料。随着公司产业一体化布局,公司正逐步配 套前驱体生产所需部分原材料,由前驱体单一生产环节逐渐发展为原料 加工-材料生产一体化企业。

图表 1:三元前驱体处在锂电产业链中游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打造“合伙人”制度,核心业绩指标高增长

公司打造“合伙人”制度,已实施股权激励。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邓伟明 和吴小歌夫妇。2019 年,为稳定公司核心团队和业务骨干,进一步提高 公司凝聚力,公司通过两个员工持股平台源聚智合、恒盛励能增资的形 式实施股权激励,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以及经公 司认定的其他员工,公司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 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核心财务指标高速增长,2021 年公司成长趋势延续。2021 年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 200.72 亿元,同比增长 16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 9.39 亿元,同比增长 123.48%,核心财务指标延续高增长。

图表 2: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250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速(右轴)180%
200160%
140%
150120%
100%
10080%
60%
5040%
020%
0%
2018201920202021

图表 3: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10.0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速(右轴)300%
9.0
250%
8.0
7.0200%
6.0
150%
5.0
4.0
100%
3.0
2.050%
1.0
0%
0.0
2018201920202021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4: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收入(亿元)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研究简报

元正极材料市场将持续增长。据 SNE Research 和中伟股份年报数据,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 296.8GWh,同比增长 102.3%,其 中三元锂电池装机量约为 217GWh,占比 73.1%

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材料,需求量高增超预期,21 年产 量同比+79.4%。据 ICC 鑫椤咨询、GGII、中伟股份年报数据,2021全球三元前驱体材料总产量达 74.75 万吨,同比增长 79.4%,预计 2022 年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 103.56 万吨,同比增长 38.5%

图表 62017-2025E 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预测(万吨)

1209.314.2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同比(右轴)103.690%
10033.474.880%
70%
80
60%
50%
60
41.7
40%
40
30%
23
20%
20
10%
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0%

来源:ICC 鑫椤咨询、GGII、中伟股份,中泰证券研究所;注:根据 2020 GGII 预测出货量数据 ICC 鑫椤咨询产量数据,假设出货量等于产量口径

三元前驱体价格:需求旺盛与原材料成本提升共同驱动价格大幅上涨。

自 2020 年年中以来,三元前驱体价格处于上行通道。据 Wind 的数据,截至 22 年 3 月中旬,三元前驱体 523 价格为 15.6 万元/吨,同比+26%,创下 2018 年以来新高。

图表 7:三元前驱体 523 单价达 15.6 万元/吨,处于上行周期

三元前驱体523单价(万元/吨)

18
8 6 4 2 0
16
14
12
10

2017-02 2018-02 2019-02 2020-02 2021-02 2022-02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竞争格局:产量 CR4 62%,进入寡头时代

三元前驱体:2021 年产量 CR4 62%。根据 ICC 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三元前驱体行业产量 CR4 集中度高达 62%,中伟股份、格

林美、华友钴业和湖南邦普在制备工艺、原料资源、客户绑定等方面均

- 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具备优势。其中,中伟股份市占率提升至 26%,保持行业第一。

图表 82019 年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 CR4 52%

格林美中伟股份优美科广东邦普其他

18%

48%14%

11%

9%

来源: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92021 年三元前驱体产量 CR4 提升至 62%

中伟股份格林美华友钴业湖南邦普其他
38%26%

15%

10%11%

来源:鑫椤资讯、中泰证券研究所

潜在进入者:产品快速迭代,技术壁垒提高,新进者难以形成竞争力。正极材料前驱体通过决定正极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 量密度、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而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过程控制严格,研发周期长,产品技术及生产工艺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同时,电池厂商对于正极材料及正极材料前驱体厂商的验证周期较长,一 般需要1-2 年,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厂商验证周期更长。

行业下游:动力电池 CR3 65%,公司已成为 LG 化学等一流电池企
业核心供应商。下游终端动力电池厂商龙头集中,全球 CR3 和 CR6 为 65%和 84%,宁德时代、LG 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 On、三 星 SDI 分别占比 33%、20%、12%、9%、6%、5%)。下游三元正极材 料企业CR3 为24%,LG 市占率亦达9%。鉴于新能源汽车厂商、锂离子 电池厂商对正极材料及正极材料前驱体厂商的验证周期较长,一旦确

立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更换。

图表 10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 CR3 65%

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
SK On三星SDI其他

16%

5%33%

6%

9%

12%20%

来源:SNE Research、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12021 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 CR3 24%

LG化学 容百科技 Rcopro 巴斯夫

研究简报
行业上游: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原材料占比高,龙头企业具备集中采购带

来的价格优势,并具备向上游延伸的实力。通过上游原料一体化布局,一方面保障三元前驱体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综 合生产成本。

技术趋势:处在技术进步与产品迭代进程中,三元前驱体高镍化是趋势。

通过高镍提升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是目前性价比高和广泛认可的途径。相 比于采用常规三元材料的锂电池,高镍三元材料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 度,更长的续驶里程和更低的综合成本。现阶段三元前驱体由过去的 1 系、3 系产品主流进步到现阶段 5 系、6 系、8 系及以上产品为主流。

图表 12:常见的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项目镍钴锰酸锂(NCM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镍钴铝酸锂(NCA
中镍、中高镍(镍5系、镍6 系)高镍三元(镍8 系、镍9系)
工作电压3.6-3.8V3.7-3.8V3.7V3.8V3.2V3.7-3.8V
比容量mAh/g150-205190-220140-200100-120135-145190-220
循环性能
成本较高较高
安全性能较好较差良好较差
综合回收价值较低
优点能量密度高、循环 寿命长、安全性较 好、回收价值高高能量密度、回 收价值高体积能量密度高、回收价值高价格低廉安全性高、价格较 能量密度高、回收 价值高
缺点成本较高成本较高、安全 及循环性能有待 提升成本高、安全性较 能量密度低、循环 寿命短能量密度低、回收 价值低成本较高、安全及 循环性能有待提升
主要应用领新能源乘用车及 3C、小动力(电 动工具、二轮车 等)新能源乘用车及 3C3C小动力及新能源专 用车新能源商用车、价 格敏感的新能源乘 用车及储能领域新能源乘用车,目 前日本电池企业应 用居多
来源:振华新材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 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中伟股份:核心技术领先,客户绑定与一体化构筑优势

研发驱动:专注研发,技术领先

“五位一体”高效研发,布局产品多元化。公司坚持技术研发为第一驱 动力,构建“五位一体”高效的研发体系,培养了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形成了系统性间歇式合成技术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独创的半连 续式、半间歇式工艺产品,各类产品已批量供货国内和国际知名客户。2021 年公司无钴单晶产品、多款 7 系产品、8 系产品及 9 系产品均取得 突破,其中无钴单晶完成批量认证和审厂。

核心技术:成品率稳居行业前列,多项核心技术行业领先。公司围绕高
镍、掺杂、预烧结、循环等技术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形成多项核心技术,包括具备行业领先的单晶前驱体合成技术、定量造 核连续法合成制备技术、快速高效共沉淀技术、定量间歇式二元共沉淀 技术、氧化物前驱体制备技术、高电压大颗粒氧化钴前驱体烧结技术等 产品制备技术。以定量间歇式共沉淀技术为例,由于高镍材料的结构、一致性要求更高,采用分段定量制备的共沉淀工艺,每段工艺均针对材 料结构要求进行单独设计,并进行定量制备,合成时间能精确控制在正 负 1 小时以内,在满足高镍材料结构要求下极大的提高前驱体一致性。

图表 13:公司核心技术及技术来源

序号核心技术名称特点及技术先进性技术来源
1单晶前驱体合成技术通过对开釜造核过程的精确控制及优化改善,让晶种形成特有的结构在进行生长,制备出 球形度好,形貌均匀,无团聚,高比表,窄分布的前驱体,降低单晶前驱体烧结过程中的 控制难度,提升单晶材料的高电压、循环性能。自主研发
2定量造核连续法合成制备技 通过固定数量和粒度的定量造核连续式工艺,制备出粒度大小及分布稳定,球形度好,大 小颗粒一次颗粒基本一致,无球裂,无微粉(Dmin>2um)的连续式分布产品,综合了前 驱体XRD、SEM、TD、BET多元掺杂等要求,解决了高镍材料产气、高温循环、阻抗高等 问题。自主研发
3快速高效共沉淀技术在反应合成过程中,通过对需频繁调整的工艺参数进行的精确匹配,通过快速高效共沉淀 技术,可实现各项物化指标均处于完全可控范围,且同时可以实现高效的产能,以及持续 高水平的批次稳定性。自主研发
4多工艺组合共沉淀技术精确设计、控制反应过程的合成时间,分段不同工艺的设计及相互无缝过渡转化,让前驱 体从内到外结构逐渐转变,解决正极材料烧结过程由于颗粒大导致反应内外不一致、以及 材料内部应力,使得该工艺产品能同时兼具高容量、高压实、高循环、高倍率、低直流内 阻等特点。自主研发
5定量间歇式共沉淀技术针对前驱体产品的特点,采用定量间歇式工艺,精确控制反应时间、反应量,每段工艺均 针对客户的对应物化指标要求进行单独设计,使得杂质离子、TDBETXRDSEM等各项 指标的一致性、稳定性达到高镍产品的高要求。自主研发
6氧化物前驱体制备技术通过对前驱体进行煅烧,并在煅烧过程中,精确控制煅烧温度、停留时间、气氛等参数,省去了前驱体烘干工序成本,提高了前驱体的金属含量20%以上,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 了客户烧结产能。自主研发
7高电压大颗粒氧化钴前驱体 烧结技术通过优化烧结设备的材质和结构,并进行多段多温区连续化自动烧结,使得最终成品具有 球形度好、形貌均匀、无球裂、无微粉的特点,该产品工艺成熟稳定,拥有高电压、高压 实、高循环性的特性。自主研发
8高效湿法循环工艺的萃取技 通过标准化控制萃原液的金属组成比例、金属浓度、溶液pH,选取极简的萃取工序以及先 进的萃取设备,多级逆流萃取,高效分离镍钴和杂质,使得制备出的金属盐溶液可以直接 进入前驱体溶液配置工序。自主研发
9高氨氮废水循环使用技术首创高效水处理系统工艺技术,通过对生产废水按母液和洗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按先分 离重金属,再分离氨氮,最后脱钠盐的工艺,实现重金属全回收,氨氮和纯水全循环,有 效降低环保成本30%以上。自主研发
来源: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 9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装备研发:非标设备占比超过 25%,难以标准化复制。公司逐年加大在

产品、设备研发层面的研发创新投入。开发系列全新生产技术及工艺,

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成本效益及提高整体盈利能力。现建成产能 4,000 吨/年的研发车间及行业领先的实验室,生产车间自主研发的非标 设备占比超过 25%,设备非标程度高,难以标准化复制。

客户优势:与龙头客户合作,高端产品放量

龙头客户合作:公司始终坚持技术与客户领域的开放性合作,加快产业 链一体化布局,拥有优质、多元、多层次的客户群,包括 LG 化学、厦 门钨业、特斯拉、当升科技、贝特瑞、L&F、振华新材、天津巴莫、三 星 SDI 等。据深交所互动易,宁德时代是公司的长期客户之一,公司与 宁德时代呈现多产品、多渠道的合作方式,长期战略合作计划或协议。公司已于 2021 年年初与宁德时代签订了直接供货协议。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放量:2021 年,公司三元前驱体 8 系及 8

系以上产品占比接近 50%,4.45V 以上高电压及掺杂四氧化三钴占比超过

80%,公司高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出货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图表 14:公司与 LG 化学、宁德时代等龙头开展合作

来源: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规模优势:扩产提速,一体化布局思路清晰

2021 年底公司拥有三元前驱体产能 20 万吨/年,2023 年产能有望扩建 50 万吨/年。公司现有贵州铜仁西部产业基地、湖南宁乡中部产业基 地及广西钦州南部产业基地三大生产基地。随着公司西部基地新建的 6 万吨前驱体募投项目全部建成(较项目可研规划建设期提前一年时间),南部基地在建的 18 万吨前驱体项目逐步投产(2021 年年末建成第一个 3 万吨生产车间),公司在 21 年末已建成 20 万吨/年的三元前驱体产能。同时,为满足下游客户及终端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在现有产能基 础上,持续产能扩建,公司预计到 2023 年公司产能将超过 50 万吨,规 模优势进一步加强。

一体化、国际化布局进程加快。公司将打造矿产资源粗炼-矿产资源精炼-前驱体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企业。通过推动产业一体 化、国际化进程,一方面保障公司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安全,另一方面通

- 1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过产业一体化,有效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1)一体

化:原材料领域,公司南部基地根据前驱体生产基地配套矿产冶炼设施,

有效提升产业协同。此外,公司与青山旗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及原材料

供应合作。循环回收领域,公司现阶段的电池回收业务不仅通过线下渠

道收购少量新能源汽车电池,兼回收少量冶炼企业的副产品。回收的镍

钴锰金属已应用于公司产品的生产。2)国际化:公司积极布局印尼镍 资源的矿产冶炼项目,21 年 11 月公司追加投入,印尼一、二期项目总 投资增至 6.6 亿美元,项目计划建成红土镍矿冶炼年产高冰镍含镍金属 6 万吨生产能力。

盈利预测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三元前驱体:

由于欧洲电动车销量和特斯拉下游销量持续高增,预计 22-24 年公司前 驱体出货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我们预测 22-24 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 分别为 24 万吨(产能利用率 95%)、33 万吨、38 万吨,单吨价格 12.1 万元、12.5 万元、13.0 万元,单吨成本 10.6 万元、10.8 万元、11.2 万元,毛利率分别为 12.4%、13.6%、13.8%。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敏感性分析:22 年产能利用率分 别为 90%、95%、100%,对应出货量 22.50 万吨、23.75 万吨、25.00 万吨,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0 亿元、19.8 亿元、20.6 亿元。

四氧化三钴:

受益于 3C 恢复增长,我们预测 22-24 年公司四钴出货量分别为 3.3 万 吨、3.8 万吨、4.0 万吨,对应收入分别为 61 亿元、70 亿元、74 亿元。

图表 15:公司三元前驱体收入测算

20212022E2023E2024E
出货量(万吨)三元前驱体
四氧化三钴2.263.333.804.00
价格(万元/吨)三元前驱体10.0412.1012.5013.00
四氧化三钴17.8618.5018.5018.50
收入(亿元)三元前驱体153.64287.38415.63494.00
四氧化三钴40.4161.5170.3074.00
受托加工1.111.111.111.11
其他主营业务5.575.575.575.57
合计200.72355.57492.60574.68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可比公司选取:选取从事 括容百科技、华友钴业、材料专业化研发与经营,钴业:公司专注于钴、铜 一般;3)格林美:公司突 报废汽车等典型废弃资源 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
- 11 -
正极材料和新能源电池相关业务的公司,包 格林美。1)容百科技:公司从事锂电池正极 和公司业务有较大重合,可比性强;2)华友 有色金属冶炼及钴新材料产品深加工,可比性 破性解决了中国在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与 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为世界技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图表 16可比公司估值

股价 EPS(人民币元)PE 总市值
代码 简称 PB
2022/3/2220212022E20212022E(亿元)
300919.SZ中伟股份130.31.553.2784.0539.89789.2
可 比 公 司
688005.SH容百科技138.22.044.1067.7533.6811.42619.2
603799.SH华友钴业102.92.934.0635.0625.311.6142.1
002340.SZ格林美8.90.240.3836.7823.023.03423.3
均值83.311.742.8546.5327.345.35361.54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同类公司盈利预测取自 WIND 一致预期;华友钴业和格林美 2021EPS WIND 一致预期

综上,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8 亿元、31.9 亿元、38.0 亿元,股价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40X25X21X。考虑到 公司是正极前驱体领域的全球龙头企业,客户主要是 LG 化学、宁德时 代等全球龙头,高增长前景可期。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未来,若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政策 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铝)、氯化钴等。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原材料 价格可能发生较大变动,从而导致公司采购价格出现一定波动,将会对 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下游客户相对集中风险。公司客户多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下游行业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客户相对集中。未来,如果公司与主要 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 响。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风险。2018-2021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16 亿元、-2.5 亿元、+4.6 亿元、-16.6 亿元,2021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是由于公司规模快速增长使 得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大幅增加所致。如果未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 量净额为负的情况得不到有效改善,则公司在营运资金周转上将存在一 定的风险,并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风险。
- 1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图表 17:公司核心财务指标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12022E2023E2024E会计年度20212022E2023E2024E
货币资金8,69916,27017,29125,940营业收入20,07235,55749,26157,468
应收票据277000营业成本17,75631,07642,58249,556
应收账款4,4527,60210,13711,654税金及附加6096151178
预付账款283466639743销售费用45280388452
存货4,8246,57013,18312,003管理费用2986468951,044
合同资产0000研发费用7691,3271,8382,144
其他流动资产1,0941,3621,8872,201财务费用106-12-119-130
流动资产合计19,63032,27043,13752,542信用减值损失-32-15-15-15
其他长期投资0000资产减值损失-31-31-31-31
长期股权投资1313131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2-3-3
固定资产4,3994,5184,6904,911投资收益-109-52-52-52
在建工程2,2732,3732,3732,273其他收益205205205205
无形资产7879081,0621,236营业利润1,0672,2493,6304,327
其他非流动资产1,0981,1001,1031,107营业外收入3333
非流动资产合计8,5708,9139,2429,540营业外支出2222
资产合计28,20041,18352,37962,083利润总额1,0682,2503,6314,328
短期借款3,4053,4053,4053,405所得税130273441525
应付票据6,70010,72614,88118,245净利润9381,9773,1903,803
应付账款3,3189,32312,90215,164少数股东损益-1-2-3-3
预收款项090404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391,9793,1933,806
合同负债186408871,034NOPLAT
EPS(按最新股本摊薄)

1,031
1.55

1,966
3.27

3,086
5.27

3,689
6.28
其他应付款44444444
EPS(按最新股本摊薄)1.553.275.276.28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12412412412其他流动负债4207541,0201,181主要财务比率流动负债合计14,31825,39433,59039,533会计年度2021E2022E2023E2024E长期借款2,5522,6022,5322,612成长能力应付债券0000营业收入增长率169.8%77.1%38.5%16.7%其他非流动负债707707707707EBIT增长率117.4%90.6%57.0%19.5%非流动负债合计3,2593,3093,2393,319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23.5%110.7%61.4%19.2%负债合计17,57728,70336,83042,852获利能力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9,83211,69114,76318,448毛利率11.5%12.6%13.6%13.8%少数股东权益790788786783净利率4.7%5.6%6.5%6.6%所有者权益合计10,62312,48015,54919,231ROE8.8%15.9%20.5%19.8%负债和股东权益28,20041,18352,37962,083ROIC7.0%12.1%16.3%16.6%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资产负债率62.3%69.7%70.3%69.0%会计年度2021E2022E2023E2024E债务权益比66.6%57.1%45.4%37.1%经营活动现金流-1,6598,3991,8709,335流动比率1.41.31.31.3现金收益1,2792,3373,4654,093速动比率1.01.00.91.0存货影响-3,365-1,746-6,6131,180营运能力经营性应收影响-3,623-3,026-2,678-1,591总资产周转率0.70.90.90.9经营性应付影响6,52110,1217,6845,63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1616568其他影响-2,4717131219应付账款周转天数437394102投资活动现金流-5,171-770-777-774存货周转天数64668491资本支出-4,610-714-719-714每股指标(元)股权投资-13000每股收益1.553.275.276.28其他长期资产变化-548-56-58-60每股经营现金流-2.7413.873.0915.41融资活动现金流11,265-59-7289每股净资产16.2319.3024.3730.46借款增加4,73450-7080估值比率股利及利息支付-158-753-869-1,080P/E84402521股东融资5,866000P/B8754其他影响8236448671,089EV/EBITDA377204136115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 1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研究简报

投资建议
投资评级说明:

评级说明
股票评级买入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持有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行业评级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 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
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 任何保证,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对 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所载的 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 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 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 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 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 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 修改。

- 1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浏览量:666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