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科科技评级买入公司深度报告:智能制造领跑者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24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个股研报

股票代码 :603859
股票简称 :能科科技
报告名称 :公司深度报告:智能制造领跑者
评级 :买入
行业:软件开发



智能制造领跑者

评级:买入 能科科技(603859)公司深度报告 | 2022.05.23
核心观点

翟炜
首席分析师
SAC 执证编号:S0110521050002 zhaiwei@sczq.com.cn
电话:13581945259
智能制造+智能电气双业务布局,业绩持续增长。公司以智能电气业务
起家,2015 年起发力智能制造业务,现已成为智能制造与智能电气先进 技术提供商,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与西门子、华为等公司合作紧密,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领域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智能制造业务迅速成长,

2021 年营收占比已超 8 成,成为公司核心业务。

市场指数走势(最近 1 年) 内生需求+政策指引+技术驱动,智能制造行业具有高景气度。智能制造
0.5
0
-0.5
能科科技 沪深300
可助力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柔性生产,并将生产过程信息化,帮助
企业提质增效,需求确定性高。政策指引目标明确,《“十四五”智能
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
络化的比例达 70%等量化指标。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技术成熟驱动智
能制造持续发展。在内生需求+政策指引+技术驱动下,预计智能制造行
业将维持高景气度。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公司基本数据智能制造业务覆盖全场景需求,产品化、平台化、云服务化开启新增长
最新收盘价(元)26.72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以数字化咨询为牵引,以平台化产品为载体,赋能客
一年内最高/最低价(元)45.50/20.84 户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场景的需求与应用。智能制造业务由定制化解决
市盈率(当前)26.69 方案为主向产品化、平台化和云服务化转变,自研产品乐仓生产力中台、
市净率(当前)1.87
总股本(亿股)1.67 后厂造和基于场景的数据治理平台均已上线,预计将为公司业绩注入新
总市值(亿元)44.51 活力。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深耕优势行业,研发创新驱动持续成长。公司客户聚焦国防军工、高科
相关研究技电子与 5G、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行业,客户布局具有较强

盈利能力增强,平台化、产品化开启新

增长

优势。公司坚持研发创新,2021 年南京研发中心建设完成;自研产品逐 渐放量,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5918.58

22.8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52.583.20 亿元,对应 EPS 分别 1.171.551.92 元。给予公司 2022 年目标市值 77.82 亿元,对应目 标价 46.7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革新的风险、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的风险、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

盈利预测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收(亿元)11.41 14.59 18.58 22.89
营收增速(%)19.85 27.90 27.30 23.22
净利润(亿元)1.59 1.95 2.58 3.20
净利润增速(%)32.70 22.02 32.62 24.05
EPS(元/股) PE 0.96 1.17 1.55 1.92
28 23 17 14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目录

1 公司概况:智能制造与智能电气先进技术提供商 ....................................................................................................... 3 1.1 发展历程:智能电气起家,发力智能制造 ......................................................................................................... 3 1.2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员工持股形成有效股权激励 ............................................................................................. 4 1.3 公司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 ......................................................................................... 5 1.4 财务分析:业绩持续增长,人均产能优秀 ......................................................................................................... 6 2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整体行业向好............................................................................................................................... 9 2.1 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 ............................................................................................................................ 9 智能制造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柔性生产、生产过程信息化 ................................................................... 9 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多元,需求确定性高 ......................................................................................................... 11 2.2 政策端基础已夯实+技术提供支撑,行业具有高景气度 ................................................................................ 12 2.3 工业软件为智能制造基础,行业解决方案需求增高 ....................................................................................... 14 2.4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15 3 公司端:智能制造业务为公司核心增长点................................................................................................................. 15 3.1 乘行业东风,智能制造业务成为公司强劲增长点 .......................................................................................... 15 3.1.1 覆盖全场景需求,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 ....................................................................................... 15 3.1.2 在智能制造大背景、国产化趋势下,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增长迅猛 ................................................... 16 3.1.3 业务发展趋势:产品化、平台化、云服务化 ........................................................................................ 17 3.2 智能电气业务保持一定规模发展 ....................................................................................................................... 19 3.3 优质客户基础为公司核心优势 ........................................................................................................................... 20 3.4 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打造持续增长点 ............................................................................................................... 21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2 4.1 盈利预测 ............................................................................................................................................................... 22 4.2 估值与投资建议 .................................................................................................................................................. 23 5 风险提示 ......................................................................................................................................................................... 23

插图目录

图 1 能科科技发展历程 .................................................................................................................................................. 3 图 2 公司业务结构:智能制造营收占比 8 成以上 ...................................................................................................... 4 图 3 公司股权结构及子公司(截止 2022.03.29) ....................................................................................................... 4 图 4 2017-2021 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 6 图 5 2017-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 6 图 6 2017-2021 年智能制造营收占比大幅提升 ............................................................................................................. 7 图 7 2019-2021 年国防军工行业营收占比持续增高 ..................................................................................................... 7 图 8 公司毛利率相对稳定,净利率有所提升 ............................................................................................................... 7 图 9 2019-2021 年分行业毛利率:国防军工&能源动力略高于其他行业 .................................................................. 7 图 10 2017-2021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呈下降趋势,财务费用率略上升 ................................................ 8 图 11 2017-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情况 ........................................................................................................ 8 图 12 2017-2021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 ............................................................................................................... 8 图 13 2017-2020 年同行业人均产值对比(单位:万元) ........................................................................................... 9 图 14 2017-2020 年同行业人均净利润对比(单位:万元) ....................................................................................... 9 图 15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由软件、硬件及系统服务构成 ............................................................................................. 9 图 16 智能制造 vs 传统制造 ........................................................................................................................................... 9 图 17 智能制造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 10 图 18 智能制造实现柔性生产 ...................................................................................................................................... 10 图 19 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流程信息化 .......................................................................................................................... 11 图 20 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多元 ...................................................................................................................................... 11 图 21 汽车零配件行业智能制造需求 ........................................................................................................................... 12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图 22 3C 电子智能制造流程工序多且复杂 ................................................................................................................. 12 图 23 技术成熟驱动智能制造推广 ............................................................................................................................... 13 图 24 制造业对中国 GDP 贡献巨大 ............................................................................................................................ 13 图 25 工业软件细分类: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业务管理类 .............................................................................. 14 图 26 2016-2020 年中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统计 ......................................................................................... 14 图 27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按产值计) ...................................................................................................... 15 图 28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速 ............................................................................................. 16 图 29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智能电气营收占比 .............................................................................................. 16 图 30 2019-2021 年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细分(单位:亿元) ............................................................................. 16 图 31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毛利及增速 ..................................................................................................... 17 图 32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 ............................................................................................................. 17 图 33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平台化和产品化建设取得了进展 ...................................................................................... 17 图 34 公司智能电气产品 .............................................................................................................................................. 19 图 35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电气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 ......................................................................................... 19 图 36 公司受邀参加 2019 数字军工与智能制造峰会并发表演讲 ............................................................................. 21 图 37 公司获得“华为优秀央企重工合作伙伴” ........................................................................................................... 21 图 38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研发人数占比同行业对比 ........................................................................................... 21

表格目录

表 1 2021 年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条件 ............................................................................................................................. 5 表 2 公司管理团队多为技术出身,专业能力强(部分高管背景) .......................................................................... 6 表 3 智能制造相关政策梳理 ........................................................................................................................................ 12 表 4《“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主要目标 ...................................................................................................... 13 表 5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细分类别 ................................................................................................................................. 15 表 6 公司云产品及智能制造产品线 ............................................................................................................................. 18 表 7 公司自研产品:乐仓生产力中台、后厂造、基于场景的数据治理平台 ........................................................ 22 表 8 2022-2024 年盈利预测 ......................................................................................................................................... 23 表 9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PE 法) ............................................................................................................................... 23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1 公司概况:智能制造与智能电气先进技术提供商

1.1 发展历程:智能电气起家,发力智能制造

公司以智能电气业务起家,2015 年起发力智能制造业务,现已成为智能 制造与智能电气先进技术提供商:

2006 年 12 月,公司前身北京索控欣博通电气有限公司成立,成立初期 主要从事工业电气节能相关业务;

2015 年 3 月,设立控股子公司能科瑞元,并开始筹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业务的工作团队,针对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开展专项研究;

2016 年 10 月:上交所主板上市;

2019 年 1 月,并购联宏科技,完善了公司“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条,提 升了公司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优势;

2021 年 1 月:推出了连续十年期的员工持股计划,加大对核心人员的激 励力度,持续确保公司人才优势;

2021 年 9 月:自研产品乐仓生产力中台、后厂造新品牌正式发布,软件 系统与服务业务的平台化和产品化建设取得了进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 力;

2022 年 3 月,派发现金股利每 10 股人民币 1 元,预计现金股利 1665.7 万元。

图 1 能科科技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开资料,首创证券

智能制造+智能电气双核心业务布局,聚焦重点行业。智能制造业务方面公司主要服务于以型号产品为特征的制造业企业,提供 aPaaS 和 SaaS 相关 的工业软件产品与服务,主要聚焦国防军工、高科技电子与 5G、汽车及轨道 交通、装备制造四个行业。智能电气业务方面,公司以电力电子、自动控制 为技术基础,自主研发包括电气传动、电能质量、智能电源、配套系统等智 能电气产品,深耕能源动力等行业客户需求。自 2018 年起,公司智能制造业 务营业收入即超过智能电气业务,2021 年营收占比已超 8 成,成为公司重点 核心业务。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3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图 2 公司业务结构:智能制造营收占比 8 成以上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1.2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员工持股形成有效股权激励

祖军先生、赵岚女士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前十名股东共计持有 47.24%股 权。祖军先生为公司控股股东,与赵岚女士为夫妻关系,二人合计持股 26.56%,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深岩投资为赵岚女士投资的合伙企业,其出资额占比 97.25%。

公司旗下有能科瑞元、能科瑞泉、联宏科技等子公司,协同发展增强公 司市场竞争优势。能科瑞元主要服务于离散制造业企业,目前已有百余人的 精英研发团队,2021 年以排名第 59 的成绩成功入选,并获得推荐申请工信 部专精特新“小巨人”。联宏科技是一家为汽车、通用机械、工业电子等制 造业领域内的广大用户提供以产品全生命周期(PLM)软件、面向智能制造整 体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积累了逾 2000 家客户,在 PLM 系统的实施和深度开发上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并与西 门子等国际知名工业软件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荣膺西门子大中 华地区、亚太地区最佳合作伙伴。能科科技收购联宏科技后,完善了公司“智 能制造”全产业链条,提升了公司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 市场竞争优势。

图 3 公司股权结构及子公司(截止 2022.03.29)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4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开资料,首创证券

十年期员工持股计划形成持续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积极性与公司人才优 势。公司自 2021 年推出了连续十年期的员工持股计划,加大对核心人员的激 励力度,持续确保公司人才优势。2021 年激励对象主要为公司董事、监事及 高管,预计持有份数占当期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的 36.75%;2022 年员工持股 计划激励对象中,董事、监事和高管预计持有份数占当期员工持股计划总份 额的 20.27%。

表 1 2021 年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条件

解锁安排 解锁条件
第一期 以公司 2019 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基数,2021 年归属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80.00%
第二期 以公司 2019 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基数,2022 年归属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125.00%
第三期 以公司 2019 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基数,2023 年归属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185.0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1.3 公司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

公司具备人才优势,高管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专业背景深厚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一支符合工业互联网行业人才标准的软 件产品研发团队、应用服务团队和数字工艺团队。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和核心 技术人员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不仅具有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务相关能力,还 拥有工业工艺相关技术知识背景。

管理团队多为技术出身,核心高管稳定。公司董事长祖军先生工程师出 身(1992 年-1994 年任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北京通信元件厂助理工程师);副董事长兼总裁赵岚女士同为工程师出身,曾任中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工程师;董事范爱民历任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技术员、副主任、主任、副处长及石 化厂厂长。祖军、赵岚、于胜涛均自 2010 年起即分别担任能科节能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于 2018 年更名为能科科技)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裁、董事兼副 总裁。公司管理团队多具备硕士、博士学历,核心高管稳定。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5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表 2 公司管理团队多为技术出身,专业能力强(部分高管背景)

姓名 现任 背景
祖军 董事长 研究生学历。历任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北京通信元件厂助理工程师、北京欣博
通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赵岚 副董事长、总裁 研究生学历。历任北京有机化工厂 VAC 车间助理工程师、北京欣博通石油化工
设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等。
于胜涛 董事、副总裁 研究生学历。历任中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工程师、北京欣博通石油化工设备有限
公司副总经理等。

硕士研究生学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历

关雷 董事 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基建部助理工程师、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计划部

助理工程师等。

博士学历。历任中科院软件所高级顾问、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

阴向阳 副总裁 (SiemensPLMSoftware)高级方案架构师、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IBM)高级咨询经理等。

竺伟 副总裁 博士学历。历任美国罗宾康公司中国地区技术主管、安塞罗宾康(上海)电气
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等。

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专业。历任中国航

黎方学 副总裁 发涡轮院工程师、美国 MSC 软件公司北京代表处北方区销售总监、中国区航空

/航天行业总监等。

温小杰 独立董事 博士学历。历任北京市大华陶瓷厂车间副主任、国家专利局连城资产评估事务
所评估部主任、北京中资信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等。
孙俊杰 副总经理 本科学历。历任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电气传动所高级工
程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等。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1.4 财务分析:业绩持续增长,人均产能优秀

营收持续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自 2015 年起公司布局智能制造业务

以来,该业务迅速成长,为公司业绩持续注入力量。营业收入近年来高速增

长,2017-2021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29、4.08、7.66、9.52 和 11.41 亿元。

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近几年增速均超 30%,2017-2021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

润 0.38、0.51、0.90、1.2 和 1.59 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图 4 2017-2021 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图 5 2017-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1287.75 11.411002.034.21 76.47 1.2100
1078.17 9.52
80
1.5980
87.661.5
60
60
6401.00.9
32.50 40
42.294.0824.28 19.85
0.50.380.5133.33 20
2200
00
0.0-9.52 -20
2017
0.00
201820192020202120172018201920202021
营业收入(亿元)增速(%)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分业务看,智能制造营收占比大幅提升;分行业看,国防军工营收占比 持续增高。分业务看,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营收占比由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6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图 10 2017-2021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呈下降趋势,财务费用率略上升

1614.417.837.357.62
11.27
14
12
1011.45
9.07
8
60.44-0.747.185.885.70
4
0.260.950.88
2
0
20172018201920202021
-2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首创证券,备注:管理费用率均为剔除研发费用后的数据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现金流表现良好。公司始终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加 大研发投入力度。2021 年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及资本化研发投入分别达 0.93 亿元和 1.48 亿元,合计较 2020 年增加 0.13 亿元;研发费用达 1.15 亿元,同比增加 0.21 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自 2019 年起取得了明显改 善,2019-2021 年分别为 0.38、0.79 和 0.49 亿元。2021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 较上年有所减少,主要为业务量增加采购货物及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图 11 2017-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情况图 12 2017-2021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
32.282.411.0371.43 400
2.5
0.80.79300
21.55
0.60.49
1.50.431.160.690.941.150.40.38107.89 200
10.47
0.246.15 50.00 100
0.0
0.5
0.22
-0.220172018
-0.14
2019202020210
0
2017201920202021-0.4-0.28-37.97 -100
2018
经营活动现金流(亿元)同比(%)
研发投入(亿元)研发费用(亿元)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人均产值优秀,强化公司竞争优势。2017-2020 年公司人均产值分别为 50.00、75.28、97.58 和 112.13 万元,人均净利润分别为 8.30、9.41、11.46 和 14.13 万元,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公司本科及以 上员工人数占比 72.51%,员工质量较高,持续强化公司人才优势。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8


图 13 2017-2020 年同行业人均产值对比(单位:万元)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图 14 2017-2020 年同行业人均净利润对比(单位:万元)
12015
14.13
10097.58 112.13
80
108.30 11.46
6050.00 75.28
9.41
5
40
20
0201720182019202002017201820192020
能科科技赛意信息能科科技赛意信息
中控技术中望软件中控技术中望软件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2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整体行业向好

2.1 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

软件+硬件,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智能制造是以数字化信息 为驱动力,由智能化软件系统、智能化硬件和人共同组成的,具备实时自主 分析、判断、应变和调整能力,以匹配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的新型制造模式。智能制造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制定计划、调配资源的 ERP 系统、负责信息传递 的 PLC 系统,以及连接 ERP、PLC 等系统、控制生产的 MES 系统等;智能制造 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 标签,以及传输信息的线路、工业以太网等。

相比于传统固定式生产,智能制造具备高生产速率、高产品质量和高生 产弹性等优势。传统固定式生产采用流水线制造的方法集中控制、按流程顺 序进行生产,具有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生产机器与生产机器之间通讯受限,实时监控位置信息无法实现的缺陷。智能制造采用单元化制造的生产方式,通过分散控制来达到自律生产,无线通讯的应用使得实时追踪位置信息成为 可能。

图 15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由软件、硬件及系统服务构成图 16 智能制造 vs 传统制造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创证券资料来源:艾媒咨询,首创证券

智能制造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柔性生产、生产过程信息化

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在传统制造业模式下,大规模生产与定制化产品需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9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求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大规模生产成本低,但无法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而定制化虽可满足客户个性化追求但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智能制造通过 RFID、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制造企业摆脱批量化、同 质化产品的束缚,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实时生产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其有效解决了规模化工业生产与个性化定制产品之间的矛盾,实现由传统制 造企业批量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的转型,顺应了下游客户需求决定上游生 产供给的全新商业运营逻辑。

图 17 智能制造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首创证券

柔性生产: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相比,对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生产 订单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智能制造通过生产机台功能模块化和生 产机台之间柔性传输系统实现快速调整,在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四个方 面提高机器小批量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精准反应能力,从而实现柔性生产,避 免产能不足或产能过剩。

图 18 智能制造实现柔性生产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首创证券

生产过程信息化:随着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的增多,信息管理及计划调 度难度越来越大,生产流程信息化管理需求增大。信息管理包括采集生产数 据、OEE 等指标分析、订单调度、产品质量追溯、订单跟踪等。生产流程性信 息化管理系统将客户、供应商和分销合作伙伴纳入生态系统中,跟踪生产过 程数据,并通过仿真、建模等技术进行评估与分析,使得厂商具备自我学习 和纠错的能力。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0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图 19 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流程信息化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首创证券

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多元,需求确定性高

汽车、计算机通讯、家电等制造业领跑智能制造,纺织服装、机械装备 制造业等改革需求强烈。智能制造领导者包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家具建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这些行业普 遍下游市场较大,市场更新换代需求高、制造过程较复杂,其中电脑、手机、汽车、医药等是科技应用最广泛、更新换代最快的市场。智能制造挑战者包 含:纺织服装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航空航 天、铁路及船舶制造业。这些行业产品普遍偏中游,市场没有领导者规模大,客户对产品更新换代要求较低,但行业中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大,智能制造改 革需求强烈。

图 20 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多元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首创证券

汽车零配件行业对智能制造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快速定制化选配生产、JIT 管理系统、供应链保障、成本核算控制、供应商评估系统和质量控制等 六个方面。智能制造将企业所有经营数据在同一个数据库集中处理,实现降 本提效的同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和决策。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1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3C 电子制造流程存在数量多、重复工作多等特点,产品制造自动化趋势 明显。我国 3C 电子智能制造业自动化渗透率还不高,仅覆盖了 20-30%的生 产流程。未来行业将进一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革,减少人力成本,进 一步释放产能。

图 21 汽车零配件行业智能制造需求图 22 3C 电子智能制造流程工序多且复杂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首创证券资料来源:艾媒咨询,首创证券

2.2 政策端基础已夯实+技术提供支撑,行业具有高景气度
智能制造政策端基础已夯实,力度持续加码。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提升 生产力和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必要路径。国家层面持续强调智能 制造,陆续制定相关政策指南,“工业互联网”连续 5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 告。

表 3 智能制造相关政策梳理

时间 政策 内容
2016.12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 2025 年基本建立智能制造支撑体系,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2016-2020 年)》
2017.11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到 2025 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
业”指导意见》 成,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系统
2018.08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推动企业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互联
南》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0.02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取得创新性突破,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转型行动计划(2020-2022水平大幅提升,推动建材工业全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加快迈入先
年)》 进制造业
2020.09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促进行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夯实
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
建材工业信息化支撑基础,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能力
年)》
2020.12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到 2023 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
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重点培养智能制造等产业
动计划(2021-2023 年)》
“高精尖”特色安全企业
2021.11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到 2025 年,工业 APP 突破 100 万个;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到 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 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到 68%,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 45%
2021.12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
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
展规划》
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2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首创证券

政策目标明确,制造业智能化趋势逐渐清晰。2021 年 12 月,《“十四 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提出多个量化指标。转型升级方面。到 2025 年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达 70%等;供给能力方面,工业软件市场 满足率达 50%等;基础支撑方面,建成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 平台 120 个以上。

表 4《“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主要目标

目标 任务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 70%
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转型升级 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 500 个以上
示范工厂 70%
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
供给能力 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 50%
培育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150 家以上

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
方案供应商

完成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度200 项以上
修订
基础支撑 建成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120 个以上

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创证券

技术成熟驱动智能制造推广,我国智能制造存在较大上升空间。数字孪 生技术、人机交互、云制造、3D 打印与工业软件的成熟将推进智能制造的优 化。从而提升其渗透率。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制造业对我国 GDP 贡献巨大,智能化是不变的目标,预计智能制造行业 将维持高景气度。2020 年,我国工业行业完成的 GDP 为 31.3 万亿元,占全 国经济总量的 30.8%,其中制造业完成 GDP26.59 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26.2%。制造业对全国经济重要性极高,智能制造将成为不变的目标。

图 23 技术成熟驱动智能制造推广图 24 制造业对中国 GDP 贡献巨大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首创证券资料来源:艾媒咨询,首创证券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3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2.3 工业软件为智能制造基础,行业解决方案需求增高

软件定义制造,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与基础。工业软件被看作是 智能制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基础性工具,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机械 化、电气化、自动化)相比,智能化是工业 4.0 新的内涵,而软件承载着从 设计、制造和运用阶段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并根据数据对制造运行规律 建模,从而优化制造过程。软件是智能化的载体,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 心。

工业软件国产替代可期。当前我国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基本被国外占据西门子、达索等为主要厂商;生产控制类系统中,MES 是连接管理层和执行层 的重要软件,ABB、西门子等占据主要市场;业务管理系统在中国普及较早,应用较广。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 技术的兴起,工业软件的自主创新迎来技术红利,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图 25 工业软件细分类:研发设计类+生产控制类+业务管理类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首创证券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且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市 场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期,国内外虽已出现部分龙头企业,但未来对优质企业 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大规模、自主化、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 需求增高,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图 26 2016-2020 年中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统计

2,500106015601920238025
2,00023.96 24
23
1,50023.08
128021.88
22
1,000201620.75 2019202021
500
20
20172018
019
市场规模(亿元)增速(%)

资料来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首创证券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4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2.4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持续加码,技术基础逐渐成熟,智能制造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头豹研究院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持续拓宽,市场规 模实现了快速增长,2016-2020 年复合增长率达 21.1%;预计 2025 年行业市 场规模将达 5.3 亿元,5 年复合增速 13.9%。

图 27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按产值计)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首创证券

3 公司端:智能制造业务为公司核心增长点

3.1 乘行业东风,智能制造业务成为公司强劲增长点

3.1.1 覆盖全场景需求,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以数字化咨询为牵引,以平台化产品提供为载体,赋 能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场景的需求与应用。公司智能制造业务主要服务 于以型号产品为特征的制造业企业,主要聚焦国防军工、高科技电子与 5G、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四个行业,提供 aPaaS 和 SaaS 相关的工业软件产 品与服务。

从产品和服务形态来看,公司的智能制造业务可划分为软件系统与服务数字孪生产线建设与服务、数字孪生测试台建设与服务三类。

表 5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细分类别

智能制造业务细分类 产品形态 具体内容 应用领域
软件系统与服务 件、工业微应用(APP) 生产力中台、定 制化的工业软基于业务应用场景,结国防军工、高科技
合公司积累的行业知
电子与 5G、汽车及
识,开发中台产品,在
轨道交通、装备制
此基础上进行工业微应
用开发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5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基于制造装配工艺,结
数字孪生产线建设与 服务 定制化产品、柔
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 践,对生产线进行三维 设计、现实仿真验证与国防军工、汽车及 轨道交通
性制造、数字孪
生产线
系统建设
数字孪生测试台建设 与服务 虚拟测试与物理基于半物理仿真、传动
与测试等技术能力,为国防军工、汽车及
测试系统、数字
客户提供试验台及配套轨道交通
孪生测试台
的软件控制系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3.1.2 在智能制造大背景、国产化趋势下,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增长迅猛

智能制造业务高速增长,占比提升,带动公司业绩增长。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 1.01、2.18、5.66、7.77、10.01 亿元,复合增速达 77.43%;智能制造业务营收占比由 2017 年的 44.10%提升至 2021 年的 87.73%,超越智能电气,成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

图 28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速图 29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制造&智能电气营收占比
121200100
101022.22 7.7710.0110008055.90 53.43 73.89 81.62 87.73
880060
65.666004044.10 46.57 26.11 18.38 12.01
41.012.18
115.84
159.63 37.28 28.83 400
220020
00020172018201920202021
20172018201920202021
智能制造营业收入(亿元)增速(%)
智能制造(%)智能电气(%)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细分来看,智能制造业务中软件系统与服务为核心,增长较快。软件系 统与服务方面,平台化与产品化建设取得了进展,自研产品乐仓生产力中台、后厂造和基于场景的数据治理平台均已上线,2021 年营业收入为 8.48 亿元,同比增长 29.14%;数字孪生产线建设与服务方面,2021 年营业收入为 1.11 亿元,同比增长 60.36%;数字孪生测试台建设与服务方面,2021 年营业收入 为 0.43 亿元,同比减少 37.99%。

图 30 2019-2021 年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细分(单位:亿元)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6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12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公司公众号,首创证券

1)乐仓生产力中台(aPaaS 产品):以数字孪生为核心产品理念,以 aPaaS 中台形式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重构。乐仓生产力中台是面向大型企业产品管 理和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同时支持公有云、混合云和私 有化的灵活部署。

2)后厂造(云服务平台产品):为工业制造业从业者和企业用户提供资 讯、培训、资料、软件、工具和资源等服务的一站式平台,为大量的中小企 业和创业者提供支持。

3)基于场景的数据治理平台:从汇聚企业全局数据出发,全面打通业务-应用-数据三者关系,进行系统架构解藕,降低系统开发难度和成本。

在上述平台产品基础上,公司已形成了一系列云产品及智能制造产品线。

表 6 公司云产品及智能制造产品线

产品

技术工具
乐仓低代码开发平台、乐仓微服务管理系统、乐仓数据微服务建模器、乐仓开发管理平台、乐仓企业应用容器

企业应用

云产品 乐造仓库管理系统、乐造设备管理系统、乐造服务工坊
业务微服务 乐仓生产日历微服务、乐仓供应商管理微服务、乐仓工厂建模微服务、
乐仓库房建模微服务、乐仓设备基础信息微服务、乐仓企业管理微服
务、乐仓工装工具微服务、乐仓员工管理微服务
AWS 云服务 内容涵盖从计算、存储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技术,到机器学习、人工智
能、数据湖与分析以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
战略规划与咨询 C&SP 智能制造转型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模块化设计方法咨询与平台
实施、企业级 BOM 管理咨询与平台实施、数字化运营流程咨询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知识管理系统、一体化工艺编辑、流程驱动+、工时管理、快速工艺设
PLM 计、技术状态管理、三维交互式电子工艺卡片、更改与闭环管理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8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仿真与测试服务 STS

测试台产品 TP

一维系统建模仿真、结构强度仿真分析、多体与疲劳仿真分析、振动与 噪声仿真分析、流体仿真分析、半实物实验与测试验证

强度与疲劳试验台、滑油与液压试验台、半物理仿真试验台、水力测功

数字化工厂 工厂规划咨询、工厂系统集成、可视化制造运营管理、工业大数据与制 造智能、主数据与编码管理、机加连线、数字制造单元
工艺自动化 PA 产线建设、物流建设、智能系统建设

ERP 解决方案-SAP-财
务管理

ERP 解决方案-R&D ERP
(瑞德 ERP)

互联网企业信息化

IT 软件技术外包服务

集团财务、财务合并、全面预算、资金管理、财务共享、财务决策分析

ERP 解决方案-RD ERP(瑞德 ERP)

供销商协同办公平台 SCOP、统一支付结算平台 UPSP、企业数据分析平

台 EDAP、电子商务管理中台 EMEP

IT 软件技术外包服务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首创证券

3.2 智能电气业务保持一定规模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深耕能源动力等行业客户需求。公司智能电气业务依托 电气传动、机械传动、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聚焦于工 业电气领域的电能控制和电源系统,自主研发工业电气产品与系统、电源产 品与系统两类。智能电气业务以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为核心,通过技术指 导、核心设备研制、应用服务、运维服务等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整体服务。

图 34 公司智能电气产品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首创证券

节能减排目标明确,公司智能电气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发展。2017-2021 年公司智能电气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28、1.90、2.00、1.75、1.37 亿元,毛利率略有下滑。智能电气业务作为能科科技发家业务,公司深耕十余年来,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与客户基础。在“碳中和”大目标下,节能减排目标 明确,公司未来智能电气业务将保持一定规模发展。

图 35 2017-2021 年公司智能电气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9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2.557.441.902.0070
2.060
42.611.751.37
39.77
50
45.07
1.28
1.5
41.0940
1.030

20

0.52017201820192020202110
0.00
智能电气业务营业收入(亿元)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3.3 优质客户基础为公司核心优势

智能制造业务聚焦国防军工、高科技电子与 5G、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 制造四个行业,具备客户布局优势。智能制造领导者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这些行业普遍下游市场较大、市场更新换代需求高、制造过程较复杂,智能制造需求确定性高。公司对这 些行业布局较完善,具备较强优势。

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防军工行业需求确定性较高。公司国防军工收入 占比较高,而军工客户粘性较强,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军工客户 需求确定性较高,有利于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通过行业头部客户的数字化平台布局带动产业链的需求。公司聚焦头部 客户,以推动头部客户的方式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需求,拓展垂直行业客户。具体来讲,公司一方面依靠长期业务积累形成的客户关系和信息网络,主动 进行市场开拓,挖掘潜在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经过持续的市场开 拓与案例积累,已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公司通过参与招投 标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取得客户订单。

在生态合作中,公司与行业伙伴紧密合作,加强业界交流。公司积极与 西门子、华为等公司开展数字化生态建设,分别获得了“西门子 2021 财年全 球最佳合作伙伴”和“华为优秀央企重工合作伙伴”。2021 年,公司组织举 办市场活动 70 余场,参加全国重大论坛会议数场,包括第十一届航空航天信 息化建设合作峰会、2021 年先进汽车动力系统国际会议、贵阳工业博览会、2021 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SAE 2021 汽车智能与网联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等。通过线上线下市场活动整合,能够系统化展示公司品牌形象,短时间内覆盖 更多精准客户,打通公司在华北、以及华东和华南等新兴地区和大民用领域 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渠道。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0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图 36 公司受邀参加 2019 数字军工与智能制造峰会并发表演讲图 37 公司获得“华为优秀央企重工合作伙伴”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首创证券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首创证券

3.4 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打造持续增长点

研发投入力度大,南京研发中心建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 有完善的数字化咨询、技术研发、软件服务、售后维护等组织结构,始终将 技术研发工作放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置,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1 年公 司南京研发中心建设完成,进一步完善研发布局。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公 司研发人员人数为 723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达 69.99%,在同行业中遥遥领 先,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接近 7 成。

研发成果突出,获行业认可。2021 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99 项。2021 年,公司再次获得由北 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颁发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证书;公司全资子公司 能科瑞元分别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和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 人”资质。

图 38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研发人数占比同行业对比

80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表 7 公司自研产品:乐仓生产力中台、后厂造、基于场景的数据治理平台

平台/产品 系列 功能
工业业务微服务 加速企业应用业务功能实现效率
工业数据微服务 帮助企业数据孪生实现效率

乐仓微服务管理系统

帮助企业建立统一完善的微服务管理平台

乐仓生产力中台 乐仓工坊 帮助企业快速搭建云原生工业应用的低代码平台
(aPaaS 产品) 乐仓智能体厂 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业务活动提供数字主线支持
乐仓流程建模器 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流程引擎的支撑
乐仓 IAM 系统 帮助企业统一安全高效的管理认证授权
乐仓软件研发平台 为企业提供 DevOps 软件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
智能制造社区 为智能制造从业者建立共同成长的互动环境,提供知识库、
专家分享、即时资讯等服务
后厂造 人才培养服务 为智能制造从业者提供线上课程培训、实训、参观学习、资
格认证等服务
(云服务平台产品) 能力撮合服务 为智能制造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基于能力的供需交易与协同制
造服务
工业创新服务 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云化常用设计、仿真等工具和数据、业
务管理、业务协同系统

为智能制造企业的业务经营、管理服务和决策分析中使用的

数据模型服务 数据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按照模型设计规划提供主题域管 理、元数据管理、模型管理、数据字典等数据需求重新组织

定义

基于场景的 数据管理服务 对智能制造企业的现有系统进行数据源管理、数据采集、运
维监控等数据集成服务
数据治理平台 数据开发服务 为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数据可视化数据开发服务能
数据治理服务 为智能制造企业的数据治理提供数据标准、数据规则、数据
标准作业等数据治理保障能力
数据 API 服务 为智能制造企业的数据提供统一对外服务及授权管理能力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4.1 盈利预测

营业收入基本假设:

智能制造业务:我国智能制造方向目标明确,目前仍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需求不断提高,预计公司将持续获得行业红利。且公司拥

有优质客户基础,自研产品逐渐放量,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智能制造业务

营收增速为 30%、30%、25%。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2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智能电气业务:预计公司智能电气业务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发展,考虑到 2021 年基数较低,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智能电气业务营收增速为 15%、5%、5%。

毛利率假设:

智能制造业务:公司自研产品乐仓生产力中台、后厂造、基于场景的数 据治理平台均于 2021 年上线,后期产品逐渐放量有助于拉升智能制造业务整 体毛利率,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毛利率分别为 40.3%、40.5%、40.5%。

智能电气业务:预计公司智能电气业务 2022-2024 年毛利率稳定在 40% 左右。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表 8 2022-2024 年盈利预测

2022E 2023E 2024E
智能制造
收入(亿元) 13.02 16.92 21.15
YOY(%)30.00 30.00 25.00
毛利率(%) 40.30 40.50 40.50
智能电气
收入(亿元) 1.57 1.65 1.74
YOY(%)15.00 5.00 5.00
毛利率(%) 40.00 40.00 40.00
合计
收入(亿元) 14.59 18.58 22.89
YOY(%)27.90 27.30 23.22
毛利率(%) 40.27 40.46 40.46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4.2 估值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59、18.58、22.8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5、2.58、3.20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17、1.55、1.92 元。选取赛意信息、中控技术、中望软件、宝信软件作为可比公司,给 予 2022 年 40 倍 PE 倍数,对应估值 77.82 亿元,对应目标价 46.72 元。维持“买入”评级。

表 9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PE 法)

EPS PE
代码名称股价(元)2022E 2023E 2024E 2022E 2023E 2024E
300687.SZ 赛意信息21.83 0.80 1.11 1.49 27.21 19.68 14.65
688777.SH 中控技术71.42 1.54 2.02 2.63 46.24 35.39 27.18
688083.SH 中望软件220.44 3.74 5.01 6.63 58.97 44.04 33.26
600845.SH 宝信软件48.8 1.54 1.98 2.50 31.69 24.71 19.55
平均值41.0230.9526.66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备注:股价为 2022 5 20 日收盘价

5 风险提示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3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技术革新的风险。智能制造,若公司不能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升级 和产品更新缓慢、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需求,公司竞争优势将削弱,从 而对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智能制造及智能电气业务均受国家政策 影响较大,若政策落地效果差,或政策出现不利变动,公司经营业绩可能受 到不利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随着智能制造行业不断发展,预计会有更多竞争 者加入,若出现更有竞争力的竞争者,而公司不能保持维持竞争优势,经营 业绩可能下滑。

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公司经营的是知识密集型业务,人才储备对公司 尤其重要,且技术人员在公司员工人数中占比较高。若未来出现核心人员离 职等情形,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冲击。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4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20212022E2023E2024E现金流量表(百万元)20212022E2023E2024E
流动资产1959.92315.72717.83181.5经营活动现金流49.5139.754.688.2
现金564.7692.3709.8756.1净利润159.4194.5258.0320.1
应收账款折旧摊销
754.4864.31100.31355.873.472.057.947.6
其它应收款财务费用
43.055.070.086.212.68.48.48.2
预付账款投资损失
94.4120.0152.3187.7-0.7-11.1-11.9-13.6
存货营运资金变动
154.8196.9249.9307.9-270.4-144.7-294.4-318.4
其他103.4132.2168.3207.4其它67.810.328.030.3
非流动资产918.7867.0829.4802.1投资活动现金流-426.0-9.2-8.4-6.7
长期投资0.00.00.00.0资本支出-223.8-14.2-14.2-14.2
固定资产118.869.232.14.5长期投资0.70.00.00.0
无形资产659.1656.1653.3650.6其他-202.95.05.87.5
其他41.841.841.841.8
资产总计2878.63182.73547.23983.6
流动负债463.9579.9698.1827.5
筹资活动现金流726.0-2.9-28.8-35.1
短期借款64.4100.0100.0100.0
长期借款13.5-13.50.00.0
短期借款64.4100.0100.0100.0其他796.8-16.7-20.3-27.0
应付账款189.4240.8305.6376.5现金净增加额349.5127.617.546.4
其他8.811.214.217.5主要财务比率20212022E2023E2024E
非流动负债18.718.718.718.7成长能力
长期借款0.00.00.00.0营业收入19.8%27.9%27.3%23.2%
其他营业利润
18.518.518.518.537.2%21.7%30.0%25.3%
负债合计482.6598.6716.8846.2
少数股东权益44.354.463.077.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7%22.0%32.6%24.1%
获利能力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351.82529.62767.33060.5毛利率39.9%40.3%40.5%40.5%
负债和股东权益2878.63182.73547.23983.6净利率14.0%13.3%13.9%14.0%
利润表(百万元)20212022E2023E2024EROE6.8%7.7%9.3%10.5%
营业收入1140.91459.21857.62288.9
营业成本685.3871.61106.11362.7
ROIC7.2%8.0%9.4%10.6%
偿债能力
营业税金及附加5.06.48.210.1资产负债率16.8%18.8%20.2%21.2%
营业费用65.383.5106.3130.9净负债比率2.7%3.1%2.8%2.5%
研发费用115.3148.8191.3235.8流动比率4.223.993.893.84
管理费用86.7110.9141.2173.9
财务费用9.88.48.48.2速动比率3.893.653.543.47
资产减值损失-3.8-12.5-11.3-9.2营运能力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0.00.00.0总资产周转率0.400.460.520.57
投资净收益应收账款周转率
17.911.111.913.61.621.721.801.77
营业利润187.5228.2296.7371.7
营业外收入1.20.60.70.8
应付账款周转率2.793.113.103.06
每股指标(元)
营业外支出6.33.63.94.6每股收益0.961.171.551.92
利润总额182.4225.2293.5367.9每股经营现金0.300.840.330.53
所得税15.720.526.933.9每股净资产14.1215.1916.6118.37
净利润166.7204.7266.6334.0估值比率
少数股东损益7.210.28.614.0P/E27.922.917.213.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9.4194.5258.0320.1P/B1.891.761.611.45
EBITDA233.1308.6363.0427.5EV/EBITDA17.2213.0111.069.39
EPS(元)0.961.171.551.92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5

公司深度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翟炜,北京大学硕士,曾就职于中科院信工所,方正证券、国金证券等,2021 5 月加入首创证券,负责计算

机、通信等行业研究。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将 对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所在资料的来 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首创证券认为可靠,但首创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 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投资者应当对 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 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首创证券及/或其关 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需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 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工具仅提供给阁下作参考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 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该等信息、材料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 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首创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首创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 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首创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 进行更新的义务。首创证券的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 投资决策。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首创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 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首创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 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本报告的版权仅为首创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 或引用。

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比较标准评级说明
2. 投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股票投资评级买入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 15%以上
以报告发布后的 6 个月内的市场表现为比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 5%-15%之间
较标准,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的公司
中性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5%-5%之间
股价(或行业指数)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的
减持相对沪深 300 指数跌幅 5%以上
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看好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
中性行业与整体市场表现基本持平
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

行业指数)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的沪深 300

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看淡行业弱于整体市场表现

浏览量:839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