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纳智能评级买入把握“双碳”战略机遇,硬软件融合构筑壁垒
股票代码 :301129
股票简称 :瑞纳智能
报告名称 :把握“双碳”战略机遇,硬软件融合构筑壁垒
评级 :买入
行业:仪器仪表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研究
2022 年 04 月 06 日
瑞纳智能(301129.SZ)
把握“双碳”战略机遇,硬软件融合构筑壁垒
供热节能龙头企业,一站式“产品方案服务”助力高质量成长。瑞纳智能作为国内领先的一站
式城市供热整体方案提供商,已完成从单一产品的价格竞争向完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价值创
造升级。主要营收来源于供热节能产品、供热节能方案设计与实施及供热节能服务三大领 域,产品覆盖客户所需的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等供热核心环节。截至 2020 年,山 东作为公司主要营收区域占比约 68%,新疆等省外区域拓展顺利,全国 10 大供热公司已有 6 家是公司客户,行业地位突出、客户资源丰富。2017-2020 年间营收与业绩分别复合增长 37%/63%;2020 年毛利率/净利率/ROE 分别为 56%/31%/39%,盈利能力突出;现金流与
净利润匹配度高,盈利质量较高,商业模式优异。
买入(维持) |
股票信息
行业 前次评级 4 月 1 日收盘价(元) | 通用设备 买入 55.90 |
热源供需失衡推动短期景气,“双碳”目标提供中长期战略机遇。我国供热热力主要来源于热 | 总市值(百万元) | 4,117.59 |
电站和锅炉房,通过热水或蒸汽传递。1)短期,环保政策趋严、煤炭价格高企、能耗控制 | 总股本(百万股) | 73.66 |
等政策,加剧燃煤锅炉和落后的热电机组替代关停制约热源供给。而需求侧,我国每年依然 | 其中自由流通股(%) | 25.01 |
维持着约 5 亿平米的集中供热面积增量,需求侧稳健增长进一步加剧热力市场供需失衡,热 | ||
30 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 | 0.97 | |
力公司精细化管控动力增强;2)中长期,双碳目标下供热节能行业迎黄金发展期。供热在 |
建筑运行阶段中能耗和碳排放占比大,供热浪费现象促供热节能需求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建 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数据,2018 年我国建筑运行能耗总量约 10 亿吨标准煤,占全国 总量的 22%,其中北方采暖地区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量占比约一半,即占全国能耗和碳 排放量的约 11%。同时,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2018 年北方城镇供暖能耗 2.12 亿 吨标煤,占建筑运行总能耗的 21%;碳排放量约 5.5 亿吨,占建筑运行总碳排放量的 26%。
持续推动新建筑降低能耗水平、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迫在眉睫。
供热节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未来具备长周期成长基因。住建部数据显示,我国 2020 年城 市集中供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394 亿元,同增 18%,我们预计未来在双碳发展目标下,集 中供热节能降耗改造投资有望增加,推动行业投资规模中长期维持一定增速,假设 2021-2025 年投资规模维持年复合 10%的增速。单价方面,以国家三供一业改造政策为借鉴,居民 小区供热系统改造标准约 120 元/㎡(9600 元/户),其中供热节能设施单价约 20 元/㎡(参 考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典型代表性项目单价),可估算我国供热节能设施占供热系统总投 资的比例约 16.7%。同时我们假设在当前双碳发展目标下,供热节能需求持续提升,供热节 能设施占总投资的比例有望从 2020 年的 16.7%逐步提升至 2025 年 30%,由此测算 2020 年 我国供热设施市场规模约 66 亿元,2025 年有望达 203 亿元,5 年复合增速 25%。
战略实力被低估,硬软件融合构筑竞争壁垒,节能服务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通过十余年 的战略布局,已成为国内少数集“产品+方案+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1)较三类同业优势明显,相比于产品供应类企业,公司具有有一体 化服务优势;相比于系统集成类企业,公司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依托自产产品,方案涉 及及实施和后续服务等具备更强竞争力;相比于工程施工类企业,公司自产产品丰富健全、技术方案更加领先,且专注于供热节能行业,不论在成功案例及节能效果上,公司综合优势 更为突出;2)硬软件融合卡位领先,“平台+模块”数据互通,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满足客 户需求升级。公司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了瑞纳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平台在设计中采用了分布式模块化的创新技术,各模块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独立运行。平台 所有模块系统实现了数据互通,在开放性和支持客户个性定制层面具备较强的拓展性,解决 数据孤岛问题;3)公司智慧供热技术降低建筑热耗和碳排放 20%-30%,降低电耗 30%-60%,合同能源管理在山东枣庄等地试点进展顺利。供热行业能耗较高主要因用户需求不明确、控 制措施不到位、应变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公司依托大量项目实践经验积累的数据资源,开 发出的智慧供热体系可以结合用户的供热需求规律、小区能耗分析等,帮助热力客户在提高 用户保障能力的前提下,系统化地节能降耗。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 至 2023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7/2.4/3.2 亿元,同 比增长 33%/37%/36%,EPS 分别为 2.35/3.21/4.38 元(2020-2023 年 CAGR 为 35%当前 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3.8/17.4/12.8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一站式供热节能领军企业,重 点受益于双碳发展目标持续落地深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动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开发风险,新业务和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等。
股价走势
瑞纳智能 沪深300 46% -11%-23%-34% 0% 34% 23% 11% | |
2021-11 | 2022-03 |
作者
分析师刘高畅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90001 邮箱:liugaochang@gszq.com 分析师何亚轩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30004 邮箱:heyaxuan@gszq.com
分析师廖文强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70003 邮箱:liaowenqiang@gszq.com
相关研究
1、《瑞纳智能(301129.SZ):节能减排顶层方案出炉,供热节能领军者有望受益》2022-01-24
2、《瑞纳智能(301129.SZ):供热节能系统专家,双碳
财务指标 | 2019A | 2020A | 2021E | 2022E | 2023E | 助力加速成长》2021-12-19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48 | 416 | 503 | 701 | 944 | |
增长率 yoy(%) | 68.6 | 19.4 | 21.0 | 39.2 | 34.7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7 | 130 | 173 | 237 | 323 | ||
增长率 yoy(%) | 126.9 | 34.1 | 33.1 | 36.6 | 36.4 | |
EPS 最新摊薄(元/股)1.32 | 1.77 | 2.35 | 3.21 | 4.38 | ||
净资产收益率(%) | 36.5 | 32.8 | 10.9 | 12.9 | 15.0 | |
P/E(倍) | 42.4 | 31.6 | 23.8 | 17.4 | 12.8 | |
P/B(倍) | 15.5 | 10.4 | 2.6 | 2.2 | 1.9 |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注:股价为 2022 年 4 月 1 日收盘价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利润表(百万元) | 2019A | 2020A | ||||||||
会计年度 | 2019A | 2020A | 2021E | 2022E | 2023E | 会计年度 | 2021E | 2022E | 2023E | ||
流动资产 | 362 | 498 | 1699 | 1848 | 2030 | 营业收入 | 348 | 416 | 503 | 701 | 944 |
现金 | 120 | 189 | 1347 | 1386 | 1475 | 营业成本 | 158 | 181 | 218 | 303 | 407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71 | 203 | 225 | 294 | 357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5 | 5 | 6 | 8 | 11 | |
其他应收款 | 3 | 2 | 4 | 5 | 7 | 营业费用 | 25 | 29 | 35 | 48 | 58 |
预付账款 | 2 | 7 | 3 | 11 | 8 | 管理费用 | 34 | 36 | 41 | 60 | 76 |
存货 | 64 | 66 | 90 | 122 | 153 | 研发费用 | 20 | 29 | 35 | 49 | 57 |
其他流动资产 | 2 | 30 | 30 | 30 | 30 | 财务费用 | 1 | 0 | -17 | -30 | -28 |
非流动资产 | 80 | 141 | 166 | 342 | 538 | 资产减值损失 | 0 | -2 | 0 | 0 | 0 |
长期投资 | 0 | 0 | 0 | 0 | 0 | 其他收益 | 14 | 22 | 16 | 12 | 10 |
固定资产 | 60 | 61 | 86 | 261 | 45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0 | 0 | 0 | 0 | 0 |
无形资产 | 4 | 5 | 6 | 6 | 6 | 投资净收益 | 0 | 0 | 0 | 0 | 0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17 | 74 | 74 | 74 | 74 | 资产处置收益 | 0 | 0 | 0 | 0 | 0 |
资产总计 | 442 | 639 | 1866 | 2190 | 2568 | 营业利润 | 113 | 147 | 202 | 276 | 375 |
流动负债 | 175 | 241 | 269 | 357 | 412 | 营业外收入 | 0 | 3 | 1 | 1 | 1 |
短期借款 | 18 | 0 | 0 | 0 | 0 | 营业外支出 | 0 | 0 | 0 | 0 | 0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72 | 101 | 108 | 182 | 207 | 利润总额 | 113 | 150 | 203 | 277 | 376 | |
其他流动负债 | 85 | 139 | 161 | 174 | 204 | 所得税 | 16 | 19 | 30 | 40 | 53 |
非流动负债 | 1 | 1 | 1 | 1 | 1 | 净利润 | 97 | 130 | 173 | 237 | 323 |
长期借款 | 0 | 0 | 0 | 0 | 0 | 少数股东损益 | 0 | 0 | 0 | 0 | 0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1 | 1 | 1 | 1 |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97 | 130 | 173 | 237 | 323 |
负债合计 | 176 | 241 | 270 | 357 | 413 | EBITDA | 118 | 153 | 187 | 253 | 369 |
少数股东权益 | 0 | 0 | 0 | 0 | 0 | EPS(元) | 1.32 | 1.77 | 2.35 | 3.21 | 4.38 |
股本 | 55 | 55 | 74 | 74 | 74 | 主要财务比率 | |||||
资本公积 | 59 | 63 | 1070 | 1070 | 1070 | ||||||
留存收益 | 152 | 279 | 452 | 689 | 1012 | 会计年度 | 2019A | 2020A | 2021E | 2022E | 2023E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66 | 397 | 1596 | 1833 | 2156 | 成长能力 | 68.6 | 19.4 | 21.0 | 39.2 | 34.7 | |
负债和股东权益 | 442 | 639 | 1866 | 2190 | 2568 | 营业收入(%) | |||||
营业利润(%) | 122.3 29.9 | 37.3 | 36.6 | 35.8 |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 126.9 34.1 | 33.1 | 36.6 | 36.4 |
获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毛利率(%) | 54.8 | 56.4 | 56.7 | 56.8 | 56.9 | |||||
净利率(%) | 27.9 | 31.3 | 34.4 | 33.8 | 34.2 | ||||||
会计年度 | 2019A | 2020A | 2021E | 2022E | 2023E | ROE(%) | 36.5 | 32.8 | 10.9 | 12.9 | 1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89 | 114 | 148 | 202 | 293 | ROIC(%) | 33.3 | 31.5 | 9.6 | 11.0 | 13.3 |
净利润 | 97 | 130 | 173 | 237 | 323 | 偿债能力 | 37.8 | 14.5 | 16.3 | 16.1 | |
折旧摊销 | 8 | 9 | 8 | 18 | 36 | 资产负债率(%) | 39.8 | ||||
财务费用 | 1 | 0 | -17 | -30 | -28 | 净负债比率(%) | -38.1 | -47.4 | -84.4 | -75.6 | -68.4 |
投资损失 | 0 | 0 | 0 | 0 | 0 | 流动比率 | 2.1 | 2.1 | 6.3 | 5.2 | 4.9 |
营运资金变动 | -29 | -36 | -16 | -22 | -39 | 速动比率 | 1.7 | 1.6 | 5.9 | 4.7 | 4.5 |
其他经营现金流 | 11 | 10 | 0 | 0 | 0 | 营运能力 | 0.8 | 0.4 | 0.3 | 0.4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9 | -23 | -33 | -193 | -232 | 总资产周转率 | 0.9 | ||||
资本支出 | 9 | 23 | 25 | 175 | 196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2.3 | 2.2 | 2.4 | 2.7 | 2.9 |
长期投资 | 0 | 0 | 0 | 0 | 0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2.4 | 2.1 | 2.1 | 2.1 | 2.1 |
其他投资现金流 | 0 | 0 | -8 | -18 | -36 | 每股指标(元) | 1.77 | 2.35 | 3.21 | 4.38 | |
筹资活动现金流 | -36 | -25 | 1042 | 30 | 28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 | 1.32 | ||||
短期借款 | -22 | -18 | 0 | 0 | 0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 1.21 | 1.54 | 2.01 | 2.74 | 3.97 | |
长期借款 | 0 | 0 | 0 | 0 | 0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 | 3.61 | 5.40 | 21.67 24.88 | 29.26 | |
普通股增加 | 3 | 0 | 18 | 0 | 0 | 估值比率 | 31.6 | 23.8 | 17.4 | 12.8 | |
资本公积增加 | 11 | 4 | 1007 | 0 | 0 | P/E | 42.4 | ||||
其他筹资现金流 | -27 | -11 | 17 | 30 | 28 | P/B | 15.5 | 10.4 | 2.6 | 2.2 | 1.9 |
现金净增加额 | 44 | 65 | 1158 | 39 | 88 | EV/EBITDA | 34.0 | 25.7 | 14.8 | 10.8 | 7.2 |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注:股价为 2022 年 4 月 1 日收盘价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内容目录
一、供热节能龙头企业,一站式“产品方案服务”助力高质量成长 ................................................................................ 5 1.一站式“产品方案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股权集中便于战略升级 ...................................................................... 5 2.节能服务快速发展,山东省外市场拓展顺利 .................................................................................................... 6 3.营收及利润快速增长,现金流验证高质量发展 ................................................................................................ 8 二、热源供需失衡推动短期景气,“双碳”目标提供中长期战略机遇 ........................................................................... 10 1.环保、能耗等政策制约热源供给,需求增长加剧短期失衡 ............................................................................... 10 2.“双碳”经济路径明确,供热节能迎中长期战略机遇 ......................................................................................... 11 三、供热节能市场空间广阔,硬软件融合构筑壁垒 .................................................................................................. 14 1.供热节能市场空间广阔,瑞纳成长可期 ......................................................................................................... 14 2.完成“产品方案服务”升级,较其他三类同业优势显著 ...................................................................................... 15 3.软件实力领先,教育热力客户需求升级 ......................................................................................................... 16 四、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 20 五、风险提示 ...................................................................................................................................................... 21
图表目录
图表 1:公司供热节能解决方案 .............................................................................................................................. 5 图表 2:大股东持股比例集中 .................................................................................................................................. 6 图表 3:公司主要客户构成 ..................................................................................................................................... 6 图表 4:供热节能服务营收占比有所提高 ................................................................................................................. 7 图表 5:新疆、河南等省外市场进展顺利 ................................................................................................................. 7 图表 6:供热节能产品细分品类 .............................................................................................................................. 7 图表 7:管网安全监测方案 ..................................................................................................................................... 8 图表 8:热力站智慧控制方案 .................................................................................................................................. 8 图表 9:公司节能服务依托公司丰富的自研产品 ....................................................................................................... 8 图表 10: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化复合增速达 37%........................................................................................................ 9 图表 11:近三年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达 63% ........................................................................................................... 9 图表 12:节能服务高增推动毛利率提升 ................................................................................................................... 9 图表 13:现金流维持稳健 ....................................................................................................................................... 9 图表 14:城市供热系统 ......................................................................................................................................... 10 图表 15:蒸汽供热来源结构 .................................................................................................................................. 11 图表 16:热水供热来源结构 .................................................................................................................................. 11 图表 17:蒸汽供热保持稳中有增 ............................................................................................................................ 11 图表 18:热水供热稳中有增 .................................................................................................................................. 11 图表 19:近年供热节能政策 .................................................................................................................................. 12 图表 20:全国集中区域分布 .................................................................................................................................. 13 图表 21: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稳健增长 ..................................................................................................................... 14 图表 22:全国供热市场维持高景气 ........................................................................................................................ 14 图表 23:瑞纳智能具备完善供热节能“产品方案服务”布局 ........................................................................................ 15 图表 24:瑞纳智能相较于其他三类公司竞争优势 .................................................................................................... 16 图表 25:瑞纳智能供热管理平台 ............................................................................................................................ 17 图表 26:瑞纳智能核心软件技术 ............................................................................................................................ 18 图表 27:瑞纳智能智慧供热方案 ............................................................................................................................ 19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图表 28:公司节能服务经典案例展示 ..................................................................................................................... 19 图表 29:营收结构预测 ......................................................................................................................................... 20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一、供热节能龙头企业,一站式“产品方案服务”助力高质量成 长
1.一站式“产品方案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股权集中便于战略升级
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城市供热整体方案提供商,已完成从单一产品的价格竞争向完备解决 方案提供商的价值创造升级。公司成立于 2008 年,主要从事供热节能产品研发与生产、供热节能方案设计与实施,能为热力客户提供涵盖“能源计量与数据采集、能源智能控制、数据交互与分析管理、节能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服务,是集“产品方案服务”为一体的智慧 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全国 10 大供热公司已有 6 家是公司客户,全国共有几
百家供热企业是公司客户,行业地位突出、客户资源丰富。
硬件产品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已覆盖从供热一次管网(如大口径超声波热量表等),到热
力站(如模块化换热机组、智能控制柜及相关配套产品等)、楼栋单元(如智能平衡阀、
中口径超声波热量表、智能物联数据终端等),再到终端用户(如小口径超声波热量表、
智能温控产品、物联网室温采集器等)的供热核心环节。
软件产品方面,公司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通过物联网连接相关设备,
通过大数据收集存储相关数据,通过云计算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云平台、移动端、PC 端等多种形式,构建了瑞纳智慧供热管理平台。
图表 1:公司供热节能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实控人股权比例高,便于公司各阶段战略升级。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于大永、于华丽夫妇,于大永先生直接持股公司 60.4%股份。瑞瀚远、长风盈泰为公司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分 别持有公司 3.39%/3.31%股份,员工激励较为充分。子公司分工方面,公司旗下拥有瑞 纳节能、瑞纳通、瑞纳金科、瑞纳同创 4 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专注于节能工程、软件开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发、节能技术推广、供热节能运营业务;并设立了瑞纳智能合肥高新区分公司、瑞纳智 能威海分公司、瑞纳智能太原分公司、瑞纳智能北京分公司、瑞纳同创乌鲁木齐分公司、瑞纳节能枣庄分公司 6 家分公司,负责开拓区域市场业务。
图表 2:大股东持股比例集中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2.节能服务快速发展,山东省外市场拓展顺利
通过为热力企业提供产品、解决方案与节能服务,帮助热力公司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管 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与安全隐患,目前下游需求口碑良好,进展顺利。
图表 3:公司主要客户构成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供热节能产品仍为营收主要来源,节能服务维持高速增长,山东省外业务进展顺利。公 司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为最核心主业,近两年均维持在 65%以上,其次为供热节能系统工 程业务,占比约 25%,其余为供热节能服务业务。区域市场看,公司山东省业务占比最 大,2020 年为 68%;其次为新疆业务,2020 年占比 14%,且呈上升趋势;其余山西、陕西、河南、天津、北京、河北业务也逐渐打开,北方供暖地区业务持续开拓。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
图表 4:供热节能服务营收占比有所提高 | 图表 5:新疆、河南等省外市场进展顺利 |
供热节能服务 | 供热节能系统工程 | 供热节能产品销售 | |||||||||||
100% | |||||||||||||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
图表 7:管网安全监测方案 | 图表 8:热力站智慧控制方案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公司供热节能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和供热节能运营:
1)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是公司与供热企业以合同的形式约定项目节能分享方式,通过自主 投入节能产品和方案设计向供热企业提供供热节能服务,双方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节能
效益。
2)供热节能运营基于智慧供热的管理手段和技术,通过为客户提供人员、技术、产品 和配套监控平台,负责托管区域内的供热运营维护,来实现精细化管理。公司收益包括
节能收益和运营收益,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收益,通过精益运营实现运营收益。
图表 9:公司节能服务依托公司丰富的自研产品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3.营收及利润快速增长,现金流验证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营收与业绩整体复合增速达 37%/63%,21 年业绩预告仍亮眼。近年来公司营 收业绩持续快速增长,2020 年分别实现营收/业绩 4.2/1.3 亿元,同增 19%/34%,疫情 环境下依然实现稳健增长,近三年分别复合增长 37%/63%,增速整体较快。其中业绩 增长明显快于营收主要系公司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一方面公司供热节能服务业务
毛利率近年来随着后期投入减少,运营效益持续提升,驱动毛利率提升;另一方面公司 规模优势逐渐显现,销售、管理费用率均明显下降。2021 预计实现营收 4.9–5.3 亿元,同增 17.79%-27.4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1.6–1.8 亿元元,同比增 22.9% - 38.27%。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
图表 10: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化复合增速达 37% | 图表 11:近三年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达 63% |
4.5 | 1.60 | 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速 | 80% | ||
4.16 | ||||||
4 | 3.48 | 1.26 | 70% | |||
3.5 | ||||||
60% | ||||||
3 | ||||||
2.07 | 50% | |||||
2.5 | ||||||
40% | ||||||
2 | ||||||
30% | ||||||
1.5 | ||||||
20% | ||||||
1 | ||||||
0.5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Q1-3 | 10% |
0 | 0%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1.4 | 0.30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1.30 | 同比增速 | 250% | |
1.2 | 0.97 | |||||
200% | ||||||
1 | ||||||
150% | ||||||
0.8 | ||||||
0.43 | ||||||
0.6 | 100% | |||||
0.4 |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0.12 | 50% | |
0.2 | ||||||
0% | ||||||
0 | ||||||
2021Q1-3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节能服务业务驱动近年来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归母净利率明显高于同业。2017-2020 年,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由 53%增长至 56%,其中供热节能产品、供热节能系统工程 业务毛利率基本保持平稳,供热节能服务业务毛利率提升较快,由 29%大幅提升至 62%,
主要系公司节能服务项目前期投入逐渐完成,进入运营期后人工、劳务成本下降,节能 效益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同时公司净利率也呈提升趋势,并高于同业可比公司,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率达 31%。
现金流表现优异,经营性现金流/归母净利润比率常年高位。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常年为
正,主要系公司收款政策较好,根据公司披露的代表性项目签订和执行情况看,一般公 司在签署订单时可获得 10%-30%的预收款,产品交付后可收款至 40%-50%,项目实施 完成后可收款至 70%-90%,剩余款项一般在运行一个月或一个采暖季后支付,绝大部 分项目当年完工验收后能在当年年底回款 80-90%。2020 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 1.14 亿元,净利润现金比率 88%,现金流表现优异,公司盈利质量较高。
图表 12:节能服务高增推动毛利率提升 | 图表 13:现金流维持稳健 |
70% | 供热节能产品销售 | 供热节能系统工程 | |||||||||
供热节能服务 | 59.0% | 59.1% | |||||||||
58.4% | |||||||||||
60% | |||||||||||
50% | 57.8% |
40%
30%
20%
10%
0%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经营现金流净额(亿元)
1.2 | 0.33 | 0.37 | 0.89 | 1.14 | 120.0% |
1 | 100.0% | ||||
0.8 | 80.0% | ||||
0.6 | 60.0% | ||||
0.4 | 40.0% | ||||
0.2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0% |
0 | 0.0%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二、热源供需失衡推动短期景气,“双碳”目标提供中长期战略 机遇
1.环保、能耗等政策制约热源供给,需求增长加剧短期失衡
我国供热热力主要来源于热电站和锅炉房,通过热水或蒸汽传递。我国集中供热的热力 来源主要来源于热电厂及锅炉房两种方式,热电厂即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 过再次加热后供暖;锅炉房即使用锅炉加热水产生热水或蒸汽。2020 年我国热电厂供应 了 90%的蒸汽热力,以及 62%的热水热力,是我国供热的核心来源。
图表 14:城市供热系统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环保政策趋严,加剧燃煤锅炉和落后的热电机组替代关停,热源供需失衡埋下伏笔。2014 年,《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替代,支持同步开展大气污染物联合协同脱除,减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要求现役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要安装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未达标排放的要加快实 施环保设施升级改造。
与热电联产机组相比,燃煤供热锅炉执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较宽松,且专业化 运行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存在能耗水平高、环保排放不达标等问题,实际排放水平多高 于标准限值数倍。《办法》要求,热电联产项目规划建设应与燃煤锅炉治理同步推进,各 地区要因地制宜实施燃煤锅炉和落后的热电机组替代关停。多次强调燃煤供热锅炉和能 效环保落后的小热电机组的替代关停工作,应关停而未关停的燃煤锅炉要达到燃气锅炉 污染物排放限值。严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的环保要求,限制燃用污染 重的劣质燃料,鼓励因地制宜利用清洁能源供热,切实有效地提升燃煤热电能效环保水 平。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
图表 15:蒸汽供热来源结构 | 图表 16:热水供热来源结构 |
蒸汽供热总
量:锅炉房 | 热水供热总 量:锅炉房 38% | 热水供热总 |
10% 蒸汽供热总 量:热电厂 | ||
量:热电厂 | ||
62% |
90%
资料来源:住建部,国盛证券研究所 | 资料来源:住建部,国盛证券研究所 |
煤炭价格高企、能耗双控制约热源供给,需求侧稳健增长加剧失衡,热力公司精细化管 控动力增强。不论是热电站还是锅炉房,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尤其是锅炉房,效 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我国发改委于今年 9 月份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 控制度方案》,提出要合理设置国家和地方能耗双控指标,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各地区要严把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准入关,金融机构不 得提供信贷支持。热电站和锅炉房碳排放量较大,在能耗双控政策强力执行背景下后续 新增规模预计持续收缩,意味着供热公司的热力来源将边际减少,而另一方面我国每年 依然维持着约 5 亿平米的集中供热面积增量,若维持现状则热力将呈供不应求趋势演变,由此带动供热公司精细化管控热力动力需求增加,促供热节能行业加快发展。
图表 17:蒸汽供热保持稳中有增 | 图表 18:热水供热稳中有增 |
集中供热能力:蒸汽(万吨/小时)
12 | |||||||||||||||||||||||||||||||||||||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提高节能降碳要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 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推广供热计量收费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开展公共 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到 2025 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双碳发展目标 下,供热节能行业政策环境优异,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图表 19:近年供热节能政策
时间 | 部委 | 政策 | 核心内容 |
未来将加大老旧一、二级管网、换热站及室内取暖系统的节能
2017 年 12 月 | 发改委、能 |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 | 改造,积极推广热源侧运行优化、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管网水 |
源局等 | (2017-2021 年)》 | 力平衡改造、无人值守热力站、用户室温调控及无补偿直埋敷 |
设等节能技术措施。
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
2018 年 7 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 | 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监测等新业态,培育一批高水平、 |
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 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完善各类园区集中供热设施,积极 |
推广集中供热。
2019 年 2 月 | 发改委 |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 | 将热力计量设备、节能自控设备生产制造、城镇集中供热管网 |
节能改造等均列入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中,为供热节能行业创 | |||
版)》 | |||
2019 年 4 月 | 住建部、发 | 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
《关于做好 2019 年老旧小区改 | 大力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决定 | ||
自 2019 年起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给予 | |||
改委、财政 | 造工作的通知》 | ||
部 | 中央补助资金支持。 | ||
2020 年 5 月 | 发改委、科 | 《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 | 在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 |
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 | 市场竞争机制,放开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积极推行合同能源 | ||
技部等 | |||
2020 年 7 月 | 国务院 | 意见》 | 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
2020 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3.9 万个,涉及居民近 700 | |||
《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 | |||
万户;到 2022 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 | |||
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 |||
策体系和工作机制 | |||
2021 年 2 月 | 国务院 |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 | 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 |
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 业务,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 | ||
导目录,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
2021 年 10 月 | 国务院 |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 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供热改造;加快提升 |
建筑能效水平,提高节能降碳要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 | |||
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 | 建筑规模化发展;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 | ||
见》、《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 | 降碳改造;加快推广供热计量收费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开展 | ||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到 2025 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 | |||
方案的通知》 |
绿色建筑标准。 |
资料来源:各级政府,国盛证券研究所
北方采暖地区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量约占全国能耗和碳排放量的 11%。根据中国建 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数据,2018 年我国建筑运行能耗总量约 10 亿吨标准煤,占 全国总量的 22%,同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 21 亿吨,也占全国总量的 22%,其中北方 采暖地区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量占比约一半,即占全国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约 11%。
供热在建筑运行阶段中能耗和碳排放占比大,供热浪费现象促供热节能需求持续提升。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2018 年北方城镇供暖能耗 2.12 亿吨标煤,占建筑运行 总能耗的 21%;碳排放量约 5.5 亿吨,占建筑运行总碳排放量的 26%。当前我国北方城 镇冬季供暖情况持续完善,主要问题已经从过去的室温低、高投诉、热费上缴率低等民
P.1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生问题转变成为目前的室内过热、高能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等面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诉 求。建筑物的实际耗热量除了与建筑物保温性能相关以外,还受到供热系统调控等多个 方面影响,但由于缺乏供热调控手段,甚至导致居民经常开窗“散热”,传统供热系统中 仍然存在大量过量供热的现象。供热企业运行管理人员往往只能根据经验,加大供热量 以减少投诉率,从而导致系统整体过热,造成过量供热损失。为提高供热利用效率、响 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面对多方面热量损耗,供热企业纷纷对供热各个环节进行节能改 造,专业化的供热节能改造以及智慧化升级运营需求不断提高。
图表 20:全国集中区域分布
夏热冬冷地区,
29%
北方采暖地区,
54%
夏热冬暖地区,
17%
资料来源:住建部,国盛证券研究所
我国“三北”城市集中供热体系不断完善。建国初期我国供热主要服务于工业企业,经过 几十年发展后我国居民取暖,尤其是城市供热得到了快速普及,增速远超工业用热。2003 年原建设部、发改委等八部委下发《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 停止福利供热、推动城镇用热商品化、供热社会化。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主要分布 于“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十三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山东、河南两省。伴随 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容量不断增大,集中供热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以蒸汽和 热水为媒介的供热能力与供热范围都有了明显增长,供热管网长度不断增加,集中供热 面积逐年扩大,截至 2020 年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已达 98.8 亿平米,是 2003 年的 5 倍多,其中住宅集中供热 74.3 亿平米,公共建筑集中供热 21.6 亿平米;拥有蒸汽、热 水供热能力 10.3 万吨/小时、566GW。
P.1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图表 21: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稳健增长
120 | 18.9 | 21.6 | 25.2 | 26.6 | 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亿平米) | 57.2 | 61.1 | 67.2 | 同比增速 | 87.8 | 92.5 | 98.8 | 25% | |||||
100 | 30.1 | 34.9 | 38.0 | 43.6 | 47.4 | 51.8 | 83.1 | 20% | ||||||||||
80 | ||||||||||||||||||
73.9 | 15% | |||||||||||||||||
60 | ||||||||||||||||||
40 | 10% | |||||||||||||||||
20 | 5% | |||||||||||||||||
0 | 0% |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资料来源:住建部,国盛证券研究所
三、供热节能市场空间广阔,硬软件融合构筑壁垒
1.供热节能市场空间广阔,瑞纳成长可期
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我国2020年城市集中供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94亿元,同增18%,
我们预计未来在双碳发展目标下,集中供热节能降耗改造投资有望增加,推动行业投资 规模中长期维持一定增速,假设 2021-2025 年投资规模维持年复合 10%的增速。单价方 面,以国家三供一业改造政策为借鉴,居民小区供热系统改造标准约 120 元/㎡(9600 元/户),其中供热系统设备约 70 元/㎡,则 2020 年我国供热存量加新增市场规模约 945 亿元,2025 年有望达 1125 亿元,2020 年节能设施单价约 20 元/㎡(参考公司招股说明 书披露的典型代表性项目单价),可估算 2020 年我国供热节能设施占供热系统总投资的 比例约 16.7%,同时我们假设在当前双碳发展目标下,供热节能需求持续提升,供热节 能设施占总投资的比例有望从 2020 年的 16.7%逐步提升至 2025 年 30%,则供热节能
设备市场有望维持较高景气状态。
图表 22:全国供热市场维持高景气
指标 | 单位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E | 2022E | 2023E | 2024E | 2025E |
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 | 亿平米 | 92.51 | 98.82 | 103.82 108.82 113.82 118.82 123.82 | ||||
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当年新增 | 亿平米 | |||||||
4.71 | 6.31 | 5.00 | 5.00 | 5.00 | 5.00 | 5.00 | ||
当年需更新改造的供热面积 | 亿平米 | 4.64 | 7.20 | 8.12 | 5.93 | 9.84 | 7.43 | 11.07 |
供热系统设备投入 | 元/平米 |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
供热新增建设市场规模 | 亿元 | 330 | 442 | 350 | 350 | 350 | 350 | 350 |
供热存量改造市场规模 | 亿元 | 325 | 504 | 569 | 415 | 689 | 520 | 775 |
合计市场规模 | 亿元 | 654 | 945 | 919 | 765 | 1039 | 870 | 1125 |
资料来源:住建部,国盛证券研究所
P.1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2.完成“产品方案服务”升级,较其他三类同业优势显著
依托丰富产品,公司是国内少数可提供供热管理一体化服务企业。公司通过 10 余年持 续地跨专业软硬件研发投入,打造出较为丰富的产品线,能为客户提供覆盖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等供热核心环节的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定制化产品需求,减少客户 因采购不同厂商产品而出现的兼容难、通讯难、协调难等问题。目前已成为国内少数集“产品+方案+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能源 计量与数据采集、能源智能控制、数据交互与分析管理、节能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服务。
图表 23:瑞纳智能具备完善供热节能“产品方案服务”布局
产品及服务 | 具体种类 | 具体产品与服务 | 是否已涵盖 |
具体产品及服务 | |||
供热节能产品 | 能源计量与数据采集设备 | 超声波热量表、智能物联数据终端等 | 是 |
能源智能控制设备 | 模块化换热机组、智能控制柜、智能平衡阀、智能 | 是 | |
温控产品等 | |||
数据交互与分析管理系统 | 是 | ||
瑞纳智慧供热管理平台 |
管网安全监测方案 | 通过在管网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关键位置安装超声波 | 是 |
热量表、传感器、电动阀门以及检查井安全监测设 | ||
备,利用物联网和软件平台实现远程控制,对热力 |
管网的安全监测进行升级,提升管网安全性
通过安装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采集站内的水、
热力站智能控制方案 | 电、热等能源消耗数据,以及设备运行数据与环境 | 是 |
安全数据,对居民小区或公建的用热状态实时监 |
测、按需调节,精准快速的完成供热管理平台的指
令
总体上由架设于软件平台上的二网动态平衡系统、
供热节能方案 | 二网智能平衡方案 | 安装于楼栋单元热力入口处的智能水力平衡装置、 | 是 |
安装于用户室内的室温采集器和负责上下位数据传 | |||
输的网络设备组成,可以实现居民小区管网二次侧 |
水力平衡的自动化调节,释放现场调节所需的人
力、提高运行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
通过为热用户安装楼栋、户用超声波热量表、智能
计量管控方案 | 温控产品、智能物联数据终端等设备,并搭载计量 | 是 |
管控系统等软件平台,可实现热用户用热的精确计 |
量、室温可调可控、欠费自动关阀以及在线充值自
动开阀等功能
室温监测方案 | 通过对室温监测系统和室温采集器、智能物联数据 | 是 |
终端等设备的部署,可实现对用户室温的远程实时 |
供热节能服务 | 合同能源管理 | 监测 | 是 |
通过自主投入节能产品和方案设计向供热企业提供 | |||
供热节能运营 | 供热节能服务,双方在项目合同期内分享节能效益 | 是 | |
公司基于智慧供热的管理手段和技术,通过为客户 | |||
提供人员、技术、产品和配套监控平台,负责托管 |
区域内的供热运营维护,并实现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P.1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相比于产品供应类企业:产品供应类企业往往专注于某些核心部件的生产和销售,而公 司具有有一体化服务优势,能为客户提供“产品方案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供热节能产 品更为全面,能为客户提供覆盖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等供热环节的各类核心产 品,便于客户一站式采购。
相比于系统集成类企业:系统集成类企业往往通过外购部件来进行整合形成方案,而公 司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依托自产产品,在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和后续服务等方面具 备较强竞争力,同时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方案竞争力整体更强。
相比于工程施工类企业:工程施工类企业往往因客户招标项目中要求投标方提供供热系 统安装工程服务,部分建筑公司符合客户招标要求的相应条件,所以也进入供热节能行 业。而公司自产产品丰富健全、供热节能技术全面、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且专注于供热 节能行业,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通常不仅关注供应商资质条件,而是更加关注行业成 功案例、产品技术水平、售后保障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与建筑公司等工程施工类 企业相比,公司综合优势更为突出。
图表 24:瑞纳智能相较于其他三类公司竞争优势
经营类型 | 公司优势 | 公司劣势 |
公司具有一体化服务优势,能为客户提供“产品+方案+服务”
产品供应类 | 综合解决方案,相较于单一产品供应商,公司供热节能产品更 | 公司在销售渠道、网络分布等方面较为 |
为全面,能为客户提供覆盖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等供 | 局限。 |
热环节的各类核心产品,便于客户一站式采购。
系统集成类 | 公司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依托自产产品,在方案设计、方 | 公司换热站自控改造类项目相对较少, |
案实施和后续服务等方面核心竞争力较为明显。同时,公司具 | ||
有一体化服务优势,能为客户提供“产品+方案+服务”综合解 | 控制柜等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
工程施工类 | 决方案。 | 工程类厂商建筑业企业资质通常更为全 |
公司不仅具有产品健全优势,还有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实施、 | ||
节能服务等一揽子服务优势,且专注于供热节能行业,综合优 | 面。 | |
势明显。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3.软件实力领先,教育热力客户需求升级
“平台+模块”数据互通,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传统热力客户采用的软件系统存在系统独 立、数据孤岛等问题,且主要采用独立模块应用和传统关系型数据库。随着到居民户端 设备采集的数据日益扩大,无论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还是查询分析都已经难以满足 客户的需求。公司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采用云平台、移动端、PC 端等多种形式,构建了瑞纳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平台在设计中采用了分布式模块化的创 新技术,各模块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独立运行。平台所有模块系统实现了数据互通,在 开放性和支持客户个性定制层面具备较强的拓展性,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P.1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图表 25:瑞纳智能供热管理平台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公司智慧供热技术降低建筑热耗和碳排放 20%-30%,降低电耗 30%-60%。供热行 业能耗较高主要因用户需求不明确、控制措施不到位、应变能力不足等因素造成,公司 依托大量项目实践经验积累的数据资源,开发出的智慧供热体系可以结合用户的供热需 求规律、小区能耗分析、热力站控制、单元平衡控制、户平衡控制、天气等因素综合进 行管控,帮助热力客户在提高用户保障能力的前提下,系统化地节能降耗,可实现降低 建筑热耗和碳排放 20%-30%,降低电耗 30%-60%。
P.1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图表 26:瑞纳智能核心软件技术
软件核心技术 | 技术先进性 |
二网平衡技术 | ①实时反馈数据通过算法精准计算目标参数替代人工经验确定参数;②周期可调、定时计 算,适应性;③开度算法简洁、运行便捷;④失衡度较常规方法大幅降低。 |
①可实现同区域热力站室外温度参数一致,解决了传感器因本身差异、安装位置和热力站
热力站调度控制技术 | 散热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偏差和不一致性;②模型计算创造性设计出多个参数,可适应不同 热源类型、热源大小、热源调节能力等;③利用天气预报结合算法模型,可提前计算运行 |
参数,解决供热滞后问题,合理节约能源。
①在多热源联网运行条件下可以根据各个热源使用燃料的不同,机组设备效率的不同,对 |
热源负荷预测技术 | 其进行灵活匹配,从而有效降低供热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改善供热质量;②以 供热系统的供热流程设计、供热技术为基础,将最新的监测控制技术应用到供热系统中实 现对多热源的优化控制和调度;③基于历史供热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建立不同采暖方式、 |
不同围护结构、不同用途的建筑分类模型的供热能耗标准体系,为准确预测全网短期、中 |
供热大数据处理技术 | 期负荷需求建立可靠的数据基础。 ①融合多种不同优势大数据技术组合提升了计算处理能力;②支持实时、离线计算处理满 足不同的大数据分析和算法等需求。 |
多模型融合的 AI 算法应用技术 | 算法准确率高,通过反复学习得到一系列算法模型,然后通过一定策略进行结合,完成学 习供热系统整体 AI 控制的任务,可以提升算法准确度,获得比单一学习显著优越的控制 |
算法。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公司 AI 供热产品持续推广,未来有望打造新增长点。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化应用,智能化控制管理逐渐进入供热节能领域。当前公司已获 得“基于人工智能的供暖户阀调节方法、系统及设备”、“基于人工智能的换热站供热调节 方法及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单元级供热调节方法及系统”等发明专利,积极开展 AI 算 法在供热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在 AI 算法管理模块中启动不同对象进入 AI 模式,如热力 站、二网平衡,并可以根据设备情况选择不同的算法模型。目前公司 AI 算法技术结合公 司产品解决方案于 2019 年开始在枣庄、东营等城市投入试用,客户反馈良好,未来新
产品开拓可期。
与欧洲先进技术研究机构(VITO)合作共拓 AI 供热算法应用。2020 年 4 月,公司与 VITO ASIA LIMITED 签订《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合作协议》,VITO 为比利时法兰德斯大区
政府国有的研究机构,欧洲最大的研究技术组织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独立研究和咨询 中心。公司拟购入其“智能热网控制系统”专有技术,支付技术转让费合计约 1900 万元。
P.1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图表 27:瑞纳智能智慧供热方案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公司热力站智能控制方案通过采集站内的水、电、热等能源消耗数据,以及设备运行数 据与环境安全数据,对居民小区或公建的用热状态实时监测、按需调节,在线分析设备 健康状态。公司模块化换热机组与智能控制柜等配套产品组合形成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通过对热力站智能控制方案中的关键设备——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进行流体优化、组件 模块化、占地小型化的设计,创新了热力站机组的安装调试方式,为热企客户节省了安 装时间和成本,大幅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该方案能够实现区域节能优化控制,具有独立的计算模型和控制模块,精准快速的完成供热管理平台的决策指令。
图表 28:公司节能服务经典案例展示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P.1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四、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1 至 2023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7/2.4/3.2 亿元,同比增长
29%/41%/36%,EPS 分别为 2.28/3.21/4.38 元(2020-2023 年 CAGR 为 35%当前股价
对应 PE 分别为 23.8/17.4/12.8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一站式供热节能领军企业,重
点受益于双碳发展目标持续落地深化,维持“买入”评级。
图表 29:营收结构预测
项目 | 2017 年 | 2018 年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E | 2022E | 2023E |
营业总收入(万元) | 16,003 | 20,655 | 34,829 | 41,599 | 50,337 | 70,085 | 94,420 |
供热节能产品销售 | |||||||
11,280 | 9,501 | 22,920 | 28,759 | 36,724 | 52,864 | 72,742 | |
超声波热量表及系统 | 7,234 | 5,150 | 4,615 | 6,477 | 7,767 | 11,028 | 14,999 |
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 | |||||||
291 | 1,385 | 12,040 | 7,408 | 9,108 | 13,207 | 17,829 | |
智能水力平衡装置 | 100 | 237 | 668 | 3,470 | 5,593 | 8,669 | 12,570 |
其他产品 | 3,655 | 2,730 | 5,597 | 11,405 | 14,257 | 19,959 | 27,344 |
供热节能系统工程 | |||||||
4,193 | 8,973 | 9,349 | 9,945 | 10,442 | 13,575 | 17,376 | |
供热节能服务 | 530 | 2,141 | 2,506 | 2,882 | 3,170 | 3,646 | 4,302 |
同比增速 | 29.1% | 68.6% | 19.4% | 21.0% | 39.2% | 34.7% | |
供热节能产品销售 | -15.8% | 141.2% | 25.5% | 27.7% | 43.9% | 37.6% | |
超声波热量表及系统 | -28.8% | -10.4% | 40.3% | 19.9% | 42.0% | 36.0% | |
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 | |||||||
375.1% | 769.5% | -38.5% | 23.0% | 45.0% | 35.0% | ||
智能水力平衡装置 | 137.3% | 182.1% | 419.4% | 61.2% | 55.0% | 45.0% | |
其他产品 | |||||||
-25.3% | 105.0% | 103.8% | 25.0% | 40.0% | 37.0% | ||
供热节能系统工程 | 114.0% | 4.2% | 6.4% | 5.0% | 30.0% | 28.0% | |
供热节能服务 | 304.2% | 17.0% | 15.0% | 10.0% | 15.0% | 18.0% | |
毛利(万元) | 8,465 | 10,948 | 19,078 | 23,473 | 28,541 | 39,830 | 53,752 |
供热节能产品销售 | 6,521 | 5,551 | 13,513 | 17,010 | 21,667 | 31,189 | 42,918 |
超声波热量表及系统 | |||||||
4,535 | 3,144 | 2,864 | 3,942 | 4,738 | 6,727 | 9,149 | |
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 | 103 | 808 | 6,709 | 3,951 | 5,009 | 7,264 | 9,806 |
智能水力平衡装置 | 59 | 123 | 331 | 2,245 | 3,635 | 5,635 | 8,171 |
其他产品 | |||||||
1,823 | 1,477 | 3,609 | 6,872 | 8,839 | 12,375 | 16,953 | |
供热节能系统工程 | 1,789 | 4,366 | 4,159 | 4,680 | 4,908 | 6,380 | 8,167 |
供热节能服务 | |||||||
155 | 1,029 | 1,402 | 1,784 | 1,966 | 2,260 | 2,667 | |
毛利率(%) | 52.9% | 53.0% | 54.8% | 56.4% | 56.7% | 56.8% | 56.9% |
供热节能产品销售 | 57.8% | 58.4% | 59.0% | 59.1% | 59.0% | 59.0% | 59.0% |
超声波热量表及系统 | |||||||
62.7% | 61.0% | 62.1% | 60.9% | 61.0% | 61.0% | 61.0% | |
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 | 35.5% | 58.3% | 55.7% | 53.3% | 55.0% | 55.0% | 55.0% |
智能水力平衡装置 | |||||||
59.1% | 51.8% | 49.5% | 64.7% | 65.0% | 65.0% | 65.0% | |
其他产品 | 29.3% | 48.1% | 55.9% | 61.9% | 62.0% | 62.0% | 62.0% |
供热节能系统工程 | 42.7% | 48.7% | 44.5% | 47.1% | 47.0% | 47.0% | 47.0% |
供热节能服务 | |||||||
29.3% | 48.1% | 55.9% | 61.9% | 62.0% | 62.0% | 62.0% |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国盛证券研究所
P.2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五、风险提示
1)政策推动不及预期风险。供热行业属于公用事业,供热节能改造或投资具有较为明显 的政府导向性,目前国内持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 2017 2021 年)》《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 2019 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若后续
产业政策发展变化,或现有政策推动不及预期,则对公司需求端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2)技术开发风险。供热节能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供热节能行业的不断发展,
下游客户对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逐步提高,需要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如果公司新
产品研发失败,或对技术、产品及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出现偏差或不能及时进行技术创
新、技术储备,将对公司现有的市场地位、技术优势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3)新业务和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当前正积极开拓 A I 智慧供热等新产品,同
时积极布局山东省内外各区域市场,若新产品性能不及预期,或市场需求不足,以及若
新区域市场开拓进度不及预期,则公司未来扩张速度可能放缓。
P.2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4 月 06 日 |
免责声明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 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 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 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 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 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 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 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版权归“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 布、复制。任何机构或个人如引用、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国盛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 或修改。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 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我们所得报酬的 任何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投资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 评级 | 说明 | |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 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 A 股市 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 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 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 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 股票评级 | 买入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
增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 ||
持有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 ||
减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5%以上 | ||
行业评级 | 增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 |
中性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 之间 | ||
减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
国盛证券研究所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26 号楼 3 层 邮编:100032 传真:010-57671718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南昌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 1115 号北京银行大厦 邮编:330038 传真:0791-86281485 | 上海 地址:上海市浦明路 868 号保利 One56 1 号楼 10 层 邮编:200120 电话:021-38124100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 100 号鼎和大厦 24 楼 邮编:518033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P.2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浏览量: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