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光华芯评级买入半导体激光芯片第一股,引领国产光子应用新时代

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02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个股研报

股票代码 :688048
股票简称 :长光华芯
报告名称 :半导体激光芯片第一股,引领国产光子应用新时代
评级 :买入
行业:半导体


半导体激光芯片第一股,引领国产光子应用新时代2023E
长光华芯(688048.SH)/电子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报告2022 年 6 月 1 日
评级:买入(维持)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市场价格:89.2 元 指标2019A 2020A 2021E 2022E
分析师:王芳营业收入(百万元)247 429 666 974 1,366
增长率 yoy% 78% 74% 55% 46% 40%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21120002
净利润(百万元)26 115 186 270 404
Email:wangfang02@zts.com.cn增长率 yoy% 120% 340% 61% 46% 49%
研究助理:张琼每股收益(元)0.19 0.85 1.37 1.99 2.98
每股现金流量-0.14 0.16 1.17 2.99 2.67
Email:zhangqiong@zts.com.cn
净资产收益率5% 18% 23% 26% 28%
S0740122030020 P/E 462.0 104.9 65.2 44.8 30.0
P/B23.9 19.0 15.1 11.5 8.4

备注:

报告摘要

成立近十载,聚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自 2012 年成立,公司始终专注于 半导体激光行业,目前公司已建成 3 寸、6 寸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线,同时拥有一

套完整从外延生长、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可靠性验证的专业设备,主要产品性

基本状况能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同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同时,公司以苏州半导体激光创
新研究院为“平台”,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为“支点”,“横向扩展”至 VCSEL
总股本(百万股) 136 芯片及光通信芯片,“纵向延伸”至激光器件、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不
断增强规模与竞争优势。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4.3 亿元,2018-21 年的 CAGR 达 66. 8%,22Q1 实现 1.1 亿元,同比+43.6%;2021 年归母净利润达 1.2 亿元,同比+ 341%,22Q1 达 0.3 亿元,同比+45.7%。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加上高功率巴条芯 片和 VCSEL 芯片等高毛利产品营收占比提升,盈利能力亦持续增强,2021 年毛 利率达到 52.8%,同比+21.5pct,净利率达到 26.9%,同比+16.3pct;22Q1 毛利 率 50.2%,净利率 24.7%,同比基本持平。
流通股本(百万股) 29
市价() 89.20
市值(百万元) 12,096
流通市值(百万元) 2,608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国产半导体激光芯片第一股,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国内市占率第一。高功率半导体
长光华芯沪深300 激光器在效率、可靠性、成本、尺寸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作为固体和光
纤激光器的泵浦源进行应用,也可直接应用于焊接、激光剥离和退火、激光雷达等
0%
-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领域 Strategies Unlimited 预测,2019-2025 年全球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市 场规模将从 16.4 亿美元增长至 28.2 亿美元,CAGR 达到 9.4%。目前我国已突破
-10%
-15%激光器大部分器件制造技术,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等核心器件仍依赖进口。公
-20%司已实现最大输出功率达 30w 的单管芯片商业化应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在国 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市场占有率达 13.4%,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约为 3.9%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为满足客户国产替代需求,公司投资 5 亿元建设苏州半导体 激光创新研究院扩建产能,建成后半导体激光芯片及模块产能将提升 5-10 倍,大
-25%
-30%
-35%
幅提升规模竞争力。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拓展 VCSEL 芯片和光通信芯片,打造未来新增长点。为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和增强 产品竞争力,公司将产品线扩展至 VCSEL 芯片和光通信芯片。其中,VCSEL 芯片 主要面向激光雷达和 3D 传感应用,公司 2018 年成立 VCSEL 事业部并开始建立 6 寸生产线,成为国内少数具备 VCSEL 芯片量产制造能力的厂商,2021 年已实现 部分高效率 VCSEL 订单落地并量产交付。光通信芯片是光器件的核心元件,公司
相关报告
已建立了包含外延生长、光栅制作、条形刻蚀、端面镀膜、划片裂片、特性测试、
封装筛选和芯片老化的完整工艺产线,具备光通信芯片的量产制造能力。随着智能
驾驶对激光雷达搭载需求的提升、3D 传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增多以及数据中
心对光通信基础设施的推动,公司凭借在半导体激光芯片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逐
渐导入新客户、新市场,有望将 VCSEL 芯片和光通信芯片打造成未来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预计 2022-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9/2.7/4.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65/45/30 倍,2022 年可比公司平均 PE 为 47 倍,考虑到公司在国内高功率半导体 激光芯片行业的稀缺性,以及切入 VCSEL 芯片和光通信芯片带来的长期增长潜力,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技术迭代升级不及预期;订单交付进度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

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市场需求/规模测算不及预期风险等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内容目录

一、国产半导体激光芯片第一股,逐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 5 -二、技术创新推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产能扩充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12 -三、面向激光雷达和 3D 传感布局 VCSEL 芯片,打造未来新增长点 ............ - 19 -3.1 智能驾驶迎来风口,激光雷达乘风而起 .............................................. - 20 -3.2 3D 传感成为手机功能升级重要方向,VCSEL 应用优势明显 ............. - 23 -四、布局光通信芯片,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 ..................................................... - 27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 30 -六、风险提示 .................................................................................................... - 32 -

图表目录

图表 1:公司历史发展大事记 ............................................................................ - 5 -图表 2:边发射和面发射激光芯片示意图 ........................................................... - 5 -图表 3:单管芯片和巴条芯片示意图 ................................................................... - 5 -图表 4一平台、一支点、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发展战略 .............................. - 6 -图表 5:公司主要芯片产品的性能及应用场景 .................................................. - 6 -图表 6: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为目前主要收入来源(单位:百万元) ............... - 7 -图表 7:高功率巴条系列和 VCSEL 芯片的毛利率较高 ...................................... - 7 -图表 8:高功率单管系列各细分产品收入变化(单位:百万元) ....................... - 7 -图表 9:高功率巴条系列各细分产品收入变化(单位:百万元) ....................... - 7 -图表 10: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变化(单位:百万元) ....................................... - 8 -图表 11: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抬升 ........................................................................ - 8 -图表 12: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变化(单位:百万元) ....................................... - 9 -图表 13: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抬升 ........................................................................ - 9 -图表 14:主要产品性能指标与可比公司的对比 .................................................. - 9 -图表 15: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技术、管理人才(截止 2022/5/4 ....... - 10 -图表 16:公司核心管理层拥有多年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经验 .......................... - 11 -图表 17:激光器原理示意图 ............................................................................. - 12 -图表 18: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 - 12 -图表 19:激光器主要分类 ................................................................................. - 12 -图表 202020 年全球激光器各应用市场占比 .................................................. - 12 -图表 21:全球激光器总收入及增速(亿美元) ................................................ - 13 -图表 22: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及增速(亿美元) ................................. - 13 -

- 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图表 23:全球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 - 14 -图表 24:小功率激光器国产与进口出货量(千台) ......................................... - 14 -图表 25:高功率激光器国产与进口出货量(千台) ......................................... - 14 -图表 26:公司主要布局业务在产业链中的位臵 .............................................. - 15 -图表 27:半导体激光单管芯片功率持续提升.................................................... - 16 -图表 282020 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厂商份额 ..................................................... - 16 -图表 2921H1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 ................................................. - 16 -图表 30:重点储备技术研发及进展情况 ........................................................... - 17 -图表 31:公司具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完整工艺平台和量产线 .......................... - 18 -图表 32:公司各产品线产能持续扩张............................................................... - 18 -图表 33:公司 VCSEL 业务主要产品 ............................................................... - 19 -图表 343D 传感和激光雷达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 .......................................... - 19 -图表 35VCSEL 激光器细分市场规模变化(百万美元) ............................... - 20 -图表 36VCSEL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 - 20 -图表 37:激光雷达产业链示意图 ...................................................................... - 20 -图表 38: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单位:亿美元) .......................... - 21 -图表 39: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出货量和销售额 ..................................... - 22 -图表 40: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出货量和销售额 .............................. - 22 -图表 41:向固态方案演进的两种路径............................................................... - 22 -图表 422021 年全球激光雷达整机厂份额占比 .............................................. - 22 -图表 43VCSEL EELLED 激光器的成像效果对比 ................................. - 23 -图表 44:相比于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的车规成熟度更高 ...................... - 23 -图表 453D 传感领域细分市场规模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 - 24 -图表 46:手机 3D 摄像头渗透率预测 ............................................................... - 24 -图表 47:手机 3D 摄像头市场规模(亿美元) ................................................ - 24 -图表 48iToF dToF 技术对比 ..................................................................... - 25 -图表 49:各大品牌 3D sensing 方案演进历程 ................................................. - 25 -图表 503D 传感应用中,LED VCSEL 光源的性能对比 ........................... - 26 -图表 51:光通信芯片位于光通信行业上游 ....................................................... - 27 -图表 52:光通信芯片原理图 ............................................................................. - 27 -图表 53:光模块构造原理图 ............................................................................. - 27 -图表 54:全球高端光芯片技术主要被美日企业把控 ......................................... - 28 -图表 55:光芯片国产化率不足 5% ................................................................... - 28 -图表 56:全球数据总量快速攀升(单位:ZB ................................................. - 29 -图表 57:我国 5G 基站建设规模预测(单位:万个) ........................................ - 29 -

- 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图表 58:光通信芯片工艺生产线流程图 ........................................................... - 29 -图表 59:分业务营收预测拆分(单位:百万元) ............................................ - 30 -图表 60:分业务毛利率预测 ............................................................................. - 31 -图表 61:公司期间费用率预测 ......................................................................... - 31 -图表 62:可比公司估值 .................................................................................... - 31 -

- 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一、国产半导体激光芯片第一股,逐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聚焦半导体激光行业近十年,成为全球少数具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

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 2012 年,始终专注于半导体激光芯

片的研发、设计及制造,形成了由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模块和直接

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的四大类、多系列产品矩阵,实现在半导体激光行业

的垂直化布局。2021 年,公司成功实现 30W 高功率半导体单管芯片的 量产,波长范围覆盖 808-1064nm,电光转换效率达到 60%-65%,技

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成功导入锐科激光、创鑫激光和大族激光

等下游主流客户,基本实现高功率激光芯片的国产替代。目前公司已建

成 3 寸、6 寸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线,同时拥有一套完整从外延生长、

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可靠性验证的专业设备,并突破晶体外延生长、

晶圆工艺处理等关键核心技术及工艺,芯片功率、效率等重要指标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图表 1公司历史发展大事记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半导体激光器引领光子时代,激光芯片是其核心元件。半导体激光芯片

以半导体材料为增益介质,通过电激励的方式实现谐振放大选模输出激

光,从而完成电光转换。其中,增益介质与衬底主要为掺杂 III-V 族化 合物的半导体材料,如 GaAs(砷化镓)、InP (磷化铟)等。

1)按制造工艺不同,激光芯片可分为边发射(EEL)和面发射(VCSEL)激光芯片:a)EEL 激光芯片在芯片两侧镀光学膜形成谐振腔,激光沿 平行于衬底表面发射;b)VCSEL 激光芯片在芯片上下面镀光学膜形成 谐振腔,激光沿垂直于芯片表面发射。VCSEL 激光芯片具备易二维集成、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但输出功率和电光效率相比 EEL 较低,产业应用仍

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2)按发光单元数量,激光芯片可分为单管芯片和巴条芯片:a)单管芯 片只有一个发光单元;b)巴条芯片由多个发光单元并成直线排列,经过

钝化、镀膜后,可解理为单个发光单元的单管芯片。

图表 2:边发射和面发射激光芯片示意图图表 3:单管芯片和巴条芯片示意图
- 5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持续专注半导体激光行业,秉承“一平台、一支点、横向扩展、纵 向延伸”发展战略。公司以苏州半导体激光创新研究院为“平台”,打 造可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作为“支点”产品,同时“横向扩展”至 VCSEL 芯片及光通信芯片,将应用领域拓展至消 费电子、激光雷达、网络通信等领域,“纵向延伸”至激光器件、模块 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其中,高功率半 导体激光芯片和光通信芯片属于边发射激光芯片,VCSEL 芯片属于面发 射激光芯片。

图表 4:“一平台、一支点、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发展战略

来源:MEMS,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5公司主要芯片产品的性能及应用场景

- 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芯片类型芯片介绍公司布局应用领域
采用半导体工艺制造的单个发光单元的边发可量产功率达 30W,波长范围工业泵浦、科学研究、
覆盖 808-1064nm,电光转换
高功率单管芯片射激光芯片,由高功率巴条芯片经过钝化、镀
效率达 60%- 65%,技术与国生物医学、激光装备等
膜,进一步解理而成
外先进水平同步
高功率巴条芯片采用半导体工艺制造的由多个发光单元并成 直线排列的边发射激光芯片 电光转换效率在 63%以上,波工业泵浦、科学研究、
长包括 808、940nm,广泛用
生物医学、激光装备等
于固体激光器泵浦源

基本实现对主流市场 VCSEL

高功率 VCSEL 芯片包含接近传感器、结构光及飞行时间 TOF 等芯片需求的覆盖,同时开发了消费电子、3D 传感、
类型 下一代基于 D-TOF 技术的 激光雷达等

VCSEL 芯片

光通信芯片用于实现电光信号转换,是光电技术产品的核具备晶圆制造、芯片加工、封5G 前传、光接入网络、
装测试的全流程生产能力 城域网和数据中心等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超过 80%2018-2021 年,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的收入从 0.7 亿元增长至 3.6 亿元,CAGR 达到 71.3%,2021 年营收占比达到 84%;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 的收入从 0.2 亿元增长至 0.6 亿元,CAGR 达到 42.4%,2021 年营收占 比达到 13%。VCSEL 芯片自 2020 年开始产生收入,2021 年达到 820 万元,同比+140.5%,营收占比约为 2%。从盈利能力来看,2021 年高 功率巴条系列产品的毛利率为 72.9%,VCSEL 芯片的毛利率为 67.3%,远高于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的 25.8%。随着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和 VCSEL 芯片产品的收入占比提升,公司的毛利率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图表 6: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为目前主要收入来源(单位:百万元)

图表 7:高功率巴条系列和 VCSEL 芯片的毛利率较高

高功率单管系列高功率巴条系列VCSEL芯片系列其他高功率单管系列高功率巴条系列
500
公司深度报告
单管芯片单管器件光纤耦合模块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巴条芯片巴条器件阵列模块
250

公司深度报告

份支付影响,2019 年管理费用率仅为 7.4%。此外,公司仍处于快速发

展期,围绕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等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同时自

2018H2 起增大自研和改造设备投入,2018-2021 年研发费用从 0.37 亿

元增长至 0.86 亿元,CAGR 为 32.2%。

图表 12: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变化(单位:百万元)图表 13: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抬升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
160

公司深度报告
凯普林976 540 200
星汉激光976 1000 250
华光光电915 200 135
阵列模块波长(nm) Bar 功率(W) 巴条数(个)
长光华芯808 300 2~60
940 700 2~60
贰陆集团 8xx、9xx、10xx 50~200 12、20、36
炬光科技9xx 500 2~20
华光光电808 300 2~30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获华为哈勃投资入股,核心管理层拥有多年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经验,通过苏州英镭持有公司约 15%股权。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闵大勇先生为 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在华工科技、锐科激光、华日精密等公司担任重要管理职位;首席技术官兼常务副总经理王俊先 生 拥 有 丰 富 的 专 业 背 景 , 先 后 在 SL-Industries,Inc. 、Spectra-Physics,Inc.、Lasertel Inc.、nLIGHT,Inc.、Mighty Lift, Inc.等 公司的主要技术岗位任职,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苏州英镭为公司 核心管理层持股平台,上市后闵大勇、王俊、廖新胜、潘华东先生通过 苏州英镭持有公司 14.8%的股权。苏州芯诚、苏州芯同是公司骨干员工 持股平台,上市后分别持有公司 1.59%和 1.47%的股权。借助员工持股 平台,公司绑定核心技术与管理人才,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同时华为旗 下的哈勃投资通过增资入股持有公司 3.74%的股权,助力公司发展。

图表 15: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技术、管理人才(截止 2022/5/4

来源:公司公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 1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图表 16:公司核心管理层拥有多年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经验

姓名职位履历
闵大勇董事长、总经理曾任华工科技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及董事职务,锐科激光监事职
务,华日精密董事长职务。2017 年 8 月至今,任长光华芯董事长、总经理职
务。

曾任 SL-Industries,Inc. 外延技部经理,Spectra-Physics,Inc. 外延科学家,

王俊首席技术官、董事、常务副总经理Lasertel Inc. 晶体生长部经理, nLIGHT, Inc. 技术总监,Mighty Lift, Inc. 技
术副总,华工科技技术总监。2017 年 8 月至今,历任长光华芯首席技术官、

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廖新胜董事、副总经理曾任深圳联芯激光副总经理,恩耐激光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
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12 年 3 月至今,历任长光华芯总经理、董事、副总
孙守红董事经理等职务;现担任长光华芯董事、副总经理职务。
2001 年 7 月至今,就职于中科院长光所,历任主任、所长特别助理、所长助
理、所务委员等职务;现担任长光华芯董事职务。
许立群董事曾任武汉实达科技总经理,现担任长光华芯董事职务。
齐雷董事曾任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高级投资经理等职务;2018 年
3 月至今,担任长光华芯董事职务。
陆殷华董事曾任德勤审计经理;南京华泰瑞泰高级投资经理;南京致远股权投资投资副总
监;华泰紫金投资副总监;现担任长光华芯董事职务。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 11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二、技术创新推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国产替代,产能扩充满

足下游客户需求

激光器是激光设备最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激光设备输出光束的质量和 功率,居于激光产业链的核心中枢位臵。激光器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产生 可见光或不可见光,主要包括光学系统、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和机械机 构四大部分,其中光学系统最为关键。光学系统主要由泵浦源(激励源)、增益介质(工作物质)和谐振腔等光学器件材料组成,增益介质通过吸 收泵浦源产生的能量产生光子,并在光学谐振腔内不断反射、放大,最 终形成输出激光束。目前国内厂商已突破激光器大部分器件制造技术,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等核心器件仍依赖进口,实现高功率半导体激 光芯片的国产替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内激光器厂商的国际竞争力。

图表 17:激光器原理示意图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8: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来源:贰陆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激光器种类多样,下游应用领域众多。按照增益介质、输出波长、运转 方式、泵浦方式的不同,激光器具备多种不同的分类,固体激光器由于 稳定性好、功率较高、维护成本低,目前应用最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固体激光器中的半导体激光器可直接应用于下游领域,也可以作为固体 激光器(以晶体为增益介质)、光纤激光器等其他激光器的核心泵浦光 源。激光器可广泛用于工业加工装备、激光雷达、光通信、医疗美容等 下游应用行业,其中材料加工与光刻市场的应用占比最高,2020 年达到 39.3%

图表 19:激光器主要分类图表 202020 年全球激光器各应用市场占比
- 1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材料加工与光刻市场通信与光储存市场

科研与军事市场
仪器与传感器市场
医疗与美容市场
娱乐显示与打印市场

3.7%

5.8% 12.8% 39.3%

14.0%

24.4%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泰证券研究所

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半导体激光器占比约为 43%。据 Laser Focus World 统计,2015-2021 年全球激光器的总收入从 97.1 亿美元增 长至 184.8 亿美元,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电光转换效

率高、体积小、寿命长、低能耗等优点,随着智能化设备以及医疗美容

等新兴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应用和作为泵浦源的

应用规模持续增长,2015-2021 年的市场规模从 41.8 亿美元增长至 79.5 亿美元,CAGR 达到 11.3%,对应 2021 年在全球激光器市场的规模占 比为 43%

图表 21:全球激光器总收入及增速(亿美元)图表 22: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及增速(亿美元)
全球激光器总收入增长率(%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增长率
20097.1 107.5 137.7 149.4 147.2 160.1 184.8 30%9041.8 48.4 59.2 61.3 58.9 67.2 79.5 25%
18025%8020%
16070
14020%15%
60
120
15%5010%
100
10%
40
80
5%305%
60
40200%
0%10
20
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2021E-5%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5%
来源:Laser Focus World,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Laser Focus World,中泰证券研究所
半导体激光器应用功率不断提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应用市场持续扩

容。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分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1W)和高 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1W)。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效率、可

靠性、成本、尺寸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光束质量较差,主

要作为固体和光纤激光器的泵浦源进行应用,通过微光学透镜进行整形,

也可直接应用于焊接、激光剥离和退火、激光雷达等领域。据 Strategies

- 1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Unlimited 预测,2019-2025 年全球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市场规模将从 16.4 亿美元增长至 28.2 亿美元,CAGR 达到 9.4%。其中,直接应用类 器件/系统的市场规模将从 7.7 亿美元增长至 12.7 亿美元,CAGR8.7%;用于固体激光器泵浦源的市场规模将从 4.3 亿美元增长至 7.3 亿 美元,CAGR 9.1%;用于光纤激光器核心器件的市场规模将从 4.4 亿美元增长至 8.3 亿美元,CAGR 11.0%

图表 23:全球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30
25
20
15
10
5
0
直接应用类器件/系统固态激光器泵浦源光纤激光器核心器件

公司深度报告
进口出货量国产出货量国产化率进口出货量国产出货量国产化率
14097.1% 98.2% 99.0% 99.5% 88.6% 120%12000210 1000 2000 4000 3800 70%
120100%1000060%
10072.2%
63.3% 67.5%
80%800050%
8060%600040%
60110 120 130 30%
40%400020%
4062 84
2013 19 27 2016201720182019202020%20005 15 60 10%
020142015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13
来源:《2020 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2020 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立足上游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向下延伸至激光器件、模块以及

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助力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国产替代。美国、德国等海外企业在中游激光器领域占据主导优势,伴随下游应用需求的 增加和技术持续突破,目前我国在激光器领域正在实现快速替代。而半 导体激光芯片是中游各类激光器的核心泵浦光源,但我国在高功率半导 体激光芯片等核心器件方面仍依赖进口。公司位于激光器产业链上游,聚焦国内稀缺的半导体激光芯片,逐渐打破海外厂商垄断,并纵向延伸 至激光器件、模块,以及性能突出、光电转化效率高的中游直接半导体 激光器,助力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国产替代。

图表 26公司主要布局业务在产业链中的位臵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加粗为公司产品覆盖范围

激光芯片功率不断提升,公司已实现 30w 半导体激光单管芯片商业化。中科院长光所指出,2015 年单管芯片输出功率在实验室水平下可以达到 29.5w,为半导体激光芯片功率的进一步提升指明了方向。目前,公司

- 15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最大输出功率可达 30w 的单管芯片已实现商业化,产品性能指标与国 外先进水平同步,打破了国外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技术封锁,逐 步实现了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国产化。

图表 27:半导体激光单管芯片功率持续提升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产品供应国内下游主流激光器厂商,在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 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主要客户包括飞博激光、创鑫激光、锐科激光、大族激光和光惠激光等国内知名激光器厂商,21H1 来自前五大客户的 营收占比达到 82.3%,客户集中度较高。2020 年,公司主要客户锐科激 光和创鑫激光在国内光纤激光器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25% 17%,分别位 居第二和第三。目前,国内具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能力的公司 较少,据公司披露,公司在国内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市场的占有率约 13.4%,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约为 3.9%,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未 来随着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国产化程度加深和公司扩张产能的释放,公司 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图表 282020 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厂商份额图表 2921H1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
6% 14% 38% IPG光电17.7% 26.7% 创鑫激光
6.2% 客户A2
锐科激光
飞博激光
17% 创鑫激光14.4% 18.2% 锐科激光
nLight
华日精密
25% 其他16.9% 其他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自研核心技术,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截止 21 6 月,公司拥有研发
- 1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人员 106 人,占员工总数的 30.5%;拥有专利 61 项,其中发明专利 22 项,核心储备技术中 6 寸高功率芯片、高效率巴条、高亮度光纤耦合模 块已进入客户送样 Beta 阶段,其余处于客户送样 Alpha 阶段。随着公司

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加上产线世代升级后进一步提高产能和芯片

良率,使得芯片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公司在半导体激光芯片领域的产

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图表 30:重点储备技术研发及进展情况

技术名称 所处阶段及进展情况 投入人员(人) 研究经费(万元) 技术/产品简介 技术来源

波长范围为 800-1080nm 的高功

6 吋高功率芯片生产技术客户送样(Beta 阶段) 40 10,000 率芯片,将从 3″线跃迁到高自动化自主研发
的 6″线,提高产能的同时提高芯片

良率,使芯片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

35W 单管芯片技术Alpha 样品阶段10 500 通过采用高效率的外延结构和先进自主研发
的热管理技术,使 9xx nm 芯片的工
作功率提高

结合窗口结构和腔面钝化处理,使

高 COMD 腔面处理技术 Alpha 样品阶段10 3,000 芯片的 COMD 值大幅提高,从而自主研发
保证芯片可以在更高功率下具有长

寿命

高效率巴条技术 客户送样(Beta 阶段) 12 2,500 通过设计先进的外延结构、减少芯国家项目及
片腔内的内损耗,平衡载流子在量
子阱附近的限制及异质结对应的电
自主研发
压,为固态激光器的泵浦源提供高
高亮度光纤耦合模块 客户送样(Beta 阶段) 15 2,700 效率巴条 国家重点研发
在单管的框架结构上,采用高密度
的光谱合束技术,实现千瓦级甚至
计划及自主研
万瓦级的光纤耦合输出模块,具有
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940nm D-TOF VCSEL Alpha 样品阶段15 1,000 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专自主研发
利)的多结 VCSEL 结构,在低电
流、高电压下实现高功率和高效率
芯片技术的激光输出,为手机和激光雷达提供
芯片

通过 MOCVD 的技术能力拓展芯片

InP 基材料和器件技术 Alpha 样品阶段12 1,500 产品的波长范围,新产品将包括自主研发
1500nm,1700nm, 1900nm 及中红

外波段的高功率产品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建设激光研究院扩充产能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建成后半导体激光
- 17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芯片及模块产能将提升5-10倍。目前,公司已建成从芯片设计、 MOCVD(外延)、光刻、解理/镀膜、封装测试、光纤耦合等完整的工艺平台和 量产线。截止 21H1,公司在高功率单管芯片/高功率巴条芯片/单管及巴 条器件/光纤耦合及阵列模块/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的产能分别达到 806.4 万颗/5.8万颗/88.3万个/4.9万个/500台。由于公司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当前产能尚不足以实现芯片制造的规模效应,同时考虑到国内高功率半

导体激光芯片的广阔替代空间,公司与苏州高新区政府合建苏州半导体

激光创新研究院,项目总投资 5 亿元,扩建 3 万平方米厂房及超净生产 线,建成后公司半导体激光芯片及模块产能将提升 5-10 倍,大幅提升公

司的规模竞争力。

图表 31:公司具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完整工艺平台和量产线

来源: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32:公司各产品线产能持续扩张

类别 项目 20182019202021H1
高功率巴条芯片(万颗) 产能3.9 4.3 7.1 5.8
产量2.1 3.7 4.6 5.0
高功率单管芯片(万颗) 产能129.0 161.3 460.8 806.4
产量115.9 166.2 483.7 796.3
单管及巴条器件(万颗) 产能45.5 62.6 136.2 88.3
产量40.3 70.2 125.7 76.1
光纤耦合及阵列模块(万产能1.5 4.9 5.8 4.9
个) 产量1.7 3.7 6.4 3.1
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台)产能500 500 500
产量60 115 193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 1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三、面向激光雷达和 3D 传感布局 VCSEL 芯片,打造未来新增

长点

面向激光雷达和 3D 传感,产品横向扩展 VCSELVCSEL 芯片具有效

率高、光束质量好、精度高、小型化、高可靠、制造成本低等优势,是

激光雷达和 3D 传感等模组产品的核心部件。为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和 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采取横向扩展战略,于 2018 年成立 VCSEL 事业 部并开始建立 6 寸生产线,积极布局面发射高效率 VCSEL 芯片系列产 品,成为国内少数具备 VCSEL 芯片量产制造能力的厂商,2021 年已实 现部分高效率 VCSEL 订单落地并量产交付。

图表 33:公司 VCSEL 业务主要产品

类别产品图片产品介绍关键指标产品特性应用领域
VCSEL 芯片-PS 系列可用于接近式传感功率:5-100mW 高效率 短距离传感
长寿命
器领域,替代传统波长:850、940nm 3D 传感
高可靠性
的 LED 光源电光转换效率:>45% 生物医学
可定制
VCSEL 芯片-ToF 系列
通过飞行时间传感功率:1.5-2W 高效率 人脸识别
技术(DTOF、长寿命 辅助摄像
波长:808、850、940nm
i-TOF)还原光源照高可靠性 激光雷达
电光转换效率:>42%
射物的 3D 形状可定制 AR/VR
VCSEL 芯片-SL 系列通过分析照射物的功率:1.5-2.0W 长寿命 人脸识别
高效率
反射光斑形变,计波长:850、940nm
高可靠性 AR/VR
算物体距离、形状电光转换效率:>42%
可定制
等信息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343D 传感和激光雷达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

来源:贰陆集团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VCSEL 应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打造公司未来新增长点。公司基于成
- 19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熟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技术积累,开展 VCSEL 的研发工作,已 经具备 VCSEL 芯片的制造能力,并且已为相关客户提供 VCSEL 芯片 的技术开发服务,产品工艺得到相关客户验证。根据 Yole 预测,2020 VCSEL 激光器全球市场规模约为 11.4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 增长至 26.5 亿美元,CAGR 达到 18.4%2020 年公司的高效率 VCSEL 系列产品收入达到 341 万元,2021 年达到 820 万元,同比+140.5%VCSEL 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新增长点。

图表 35VCSEL 激光器细分市场规模变化(百万美元)图表 36VCSEL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高效率VCSEL系列产品营收(万元)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202021

来源:Yole,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3.1 智能驾驶迎来风口,激光雷达乘风而起

激光雷达应用领域多元,具备广阔发展空间。激光雷达应用领域广泛,可应用于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服务机器人和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升级,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高级辅 助驾驶中激光雷达应用渗透率提升、以及服务型机器人及智能交通建设 等领域需求的推动,预计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实现快速扩容。据沙利文 预测,2025 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 135.4 亿美元,2019-2025 年的 CAGR 64.6%

图表 37:激光雷达产业链示意图

- 2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38: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单位:亿美元)

160

1405.1 6 6.8 10 20 40 65 100 135.4
120
100
80
60
40
20
0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
2017

来源:沙利文研究,中泰证券研究所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扩大。激光雷达

目前精度最高的传感器,精度达到毫米波雷达的 10 倍,且相比摄像头 受到的环境干扰更小,可以精准地得到外界的环境信息并进行 3D 建模,

在对信息精度具备苛刻要求的高级别自动驾驶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2022 年包括奔驰 S、宝马 ix、蔚来 ET7、小鹏 G9、理想 L9 等多款搭

载激光雷达的高级别智能车开启交付,高级别智能车的落地将加速激光

雷达量产上车。根据 Yole 预测,2020-2025 年全球激光雷达在无人驾 驶市场的出货量将从 14 万个增长至 130 万个,CAGR 达到 56.2%预计到 2032 年将达到 740 万个;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市场的出货量 将从 20 万个增长至 340 万个,CAGR 76.2%,预计到 2032 年将达 2660 万个。从销售额来看,2020 年全球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市场的 销售额约为 12 亿美元,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市场的销售额约为 0.95 亿 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分别超过 82/96 亿美元。

- 21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图表 39: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出货量和销售 图表 40: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出货量和销售
销售额(百万美元)出货量(万个,右轴)销售额(百万美元)出货量(万个,右轴)
9000800120003000
8000700100002500
7000
600
600050080002000
500060001500
400
4000
30040001000
3000
20002002000500
1000100
000
0

来源:Yole,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Yole,中泰证券研究所
激光雷达多技术路线全面开花,中国厂商份额占比提升。激光雷达按照

激光器、探测器、扫描方式以及测距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技术路线。目前转镜式、MEMS 等半固态方案的产品成熟度较高、易过车规,成为 车企的主流选择,长期来看激光雷达将朝着小型化、高性能、低成本的 纯固态方案演进。以 Velodyne、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为代表的激光雷 达厂商,选择从机械式起步,逐渐向固态过渡;以 Luminar、Innoviz、华为、大疆为代表的激光雷达厂商,则是直接对准半固态和固态方案进 行研发。据 Yole 统计,2021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领域法雷奥市场占有 率第一,达 28%;速腾聚创、大疆、图达通、华为、禾赛科技等 5 家 国内厂商合计市场份额约 26%,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图表 41:向固态方案演进的两种路径

图表 422021 年全球激光雷达整机厂份额占比

3% 3% 3% 3%

4%
28% 法雷奥
速腾聚创
Luminar
大疆Livox
Denso

大陆

7% Cepton
Innoviz
7% 7% 7% 7% 10%
Ibeo
华为
禾赛科技
图达通

威力登

来源:锐观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Yole,中泰证券研究所
激光雷达目前主要采用 EEL 半导体激光器,未来可能转向 VCSEL 和光

纤激光器。激光雷达发射系统端的激光产生来自于激光发射器,可以分

- 2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为 EEL、VCSEL 和光纤激光器,EEL 和 VCSEL 主要发射激光波长为 905nm,光纤激光器主要发射激光波长为 1550nm。EEL 激光器具备高

发光功率密度,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产品易碎。光纤激光器以半

导体激光器为主要泵浦源,通过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可以获得更高

功率和质量的光束,但成本也更加高昂。因此半导体激光器逐渐转向可

靠性和生产成本都大幅改善的多结 VCSEL 激光器。

图表 43VCSEL EELLED 激光器的成像效果对比

来源:麦姆斯咨询,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44:相比于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的车规成熟度更高

激光类型EEL VCSEL 光纤激光器
波长905nm 905nm 1550nm
车规成熟度100% 80% 60%
性能平行表面发射激光 垂直表面发射激光 加入玻璃光纤增益
技术成熟度高,一致性难以保证成本低,工艺复杂电光效率高,质量好
发展趋势1.高峰值功率 1.高峰值功率 1.过车规
2.阵列化工艺 2.更高光子调控技术
2.量产降低成本
3.高均匀度3.车规级

来源:炬光科技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公司 VCSEL 芯片研发技术国内领先,多结 VCSEL 设计解决低功率难 题。针对 VCSEL 激光器功率较小、探测距离受限的问题,公司采用多 VCSEL 设计,让 VCSEL 的多个有源发光区通过隧道结串联起来共 用上下点极和 DBR(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层,实现低电流下成倍的 功率增长,大幅提高器件效率,VCSEL 芯片的电光转换效率超过 60%可提供更佳的激光光源。未来激光雷达技术路线逐渐转向 VCSEL 方案,加上国内激光雷达整机厂的兴起,公司凭借在 VCSEL 的国内技术领先

优势,有望实现产品的快速上量。

3.2 3D 传感成为手机功能升级重要方向,VCSEL 应用优势明显

- 2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苹果率先应用 3D 结构光技术,3D 传感迎来大规模商用契机。VCSEL

自诞生以来,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 VCSEL 技术的 3D 立体成

像功能可以将二维成像升级至三维,能够有效增强图片层次感,可用于

人脸识别、VR/AR 等功能。2017 年苹果发布的 iPhone X 采用结构光前 摄用于人脸识别,是 3D 摄像在手机的首次应用2020 年,苹果在新款 iPhone 12 Pro搭载后臵 3D d-TOF Lidar,成为继 2017 年后的又一次 创新升级。在整个消费电子领域,包括手机、AR/VR、物联网等使用场 景对 3D 机器视觉的需求不断增长。根据 Yole 预测,2019 年全球 3D 传感市场规模约为 50 亿美元,到 2025 年将增长至 150 亿美元,CAGR 达到 20%

图表 453D 传感领域细分市场规模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Yole,中泰证券研究所

苹果示范效应下,3D 摄像头已经成为手机功能升级的重要方向。在苹 果的示范效应下,华为、三星、Oppo 等手机厂商陆续在旗舰机摄像头 模块中采用 3D 方案。根据 Yole 数据,2020 年前摄 3D 和后摄 3D 渗 透率分别为 14.6%和 5%,预计 2026 年前摄和后摄 3D 渗透率将达到 30.5%和 22%,2026 年手机 3D 摄像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68.2 亿美元,2020-26 年 CAGR 达 14.6%。

图表 46:手机 3D 摄像头渗透率预测图表 47:手机 3D 摄像头市场规模(亿美元)
- 2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前摄3D渗透率
35.0%
30.0%
25.0%
后摄3D渗透率80
30.5% 7068.2
60
22.0% 50
20.0%
15.0%
14.6% 40
30
30.1
10.0%5.0% 20
10
5.0%
0.0%
-5.0%
020202026E
来源:Yole,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Yole,中泰证券研究所
3D 传感主流方案包括结构光和 ToF 两大类,dToF 方案逐渐受手机厂商

青睐。结构光具有小型化、功耗低、精度高等优点,但易受环境光干扰,

且测距较短,主要用于前摄人脸识别;ToF 方案功耗大、边缘精度低,但具备测距远、不易受环境光干扰等优点,主要用于后摄。ToF 正逐渐 成为手机 3D 摄像的核心方案,集微咨询预计 22 年 ToF 模组在 3D 模组 中的占比将提升至 50%。ToF 技术根据发射信号调制形式,又可分为 dToF(Direct-ToF,直接飞行时间测量)和 iToF (Indirect-ToF,间接飞 行时间测量)。iToF 集成较简单、技术较成熟,但功耗大且易受干扰,相 比之下,dToF 具备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优势,且支持多物体 同步精确检测,成像效果更佳。目前安卓旗舰机的 ToF 3D 摄像头大多 是基于 iToF 技术,2020 年苹果首次推出 dToF 方案,21 年小米 11 Ultra 亦开始采用 dToF 对焦系统,其他安卓系也正在加快布局研发。

图表 48iToF dToF 技术对比

来源:AMS,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49:各大品牌 3D sensing 方案演进历程

- 25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来源:Yole,各公司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3D 传感应用中,VCSEL 相比 LED 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备明显优势。3D 成像必须主动发射特殊波段的红外光,用于成像的红外发射器主要有 LED VCSEL 两类。相比于 LEDVCSEL 主要具备以下优势:1VCSEL低功耗应用、电池驱动应用中更有优势,同等驱动电流下,VCSEL 反射式光 电开光探测距离是 LED 7 倍,相同感应距离下 VCSEL 的功耗只有 LED 1/5~1/102VCSEL 适合实时性高和数据高速传输的应用场景,其上升 下降时间更短,响应速度更快;3VCSEL 电光转换效率(PCE)高达 30-60%远高于 LED 10-30%

图表 503D 传感应用中,LED VCSEL 光源的性能对比

参数VCSEL LED
波长漂移0.07nm/℃0.3nm/℃
工作温度-40~125/℃-20~80/℃
调制频率很高
电光转换率30%-60% 10%-30%
线宽<1nm 20~30nm
发散角1-20° 20-180°
偏振方向接近线偏振无偏振

来源:新亮光子,中泰证券研究所

- 2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四、布局光通信芯片,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

光通信芯片位于光通信行业上游,是光器件的核心元件。光通信产业链 主要包括光器件、光纤线缆和光设备。其中,光器件又可以分为光芯片、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和光模块,实现光信号的发射、接收、信号处理等 功能。光芯片是光器件的核心元件,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 InP GaAsSi/SiO2SiPLiNbO3MEMS 等芯片;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激光器 芯片、探测器芯片和调制器芯片。

图表 51:光通信芯片位于光通信行业上游

来源:ittbank,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52:光通信芯片原理图

来源:维科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53:光模块构造原理图

来源:维科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美日巨头把控高端光通信芯片技术,国内厂商加速自研。目前,以高速
- 27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率为主要特征的高端光芯片技术仍然由美日企业掌握,我国高速率光芯

片国产化率仅 3%左右。相比于海外巨头厂商,国内光通信企业大多只

能生产低端芯片,仅有光迅科技、海信、华为等少数厂商具备中高端芯

片生产能力,但市场占比不足 1%。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集成电

路产业,光通信芯片的本土研发也开始兴起,以华为、烽火(光迅科技)、

中兴、大唐等传统通信巨头,以及华工科技、海信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

逐渐通过收购与成立子公司的方式进行相关技术布局。

图表 54:全球高端光芯片技术主要被美日企业把控

企业名称成立时间国家/城市产品技术
贰陆集团1971 美国光无源器件龙头,2018 年 11 月收购光有源器件龙头 Finisar,2021 年公司年收入超过 30
亿美元
Lumentum 1981 美国光学器件供应商,2018 年 3 月收购光通信和商用激光器领导厂商 Oclaro
Sumitomo 1987 日本光纤光缆世界 500 强企业,主要通过中国子公司 SEA 向华为供应光通信器件
光迅科技(烽火)2001 武汉自主研发 10G VCSEL 阵列芯片,国内首次实现 100G 速率光模块的芯片国产化
华为海思2004 深圳在光芯片(包括 25G EML)、调制器、硅光(SiP)、DSP 等领域有自产能力,掌握了 100G
光模块芯片技术
海信宽带2012 青岛光模块全球位居第六,国内位居第一,5G 无线光模块产品集成 100G 业务传输
中兴1985 深圳光学元件和模块自研生产制造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55:光芯片国产化率不足 5%

细分行业技术难度全球市场规模国内厂商市占率市场格局
光芯片约 6-7 亿美金小于 5% 国产率极低,国内企业以 10G 光芯片为主,部分厂商 25G 芯片在研
电芯片约 3-4 亿美金小于 5% 国产率极低,海外厂商技术成熟,国内企业尚处于研发、小批量阶段
光模块约 77 亿美金60%-80% 行业快速成长期,国内厂商市占率不断提升,具有成本和工艺优势
光设备超过 500 亿美金约 41% 行业成熟期

来源:网络电信,中泰证券研究所

数据中心市场快速发展,传输数据量攀升带动光通信基础设施需求。光

通信主要应用于电信、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市场,其中电信市场是光

通信最早突破的市场,市场规模大、收入占比高,数据中心市场是光通

信增速最高的市场,未来有望超过电信市场规模。据 IDC 预测,2018-2025 年全球数据总量预计将从 33ZB 增长至 175ZBCAGR 约为 26.9%。同时,边缘计算的数据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 2025 年平均 每人每天进行 5,000 次数据交互,是目前交互数量的 7 倍。随着数据 流和交互量的急剧攀升,5G 基站加快建设以应对海量数据的快速传输,进一步加大了对光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根据《2020 全球 5G 和新基 建产业展望》数据,2019 年我国完成 5G 基站建设 13 万个,2022 建设量有望达到 110 万个。

- 28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图表 56:全球数据总量快速攀升(单位:ZB图表 57:我国 5G 基站建设规模预测(单位:万个)
20033 41 51 65 175 120110

公司深度报告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公司聚焦半导体激光行业近十年,秉承“一平台、一支点、

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发展战略,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为“支点”,

“横向扩展”至 VCSEL 芯片及光通信芯片,“纵向延伸”至激光器件、

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随着公司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

国产替代份额持续提升,加上新拓展的 VCSEL 芯片和光通信芯片创造 增量空间,我们预计 2022-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9.7/13.7 亿元,同比增长 55%/46%/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9/2.7/4.0 亿元,同比增长 61%/46%/49%。

分业务收入拆分:

1)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随着下游客户加大国产芯片采购量,加上公 司新扩产能的持续释放,我们预计 2022-24 年公司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 收入为 5.8/8.8/12.5 亿元,同比增长 62%/50%/42%。

2)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等领域,我们预 计 2022-24 年公司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将保持稳健增长,实现收入 0.60/0.64/0.68 亿元,同比增长 7%/7%/7%。

3VCSEL 芯片系列产品:目前收入体量较小,随着在激光雷达、消费 电子 3D 传感等应用领域的客户开拓和产品放量,公司的 VCSEL 芯片系 列产品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2-24 年实现收入 0.16/0.27/0.45 亿元,同比增长 100%/65%/65%。

图表 59分业务营收预测拆分(单位:百万元)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总收入247.2 429.1 666.0 974.2 1,365.7
yoy 78.5% 73.6% 55.2% 46.3% 40.2%
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217.6 361.0 584.8 877.2 1,245.6
yoy 111.7% 65.9% 62.0% 50.0% 42.0%
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25.6 55.7 59.6 63.7 68.2
yoy -24.0% 117.3% 7.0% 7.0% 7.0%
VCSEL 芯片系列产品3.4 8.2 16.4 27.1 44.6
yoy 140.5% 100.0% 65.0% 65.0%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分业务毛利率拆分:

1)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跟随公司产能爬坡和释放节奏,我们预计 2022-24 年 高 功 率 单 管 系 列 产 品 的 毛 利 率 分 别 达 到

47.4%/48.0%/49.5%。

2)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随着产品成熟后价格下降,我们假设高功率 巴条系列产品的毛利率每年略有下滑,预计 2022-24 年分别达到 78.2%/77.7%/77.5%。

3VCSEL 芯片系列产品:VCSEL 产品仍处于发展初期,收入规模较 小 , 我 们 假 设 毛 利 率 基 本 保 持 稳 定 , 预 计 2022-24 年 分 别 为 60%/60%/60%。

- 30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综 上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2-24 年 的 整 体 毛 利 率 将 分 别 达 到 50.6%/50.4%/51.3%

图表 60分业务毛利率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整体毛利率31.4% 52.8% 50.6% 50.4% 51.3%
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25.8% 48.4% 47.4% 48.0% 49.5%
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72.9% 79.2% 78.2% 77.7% 77.5%
VCSEL 芯片系列产品67.3% 60.0% 60.0% 60.0% 60.0%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期间费用率预测: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加上产线自

动化水平和内部管理增效水平的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的期间费用率

将 实 现 稳 中 有 降 , 预 计 2022-24 年 公 司 的 销 售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4.6%/4.1%/4.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5.4%/5.2%/5.1%,研发费用率分 别达到 15.0%/13.0%/11.0%。

图表 61公司期间费用率预测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销售费用率6.9% 5.1% 4.6% 4.1% 4.0%
管理费用率5.7% 5.6% 5.4% 5.2% 5.1%
研发费用率24.4% 20.0% 15.0% 13.0% 11.0%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2-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10.7/13.7 亿元,同比增长 55%/46%/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9/2.7/4.0 亿元,同比增长 61%/46%/49%,对应 EPS 分别为 1.37/1.99/2.9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65/45/30 倍,2022 年可比公司平均 PE 为 47 倍,考虑到公司在国内高 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行业的稀缺性,以及切入 VCSEL 芯片和光通信芯

片带来的长期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图表 62: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 公司 总市值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2021 PE 2024E
(亿元)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2E 2023E
600703.SH 三安光电 889.6 1,313.0 2,564.4 3,432.9 4,342.7 71 36 27 21
300620.SZ 光库科技 42.0 130.8 169.4 228.4 297.9 34 26 19 15
688167.SH 炬光科技 94.9 67.8 120.3 197.7 283.2 153 86 52 37
603297.SH 永新光学 90.4 261.5 243.0 300.0 386.0 38 41 33 26
平均值 - - - - - 74 47 33 25
688048.SH 长光华芯 105.9 115 186 270 404 105 65 45 30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注:可比公司中未覆盖股票的预测数据来自 Wind 一致预期)

- 31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六、风险提示

1)技术迭代升级不及预期:公司多项技术研发正在进行中,特别是

VCSEL 和光通信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若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可能无法

成为未来收入的新增长点。

2)订单交付不及预期:多地散点疫情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若公司

产品生产和客户订单交付受到影响,可能最终影响公司的业绩表现。

3)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报告中涉及企业、行业资料范围较广,企业批量信息的情况不统一,信

息的时效性存在一定风险。

4)市场需求/规模测算不及预期风险:报告中市场需求/规模测算基于一

定前提假设,有不及预期的风险。

- 3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盈利预测表(更新于 2022 4 21 日)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 2021 2022E 2023E 2024E 会计年度 20212022E2023E2024E
货币资金 57 200 292 410 营业收入 429 666 974 1,366
应收票据 39 0 0 0 营业成本 202 329 483 664
应收账款 180 273 392 546 税金及附加 1 1 1 1
预付账款 11 5 7 10 销售费用 22 31 40 55
存货 163 207 150 364 管理费用 24 36 50 69
合同资产 0 0 0 0 研发费用 86 100 127 150
其他流动资产 20 12 17 24 财务费用 3 10 24 34
流动资产合计 470 697 859 1,354 信用减值损失 -4 -5 -5 -5
其他长期投资 资产减值损失
0 0 0 0 -15 -10 -10 -10
长期股权投资 88 88 88 88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0 0 0 0
固定资产 投资收益
131 523 923 1,329 1 2 2 2
在建工程 120 220 220 120 其他收益 49 49 49 49
无形资产 营业利润
15 14 14 14 122 197 286 427
其他非流动资产 160 168 178 191 营业外收入 0 0 0 0
非流动资产合计 513 1,013 1,422 1,742 营业外支出 0 0 0 0
资产合计 983 1,711 2,281 3,096 利润总额 122 197 286 427
短期借款 47 543 720 912 所得税 7 11 16 23
应付票据 73 51 94 162 净利润 115 186 270 404
应付账款 107 99 146 203 少数股东损益 0 0 0 0
预收款项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0 34 15 23 115 186 270 404
合同负债 15 12 18 25 NOPLAT 118 195 292 436
其他应付款 EPS(摊薄)
2 2 2 2 0.85 1.37 1.99 2.98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11 11 11 11 主要财务比率 2023E2024E
其他流动负债 25 39 55 75
流动负债合计 278 790 1,061 1,413 会计年度 20212022E
长期借款 0 50 100 180 成长能力
应付债券 0 0 0 0 营业收入增长率 73.6% 55.2% 46.3% 40.2%
其他非流动负债 68 68 68 68 EBIT 增长率 437.0% 65.3% 49.8% 49.0%
非流动负债合计 68 118 168 248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340.5% 60.9% 45.5% 49.4%
负债合计 346 908 1,228 1,661 获利能力
52.8% 50.6% 50.4% 51.3%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637 803 1,052 1,436 毛利率
少数股东权益 0 0 0 0 净利率 26.9% 27.9% 27.7% 29.5%
所有者权益合计 ROE
637 803 1,052 1,436 18.1% 23.1% 25.7% 28.1%
负债和股东权益 983 1,711 2,281 3,096 ROIC 21.1% 15.9% 17.4% 18.9%

偿债能力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 资产负债率 49.2% 41.5% 35.2% 53.1%
会计年度 2021 2022E 2023E 2024E 债务权益比 19.6% 83.6% 85.3% 81.5%
经营活动现金流 21 159 404 362 流动比率 1.7 0.9 0.8 1.0
现金收益 142 230 382 582 速动比率 1.1 0.6 0.7 0.7
存货影响 营运能力
-64 -44 58 -215
0.4 0.4 0.4 0.4
经营性应收影响 -44 -39 -111 -146 总资产周转率
经营性应付影响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66 5 72 132 132 122 123 124
其他影响 -79 7 3 9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157 112 91 95
投资活动现金流 -120 -532 -495 -463 存货周转天数 233 203 133 139
资本支出 -114 -526 -488 -450 每股指标(元) 0.85 1.37 1.99 2.98
股权投资 -4 0 0 0 每股收益
其他长期资产变化 -2 -6 -7 -13 每股经营现金流 0.15 1.17 2.98 2.67
融资活动现金流 55 516 183 218 每股净资产 4.70 5.92 7.76 10.59
借款增加 50 546 227 273 估值比率 105 65 45 30
股利及利息支付 -1 -120 -131 -232 P/E
股东融资 P/B
0 0 0 0 19 15 11 8
其他影响 6 90 87 177 EV/EBITDA 76 47 29 19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 3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投资评级说明:

评级说明
股票评级买入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持有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行业评级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 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
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 任何保证,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对 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所载的 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 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 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 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 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 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 或修改。

- 34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浏览量:905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