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评级买入硅业景气上行,龙头量价齐升
股票代码 :603260
股票简称 :合盛硅业
报告名称 :硅业景气上行,龙头量价齐升
评级 :买入
行业:非金属材料
硅业景气上行,龙头量价齐升 | 2024E | ||||||
合盛硅业(603260.SH)/化 |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点评 | 2022 年 5 月 5 日 | |||||
工 | |||||||
评级:买入(维持) |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
市场价格:79.62 | 指标 | 2020A | 2021A | 2022E | 2023E | ||
分析师:谢楠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968 | 21,343 | 28,003 | 33,864 | 38,858 | |
增长率 yoy% | 0% | 138% | 31% | 21% | 15% | ||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110001 | |||||||
净利润(百万元) | 1,404 | 8,212 | 9,428 | 10,003 | 10,248 | ||
增长率 yoy% | |||||||
Email:xienan@r.qlzq.com.cn | 27% | 485% | 15% | 6% | 2% | ||
每股收益(元) | 1.31 | 7.64 | 8.78 | 9.31 | 9.54 | ||
每股现金流量 | 1.17 | 3.45 | 10.05 | 10.26 | 10.02 | ||
净资产收益率 | 14% | 41% | 34% | 27% | 22% | ||
P/E | |||||||
60.9 | 10.4 | 9.1 | 8.6 | 8.3 | |||
P/B | 8.8 | 4.3 | 3.1 | 2.3 | 1.8 | ||
备注:每股指标按照最新股本数全面摊薄 |
投资要点
基本状况 | | 事件:4 月 27 日,公司发布 2021 年年报及 2022 年一季报:2021 实现营业收入 2 | ||||||||||||||||||
13.43 亿元,同比增长 137.9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82.12 亿元,同比增长 4 | ||||||||||||||||||||
总股本(百万股) | 1,074 | | 8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1.76 亿元,同比增长 507%。2021Q4 实现营业收入 | |||||||||||||||||
72.28 亿元,同比增长 172.94%,环比增长 12.7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2.09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938 | |||||||||||||||||||
亿元,同比增长 368.03%,环比增长 22%,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 32.02 亿元,同比 | ||||||||||||||||||||
市价(元) | 79.62 | |||||||||||||||||||
市值(百万元) | 85,525 | 增长 373.95%,环比增长 22.75%。2022Q1 实现营业收入 63.9 亿元,同比增长 92. | ||||||||||||||||||
流通市值(百万元) | 74,684 | 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0.51 亿元,同比增长 12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 ||||||||||||||||||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 润 20.48 亿元,同比增长 125.3%。 | |||||||||||||||||||
点评: | ||||||||||||||||||||
400% | 合盛硅业 | 沪深300 | ||||||||||||||||||
350% | | 产能释放&行业景气上行,硅业龙头尽享业绩弹性。2021 实现营业收入 213.43 亿 | ||||||||||||||||||
300% | ||||||||||||||||||||
250% | 元,同比增长 137.9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82.12 亿元,同比增长 484.74%, | |||||||||||||||||||
200% |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1.76 亿元,同比增长 507%。2022Q1 实现营业收入 63.9 亿元, | |||||||||||||||||||
150% | 同比增长 92.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0.51 亿元,同比增长 124.74%,实现扣 | |||||||||||||||||||
100% | ||||||||||||||||||||
50% | 非归母净利润 20.48 亿元,同比增长 125.3%。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新增 | |||||||||||||||||||
0% | 产能释放和主营业务景气,2021 年公司毛利率为 52.87%,同比提升 24.7pct,净 | |||||||||||||||||||
-50% | 2021-04 | 2021-05 | 2021-06 | 2021-06 | 2021-07 | 2021-08 | 2021-08 | 2021-09 | 2021-10 | 2021-11 | 2021-11 | 2021-12 | 2022-01 | 2022-01 | 2022-02 | 2022-03 | 2022-03 | 2022-04 | ||
利率为 38.58%,同比提升 22.82pct,ROE 为 55.19%,同比提升 39.71pct。2022Q1 | ||||||||||||||||||||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相关报告 | ||||||||||||||||||||
毛利率为 47.5%,同比提升 16.56pct,环比提升 0.66pct,净利率为 32.1%,同比 |
提升 19.29pct,环比下降 1.36pct,ROE 为 9.7%,同比提升 6.66pct,环比下降 2. 14pct。双控约束开工叠加需求全面推涨,工业硅及有机硅景气提升,据 Wind 和卓 创资讯,2021 年全年,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 2.14 万元/吨和 3.14 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 72%和 67%;2022Q1,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 2.14 万元/吨和 3. 14 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 72%和 67%。另外,2021 年,公司年产 20 万吨密封胶项 目成功投产。公司具备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充分受益于硅行业景气上行周期,原有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新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量价齐升推升业绩。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运营效率有效提升。公司充分利用新疆地区的煤炭资源 和电力成本优势,打造了煤电硅一体化的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方面,2021 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5.03%,同比下降 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0.16%,同比下降 0.2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 3.98%,同比下降 1.0 1pct,财务费用率为 0.89%,同比下降 1.79pct。2022Q1 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 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点评
81%,同比提升 1.9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0.11%,同比下降 0.18pct,管理费 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 5.89%,同比提升 3.04pct,财务费用率为 0.81%,同比下降 0.94pct。
双控约束开工叠加需求全面推涨,工业硅及有机硅价格上扬。据 Wind 和卓创资讯,2021 年全年,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 2.14 万元/吨和 3.14 万元/吨,同比分 别上涨 72%和 68%;2022Q1,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 2.14 万元/吨和 3.14 万元 /吨,同比分别上涨 72%和 67%。2021 年,供给端,由于能耗双控趋严,单吨能耗 高达 12000 度电的工业硅行业首当其冲;需求端,下游有机硅和多晶硅产能释放且 开工率提升,同时,海外经济复苏叠加工业硅供给收缩导致海外订单增多,工业硅 下游需求全面增加,供需紧张推涨工业硅价格。2022Q1,工业硅下游行业中,有机 硅行业 2022 年第一季度产量高达 39.42 万吨,同比增加 30.3%,大幅拉动对金属 硅行业需求;多晶硅第一季度产量也达到 15.7 万吨,同比增加 41.8%;铝合金行 业由于疫情和国际市场扰动下,整体需求量相对稳定。而工业硅新增产能多需要在 下半年才能建成,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抬升。工业硅价格上行对有机硅构成成本支撑,有机硅下游需求广泛,且随疫情平稳出现明显增长,成本与需求共振,有机硅价格 上扬。
产业链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看好产能释放推升公司业绩。公司是硅基材料行业 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工业硅主要布局新疆,仅靠自备电厂 和石墨电极即可为每吨工业硅的生产节省 3700 元左右的成本(与外购电极+公网电 相比);受益于工业硅的自给,公司有机硅的毛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同行其他可比 公司。另外,若公司新增产能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20 万吨 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40 万吨工业硅项 目、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 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 目、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80 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 60 万吨型煤加 工生产(一期)可如期投放,凭借公司位于工业硅行业成本曲线最左侧的优势,以 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有机硅成本优势,公司业绩有望站上新台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公司新增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40 万吨 工业硅项目及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 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 深加工项目,我们略微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4.28 亿元(原为 93.94 亿元)、100.03 亿元(原为 99.31 亿元)、102.48 亿元(新 增),EPS 分别为 8.78 元、9.31 元、9.54 元。我们选取了同为硅领域的新安股份、硅宝科技、兴发集团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在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的平均 PE 为 9.99 倍、8.30 倍和 6.99 倍(对应 2022 年 5 月 5 日收盘价),当前股价对应 公司在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的 PE 分别为 9.07 倍、8.55 倍和 8.3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所依据的数据信息滞 后风险;第三方数据因其获取方式、处理方法等引起的可信性风险。
- 2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内容目录
一、合盛硅业:产业链一体化的硅业龙头,业绩跟随景气向上 .......................... - 5 -二、硅业景气上行,龙头量价齐升...................................................................... - 7 -三、盈利预测及评级 ........................................................................................... - 9 -四、风险提示 ...................................................................................................... - 9 -
- 3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图表目录
图表 1: 公司产业链 ........................................................................................... - 5 -图表 2: 公司股权结构(截至 2022 年 4 月 27 日) ............................................ - 6 -图表 3: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 - 7 -图表 4: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 7 -图表 5:工业硅及有机硅价格上扬 ..................................................................... - 7 -图表 6:营业预测拆分 ........................................................................................ - 9 -图表 7:可比公司估值 ......................................................................................... - 9 -图表 8:盈利预测 .............................................................................................. - 11 -
- 4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一、合盛硅业:产业链一体化的硅业龙头,业绩跟随景气向上
以硅基材料为主,工业硅和有机硅双龙头。合盛硅业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集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 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2021 年,公司工业硅产能 79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 93 万吨/年,工业 硅和有机硅单体产能均位居全国首位。工业硅是下游光伏材料、有机硅 材料、合金材料的主要原料;有机硅由于其耐高温、耐候、电气绝缘、地表面张力等的优异性能,在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 革、造纸、化工轻工、医药医疗、军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大约形成 了 8000 多个品种,有“工业味精”之称。
图表 1: 公司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罗氏家族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罗立国先生是公司的创始人,直接持股 0.98%,通过母公司宁波合盛集团间接持股 25.52%,合计持股 26.50%。女儿罗燚女士和儿子罗烨栋先生为罗立国先生的一致行动人,分别持股 25.58%和 24.36%,三人合计持股 76.43%。除此外前十名股东间不存在关 联关系。
- 5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
图表 2: 公司股权结构(截至 2022 年 4 月 27 日)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营收再上台阶,业绩跟随景气波动向上。2016 年以来,公司营收从 45.75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213.43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36%,归母净利 润从 6.52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82.1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66%。随着 大规模项目的投产,公司营收迎来快速增长阶段。2021 实现营业收入 213.43 亿元,同比增长 137.9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82.12 亿元,同比增长 48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1.76 亿元,同比增长 507%。2022Q1 实现营业收入 63.9 亿元,同比增长 92.5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 利润 20.51 亿元,同比增长 12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48 亿元,同比增长 125.3%。
- 6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图表 3: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250 | 营业收入(亿元) | 营收同比(右轴) | 160% | ||||
200 | 140% | ||||||
120% | |||||||
150 | 100% | ||||||
80% | |||||||
100 | 60% | ||||||
40% | |||||||
50 | 20% | ||||||
0% | |||||||
0 | -20% | ||||||
-40% |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2022Q1 |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4: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归母净利润同比(右轴) | ||||||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Q1 |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二、硅业景气上行,龙头量价齐升
双控约束开工叠加需求全面推涨,工业硅及有机硅价格上扬。据 Wind 和卓创资讯,2021 年全年,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分别为 2.14 万元/吨和 3.14 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 72%和 68%;2022Q1,工业硅及有机硅均价 分别为 2.14 万元/吨和 3.14 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 72%和 67%。2021 年,供给端,由于能耗双控趋严,单吨能耗高达 12000 度电的工业硅行 业首当其冲;需求端,下游有机硅和多晶硅产能释放且开工率提升,同 时,海外经济复苏叠加工业硅供给收缩导致海外订单增多,工业硅下游 需求全面增加,供需紧张推涨工业硅价格。2022Q1,工业硅下游行业中,有机硅行业 2022 年第一季度产量高达 39.42 万吨,同比增加 30.3%,大 幅拉动对金属硅行业需求;多晶硅第一季度产量也达到 15.7 万吨,同比 增加 41.8%;铝合金行业由于疫情和国际市场扰动下,整体需求量相对 稳定。而工业硅新增产能多需要在下半年才能建成,供不应求导致价格 抬升。工业硅价格上行对有机硅构成成本支撑,有机硅下游需求广泛,且随疫情平稳出现明显增长,成本与需求共振,有机硅价格上扬。
图表 5:工业硅及有机硅价格上扬
7 6 5 4 3 2 1 0 | 金属硅441#价格:贵州,福建,云南(万元/吨) | 有机硅价格(万元/吨) | ||||||||||||
2020-02 | 2020-04 | 2020-06 | 2020-08 | 2020-10 | 2020-12 | 2021-02 | 2021-04 | 2021-06 | 2021-08 | 2021-10 | 2021-12 | 2022-02 | 2022-04 |
资料来源:Wind、卓创资讯、中泰证券研究所
- 7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 公司点评 | |
产业链一体化构筑成本优势,看好产能释放推升公司业绩。公司是硅基 |
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工业硅主要布局 新疆,仅靠自备电厂和石墨电极即可为每吨工业硅的生产节省 3700 元左 右的成本(与外购电极+公网电相比);受益于工业硅的自给,公司有机 硅的毛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同行其他可比公司。另外,若公司新增产能 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 工项目、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40 万吨工业硅项目、新 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 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 项目、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 80 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 60 万吨型煤加工生产(一期)可如期投放,凭借公司位于工业硅行业成本 曲线最左侧的优势,以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有机硅成本优势,公司业 绩有望站上新台阶。
- 8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三、盈利预测及评级
| 假设公司新增项目可如期投放: |
图表 6:营业预测拆分
业务 | 2019 | 2020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由于公司新增新疆硅业新材 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东部 业硅项目及新疆硅业新材料 及下游深加工项目,我们略 母净利润分别为 94.28 亿元 亿元)、102.48 亿元(新增 我们选取了同为硅领域的新 可比公司在 2022 年、2023 6.99 倍(对应 2022 年 5 月 2023 年和 2024 年的 PE 分 评级。 图表 7:可比公司估值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四、风险提示 - 9 - | 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20 万吨硅氧 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 40 万吨工 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 20 万吨硅氧烷 微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原为 93.94 亿元)、100.03 亿元(原为 99.31),EPS 分别为 8.78 元、9.31 元、9.54 元。安股份、硅宝科技、兴发集团为可比公司,年和 2024 年的平均 PE 为 9.99 倍、8.30 倍和 5 日收盘价),当前股价对应公司在 2022 年、别为 9.07 倍、8.55 倍和 8.35 倍,维持“买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总市值 | 总股本 | 股价 | EPS | PE | ||||||||
股票代码 | 简称 | (亿元) | (亿) | 2022/5/5 | 21A | 22E | 23E | 24E | 21A | 22E | 23E | 24E |
600596.SH | 新安股份 | 205.55 | 11.46 | 17.94 | 3.24 | 2.54 | 2.81 | 3.26 | 7.70 | 7.06 | 6.38 | 5.50 |
300019.SZ | 硅宝科技 | 60.19 | 3.91 | 15.39 | 0.68 | 0.98 | 1.30 | 1.63 | 29.46 | 15.67 | 11.88 | 9.41 |
600141.SH | 兴发集团 | 368.09 | 11.12 | 33.11 | 3.82 | 4.57 | 4.98 | 5.45 | 9.92 | 7.24 | 6.65 | 6.07 |
603260.SH | 平均 | 211.28 | 8.83 | 22.15 | 2.58 | 2.70 | 3.03 | 3.45 | 15.69 | 9.99 | 8.30 | 6.99 |
合盛硅业 | 855.25 | 10.74 | 79.62 | 7.64 | 8.78 | 9.31 | 9.54 | 10.42 | 9.07 | 8.55 | 8.35 |
| 公司点评 | |
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建的工业硅项目和 |
有机硅项目,若新增项目投建进度不及预期,可能会影响公司业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若下游多晶硅和有机硅需求不及预期,可能会 影响公司硅的销售价格。
所依据的数据信息滞后风险:报告所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 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第三方数据因其获取方式、处理方法等引起的可信性风险。 | |
- 10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
图表 8: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 | 单位:百万元 | 利润表 | 单位:百万元 | ||||||
会计年度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会计年度 | 2021 | 2022E | 2023E | 2024E |
货币资金 | 954 | 8,787 | 18,250 | 27,812 | 营业收入 | 21,343 | 28,003 | 33,864 | 38,858 |
应收票据 | 80 | 36 | 57 | 87 | 营业成本 | 10,058 | 14,184 | 19,204 | 23,540 |
应收账款 | 767 | 1,071 | 1,206 | 1,422 | 税金及附加 | 407 | 728 | 878 | 1,040 |
预付账款 | 656 | 570 | 840 | 1,170 | 销售费用 | 35 | 838 | 873 | 858 |
存货 | 4,533 | 5,760 | 7,972 | 9,979 | 管理费用 | 295 | 626 | 676 | 788 |
合同资产 | 0 | 0 | 0 | 0 | 研发费用 | 555 | 722 | 874 | 1,003 |
其他流动资产 | 2,420 | 3,347 | 3,884 | 4,372 | 财务费用 | 189 | -29 | -262 | -380 |
流动资产合计 | 9,409 | 19,572 | 32,209 | 44,842 | 信用减值损失 | -26 | -5 | -5 | -7 |
其他长期投资 | 208 | 208 | 208 | 208 | 资产减值损失 | -4 | -3 | -5 | -11 |
长期股权投资 | 4 | 4 | 4 | 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0 | 0 | 0 | 0 |
固定资产 | 13,866 | 13,166 | 12,687 | 12,307 | 投资收益 | -30 | -18 | -22 | -23 |
在建工程 | 4,845 | 4,945 | 4,945 | 4,845 | 其他收益 | 94 | 74 | 74 | 81 |
无形资产 | 920 | 997 | 1,069 | 1,149 | 营业利润 | 9,837 | 10,982 | 11,661 | 12,049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1,063 | 1,064 | 1,066 | 1,069 | 营业外收入 | 25 | 24 | 28 | 25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20,905 | 20,384 | 19,979 | 19,581 | 营业外支出 | 65 | 31 | 37 | 44 |
资产合计 | 30,314 | 39,956 | 52,188 | 64,423 | 利润总额 | 9,797 | 10,975 | 11,652 | 12,030 |
短期借款 | 1,109 | 97 | 226 | 335 | 所得税 | 1,563 | 1,499 | 1,603 | 1,739 |
应付票据 | 216 | 628 | 782 | 1,126 | 净利润 | 8,234 | 9,476 | 10,049 | 10,291 |
应付账款 | 3,747 | 6,393 | 8,845 | 10,768 | 少数股东损益 | 22 | 49 | 46 | 43 |
预收款项 | 6 | 197 | 217 | 133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8,212 | 9,427 | 10,003 | 10,248 |
合同负债 | 399 | 234 | 354 | 508 | NOPLAT | 8,393 | 9,451 | 9,824 | 9,965 |
其他应付款 | 49 | 23 | 26 | 29 | EPS(按最新股本摊薄) | 7.64 | 8.78 | 9.31 | 9.5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765 | 765 | 765 | 765 |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E | 2024E | ||
其他流动负债 | 2,544 | 1,638 | 1,839 | 2,005 | |||||
流动负债合计 | 8,836 | 9,976 | 13,054 | 15,669 | 会计年度 | 2021E | 2022E | ||
长期借款 | 1,066 | 1,116 | 1,046 | 1,126 | 成长能力 | 138.0% | 31.2% | 20.9% | 14.7% |
应付债券 | 31 | 366 | 259 | 172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139 | 390 | 297 | 260 | EBIT增长率 | 443.0% | 9.6% | 4.1% | 2.3%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1,236 | 1,872 | 1,603 | 1,558 |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 484.7% | 14.8% | 6.1% | 2.5% |
负债合计 | 10,072 | 11,848 | 14,657 | 17,227 | 获利能力 | 52.9% | 49.3% | 43.3% | 39.4%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 20,119 | 27,937 | 37,314 | 46,936 | 毛利率 | ||||
少数股东权益 | 123 | 171 | 218 | 260 | 净利率 | 38.6% | 33.8% | 29.7% | 26.5%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20,242 | 28,108 | 37,531 | 47,196 | ROE | 40.6% | 33.5% | 26.7% | 21.7% |
负债和股东权益 | 30,314 | 39,956 | 52,188 | 64,423 | ROIC | 46.0% | 37.4% | 29.6% | 24.2% |
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表 | 单位:百万元 | 资产负债率 | 33.2% | 29.7% | 28.1% | 26.7% | |||
会计年度 | 2021E | 2022E | 2023E | 2024E | 债务权益比 | 15.4% | 9.7% | 6.9% | 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3,709 | 10,790 | 11,018 | 10,759 | 流动比率 | 1.1 | 2.0 | 2.5 | 2.9 |
现金收益 | 9,698 | 10,942 | 11,219 | 11,301 | 速动比率 | 0.6 | 1.4 | 1.9 | 2.2 |
存货影响 | -2,028 | -1,227 | -2,212 | -2,007 | 营运能力 | 0.7 | 0.7 | 0.6 | 0.6 |
经营性应收影响 | -1,040 | -172 | -420 | -566 | 总资产周转率 | ||||
经营性应付影响 | -62 | 3,224 | 2,628 | 2,18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9 | 12 | 12 | 12 |
其他影响 | -2,859 | -1,976 | -197 | -155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130 | 129 | 143 | 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3,074 | -991 | -1,048 | -1,016 | 存货周转天数 | 126 | 131 | 129 | 137 |
资本支出 | -5,757 | -972 | -1,024 | -990 | 每股指标(元) | 7.64 | 8.78 | 9.31 | 9.54 |
股权投资 | 0 | 0 | 0 | 0 | 每股收益 | ||||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 | 2,683 | -19 | -24 | -26 | 每股经营现金流 | 3.45 | 10.05 | 10.26 | 10.02 |
融资活动现金流 | 41 | -1,966 | -507 | -181 | 每股净资产 | 18.73 | 26.01 | 34.74 | 43.70 |
借款增加 | -1,790 | -628 | -47 | 102 | 估值比率 | 10 | 9 | 9 | 8 |
股利及利息支付 | -453 | -4,294 | -4,746 | -4,752 | P/E | ||||
股东融资 | 2,495 | 0 | 0 | 0 | P/B | 4 | 3 | 2 | 2 |
其他影响 | -211 | 2,956 | 4,286 | 4,469 | EV/EBITDA | 87 | 79 | 76 | 75 |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 11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公司点评
投资评级说明:
评级 | 说明 | |
股票评级 | 买入 |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
增持 |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 |
持有 |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5%之间 | |
减持 |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 |
行业评级 | 增持 |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
中性 |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间 | |
减持 |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 |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 中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 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 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 任何保证,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对 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所载的 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 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 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 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 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 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 修改。
- 12 -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