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建筑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乘势而上,把握价值重估新机遇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2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行业研报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建筑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乘势而上,把握价值重估新机遇
评级 :
行业:


建筑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

乘势而上,把握价值重估新机遇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建筑装饰研究团队

202212

核 心 观 点

建筑板块年初以来受益基建稳增长,表现强于大盘。2022年初截至11月底,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下 跌4.23%,跑赢沪深300指数约17.8个百分点。其中,房屋建设行业上涨,涨幅为13.5%,基础建 设涨幅为-3.0%。横向看:建筑装饰行业PE为9.6倍,在申万行业中处于低水平。纵向看:今年经历 了一段时间估值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

央企、国企、民企分化持续加剧。建筑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健,Q3营收加快恢复。央企、国企、民 企的业绩分化明显,央国企凭借资金、管理等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强者恒强;而地产下行、疫 情反复、财政压力大,导致民企业绩表现不佳。从2022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来看,建筑业新签订单 23.4万亿元,同比+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新签合同额11.9亿元,占比从2018年三季度的40%,提升至51%,央国企市占率持续提升。

央国企投资机遇显现。

从宏观层面看:1)今年基建投资高增长。前三季度基建投资累计同比+11.39%,5月份以来增 速持续提升,专项债发行持续高位,今年新增专项债高达3.65万亿元,与政策性金融工具互为补 充,加快落实并形成实物工作量。2)房企股融放松。目前对涉房建筑央国企来说,主要有 PB>1的限制,13家涉房建筑企业中,安徽建工、中国能建、宏润建设、北新路桥PB均大于1,有望率先受益;3)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筑央国企估值有一定修复空间。当前建筑主要央 国企近10年PB估值平均分位点16%,PE估值平均分位点1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估值有一定 修复空间。4)“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复苏,前期压制的基建需求将加速释放。今年以来,海外 疫情基本放开,基建需求将加速释放,基建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国际工程蕴含巨大 发展机遇。

1

核 心 观 点

从微观层面看:1)行业集中度提升,坚定看好建筑央国企龙头。从2015年开始,八大央企的订 单增速开始明显跑赢行业,新签合同额市场份额由 2014 年的 24.7%提升至2022年的42.7%。2)央国企经营效率提升,改革见实效。建筑央国企近几年毛利率、净利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 用率等指标有所改善,经营效率提升明显。平均净利率已从2020年一季度的2.58%逐步提升至 2022年三季度底的3.1%。3)抗风险能力更强,安全性更高。央国企业绩增速高,现金流情况 更优,减值损失较民企更低,资产的安全性有保证。

关注“双碳”领域:新能源、绿色建筑投资机会。1)可再生能源工程市场空间大、确定性高。“十四五”期间,能源工程需求旺盛,2万亿投资规模将为工程板块注入强大动力,看好水电龙头中 国电建,以及在新能源工程领域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中国能建。2)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BIPV发展,渗透率提升还有巨大空间。

2023年建筑行业选股思路:业绩稳健、低估值的央企、国企。建议关注:中国建筑(601668)、中国交建(601800)、中国电建(601800)、中国中冶(601618)、山东路桥(000498)、安 徽建工(600502)、上海建工(600170)、隧道股份(600820)、精工钢构(600496)、上海 港湾 (605598)。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政策变化风险。

2

目 录

2022年板块回顾:表现强于大盘

央国企投资机遇显现

关注“双碳”领域:新能源、绿色建筑投资机会

2023年重点推荐标的

3

行业回顾:表现强于大盘

建筑装饰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走势

建筑行业涨跌幅前十个股

建筑子行业二级市场涨跌幅

 2022年初至11月底,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下跌 4.23%,跑赢沪深300指数约17.8个百分点。

 2022年初至11月底,房屋建设行业上涨,涨 幅为13.5%,基础建设涨幅为-3.0%。

 2022年初至11月底,板块内涨幅最大的为汇 通集团(+227.9%)、 浙江建投(+222.2%)、上 海港湾(+72.5%);跌幅最大的为*ST罗顿(-

79.9%)。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4

行业回顾:估值有所修复,子行业存在差异

建筑行业市盈率位于低位

建筑装饰行业市盈率变动

22年子行业市盈率变动(TTM整体法)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 横向看:建筑装饰行业PE为9.62倍,在申万行 业中处于低水平。

 纵向看:今年经历了一段时间估值修复,但仍 处于历史低位。

 从子行业来看:装修装饰(74倍)市盈率较高,成长性板块园林工程(109)市盈率较高 ,而 传统的房屋建设(5.1倍)和基础建设(8.7倍)的市盈率最低。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5

业绩回顾:建筑行业前三季度业绩稳健,Q3营收加快恢复

建筑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健,Q3营收加快恢复。前三季度建筑上市公司实现营收60586.8 亿元,同 比+8.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3.0 亿元,同比+3.7%。单季度来看,Q1、Q2、Q3分别实现营收 18851.1 亿元、21757.7亿元、19996.4亿元,同比分别+13.6%、5.5%、8.0%;实现归母净利润 452.9亿元、564.5亿元、483.9亿元,同比分别+9.7%、+1.4%、+1.2%。

建筑上市公司2022前三季度营收

建筑上市公司单季度营收

建筑上市公司202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建筑上市公司202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6

业绩回顾:央企、国企、民企分化持续加剧

央企、国企、民企分化持续加剧。前三季度建筑央企、国企、民企营收增速分别11.2%、-0.04%、-11.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11.5%、-17.9%、-39.7%。央企、国企、民企之间分化明显,央企 凭借资金、管理等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国企中上海建工体量较大,疫情对其业绩造成较大冲击,拖累国企整体表现;地产下行、疫情反复、财政压力大,民企业绩表现不佳。

建筑公司分属性2022前三季度营收(亿元)

建筑公司分属性单季度营收(亿元)

建筑公司分属性202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建筑公司分属性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7

业绩回顾:央企经营持续稳健,“强者恒强”

央企经营持续稳健,“强者恒强”。前三季度,八家建筑央企实现营收48792.5亿元,同比 +12.9%,实现归母净利润1243.2亿元,同比+13%,表现明显优于行业。单季度看,2、3季度受 疫情、高温影响,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营收三季度有回暖趋势。

八家建筑央企前三季度营收(亿元)

八家建筑央企单季度营收(亿元)

八家建筑央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亿元)

八家建筑央企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8

业绩回顾:Q3订单增速扩大,央国企市占率持续提升

三季度订单增速扩大,央国企市占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来看,建筑业新签订单 23.4万亿元,同比+6.8%,环比增速提升2.9pp;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新签合同额11.9万亿元,同 比+17.91,占比从2018年三季度的40%,提升至51%,央国企市占率持续提升。

 八大建筑央企累计新签订单10万亿,其中,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依然独占鳌头,累计新签2.5万 亿,同比上升14%;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中铁新签订单增速亮眼,同比分别+48%、+37%、+35%。

 主要建筑国企中,陕西建工新签订单累计额2851亿元,体量最大,同比+19.7%;安徽建工、四川路桥新签订单增速客观,同比分别+69.3%、+30%。

 钢结构公司受益政策利好、业务持续升级、制造业投资景气,订单实现稳增,东南网架、杭萧 钢构新签订单同比分别+31.8%、25.9%。

主要建筑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订单情况

八大央企前三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速 主要地方国企 前三季度新签订单(亿元)同比增速钢结构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亿元)同比增速9
(亿元)
中国建筑2454314.00%陕西建工2850.9719.70%鸿路钢构195.6713.01%
中国中铁1983135.00%上海建工2552.2-17.44%精工钢构146.2712.00%
中国铁建1843718.00%安徽建工951.8369.32%东南网架135.331.78%
中国交建103223.00%四川路桥729.6730.00%杭萧钢构125.225.86%
中国中冶93537.00%隧道股份560.787.26%富煌钢构43.1-8.67%
中国电建773048.00%山东路桥506.69-23.12%国有及国有控股新签合同额(亿元)119374.1
中国能建694617.26%重庆建工449.031.41%
中国化学235537.00%建筑业新签合同额(亿元)234263.2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wind,西南证券整理

目 录

2022年板块回顾:表现强于大盘

央国企投资机遇显现

关注“双碳”领域:新能源、绿色建筑投资机会

2023年重点推荐标的

10

宏观层面1:基建投资高增长,专项债发行持续高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三大下游行业投资增速情况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7.14万亿元,同比 +5.8%,其中,基建投资累计同比+11.39%,5月份以来增速持续提升,主要系稳增长政策持续加 码,基建投资明显发力所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7.3%,增速连续7个月下行,主要系拿地和销售 数据继续走弱对新开工面积形成较大抑制所致;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9.7%,环比下降0.4pp,今 年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制造业面临较多困难,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以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为主的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适时加大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有效提 振市场主体信心,今年制造业投资延续了去年快速恢复的势头,成为拉动投资增长和稳定经济增长 的重要动力。

11

宏观层面1:基建投资高增长,专项债发行持续高位

固投细分行业投资增速(累计同比)

累计同比202222022320224202252022620227202282022920221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7%19.3%13.0%11.5%15.1%15.1%15.0%17.8%18.9%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1.7%20.8%13.5%12.1%17.8%17.9%17.5%21.4%23.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8.7%36.2%30.0%18.1%12.5%12.6%12.0%13.6%11.9%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0%11.1%7.4%8.0%7.7%7.3%8.4%8.1%7.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5%9.6%7.4%6.9%4.6%4.2%4.9%6.0%6.3%
铁路运输业
-8.0%-2.9%-7.0%-3.0%-4.4%-5.0%-2.4%-3.1%-1.3%
道路运输业8.2%3.6%0.4%-0.3%-0.2%-0.2%1.3%2.5%3.0%
水上运输业
-3.8%13.5%3.5%14.7%16.1%12.3%11.3%14.7%18.5%
航空运输业1.1%-0.4%-11.6%-10.9%-8.1%-6.8%-1.9%0.0%0.9%
管道运输业-26.1%-19.1%-12.2%-28.8%-20.7%-13.9%-14.1%-17.4%-14.1%
仓储业24.6%28.9%32.0%29.3%20.4%20.9%18.4%18.1%17.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0%8.0%7.2%7.9%10.7%11.8%13.0%12.8%12.6%
水利管理业
22.5%10.0%12.0%11.8%12.7%14.5%15.0%15.5%14.8%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3.3%3.9%0.3%1.7%4.8%7.5%9.4%7.7%8.5%
公共设施管理业
4.3%8.1%7.1%7.9%10.9%11.7%13.1%12.8%12.7%

政策大力支持电力、热力、水利投资,景气度较高。1-10月,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 投资同比增长18.9%;水利管理投资增速14.8%。政策大力支持电力、热力和水利投资,尤其是水 利投资,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重点支持领域,一直保持较高增速规模,叠加专项债支持,景气度较高。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12

宏观层面1:基建投资高增长,专项债发行持续高位

2022年专项债发行额 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额
2022年9月新增专项债投向 四季度到明年,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将互为补充,

为稳增长保驾护航。今年新增专项债高达3.65万亿元,
与去年持平,但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去年结余专项债
1.2万亿,因此2022年可使用额度4.85亿元。8月2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8000
亿元信贷额度、新设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额度的基础上,追加3000亿元以上金融工具额度,并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扩大规模,政策性金融工具正在加快 落实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13

宏观层面2:房企股融放松、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央国企机遇显现

13家涉房建筑企业中有4家PB>1,有望率先受益。之前,涉房企业的股权融资被严格把控,同时 要求国有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压“两金”,建筑央企的扩张受到限制。今年10月20日,证监会 对涉房企业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比不超过10%的企业融资放松,11月28日,地产“第三只箭”落地,全面放开涉房企业股权融资。建筑板块中,涉房企业共13家,其中大部分为央国企:中国建 筑、中国中冶、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上海建工、隧道股份、浦东建设、安 徽建工、北新路桥、腾达建设、宏润建设。新政解除涉房企业再融资限制后,对涉房建筑央国企来 说,仅有资产负债率低于75%、PB>1的限制。安徽建工、中国能建、宏润建设、北新路桥PB均大 于1,有望率先受益。

建筑板块涉房企业估值及负债情况

名称公司属性市净率PB(LF)市盈率PE(TTM)资产负债率PB5年分位点PB10年分位点PE5年分位点PE10年分位点14
中国铁建中央国有企业0.494.2075.94%7.043.5218.959.47
中国中铁中央国有企业0.584.7773.84%4.612.3111.125.56
中国交建中央国有企业0.617.7073.21%28.8714.7654.7444.87
中国建筑中央国有企业0.664.1774.32%13.716.8517.8310.95
隧道股份地方国有企业0.677.1476.03%4.862.4314.427.2
腾达建设民营企业0.77-32.2446.02%6.143.077.296.53
中国中冶中央国有企业0.787.7775.05%26.6921.812.2315.99
上海建工地方国有企业0.8725.2685.07%13.716.8599.8892.49
浦东建设地方国有企业0.9911.0371.14%46.2923.145.272.63
安徽建工地方国有企业1.108.0784.83%74.0136.9936.9418.46
中国能建中央国有企业1.1313.8475.04%32.4632.4613.1613.16
宏润建设民营企业1.5917.2576.28%67.1349.4484.0650.25
北新路桥地方国有企业1.82114.2188.39%27.0618.2266.1947.45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宏观层面2:房企股融放松、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央国企机遇显现

建筑央国企估值回归动力进一步增强。 11月21日,2022 金融界论坛年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 出,“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尤其国有上市 公司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建筑央国企估值有一定修复空间。截至2022年12月2日,建筑主要央国企近10年PB估值平均分位 点16%, PE估值平均分位点17%,八大建筑央企近10年PB估值平均分位点20%, PE估值平均分 位点21%,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八大建筑央企中,除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外,其余PE估值均低于 10X,中国建筑仅有4.17倍PE;中国化学、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的PB估值>1,其余均破净,估值 有一定修复空间。

建筑主要央国企PE、PB估值近10年分位点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15

宏观层面2:房企股融放松、探索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央国企机遇显现

我们认为:

地产“三支箭”有利于缓解建筑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去年以来,部分房企楼盘无法交付、项目停 工,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很多建筑企业计提大额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对利润造成冲击。此次房企 融资调整优化5项措施,主要涉及项目的开工建设,以及债务偿还,有利于改善部分地产企业现金 流,建筑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有望得到一定释放。

涉房企业融资放开,有利于央国企打开成长瓶颈,提升市占率。13家涉房建筑企业中,11家为央 国企,大多建筑央企均涉房,前期再融资受限,叠加降杠杆的要求,央国企增长动力不足。再融 资放开后,央国企业绩增长或将提速,市场份额也会进一步提升。

再融资需求进一步加强央国企内部活力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目前央国企股权融资最主要的限 制为PB>1,部分央国企PB在0.6上下,股权融资诉求将激发建筑央国企内部活力效率,提升综合 竞争力。

央国企基本面稳健,具有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估值修复空间将释放。

建筑央国企经营稳健,在今年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大多数业绩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订单市 场份额已达51%,各项经营指标明显改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央国企内在价值将被更好认识。

16

宏观层面3:一带一路进程加快,央国企海外订单好转

“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复苏,前期压制的基建需求将加速释放。过去在疫情影响下,一带一路国家 基建节奏放缓,今年以来,海外疫情基本放开,大部分国家取消入境隔离及检测政策,基建需求将 加速释放。截至2022年三季度 ,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GDP同比+14.16%、+4.54%、+4.10%、+7.60%,同比和环比均有大幅改善。

基建在“一带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国际工程蕴含巨大发展机遇。2022年11月18日,习近平18 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明年中方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历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座谈会及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及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推进中的关键作用。

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入境政策

国家 入境政策

泰国 无需疫苗证明或阴性检测报告证明即可免隔离入境泰国。

新加坡 所有入境新加坡的人士,包括未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者,无需履行 7 天隔离。

菲律宾 2022年5月30日起,已完全接种疫苗的国际游客入境菲律宾,只需要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无需核酸检测结果。

马来西亚 2022年8月1日起,入境的旅客不再需要进行新冠检测,抵达马来西亚后,无需准备任何与新冠相关的检查报告,也无需隔离。

哈萨克斯坦 已取消所有此前因新冠疫情实施的限制措施,中国公民可免签入境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从3月16日起,所有没有进行 PCR 检测的人都可以凭新冠疫苗证明进入乌兹别克斯坦。

沙特阿拉伯 于2022年3月6日起取消所有新冠限制。

约旦 已取消入境限制但要求乘客必须在出发前在填写“申报表”生成一个二维码在登机前和抵达时出示。

马尔代夫 取消新冠的入境限制。

数据来源:各国政府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17

宏观层面3:一带一路进程加快,央国企海外订单好转

近两年一带一路新签订单承压,今年疫情缓 和后呈边际向好趋势。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

202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行业分布结构

中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合同来看,截至2022
年三季度,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合同累计值
767亿元,同比-5.1%,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截至10月份,一带一路累计新签合同额和完
成营业额在对外承包工程中占比分别51.8%、
53.9%,自 2013 年“一带 一路”倡议首次
提出以来占比稳步提升。

对外承包工程: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合同额:累计值 对外承包工程: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合同额:占比

数据来源:《2021年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回顾和2022年发展展望》,Wind,西南证券整理 18

宏观层面3:一带一路进程加快,央国企海外订单好转

今年以来,头部央企海外订单加速好转。从八大建筑央企Q3的海外新签订单来看,中国电建新签订单 1065亿元,同比+16%;中国能建累计新签合同2001亿元,同比+17.3%;中国建筑新签合同754亿元,同比-17.1%;中国中铁新签合同1112亿元,同比+37.9%;中国铁建新签合同2573亿元,同比+33.0%;中国交建新签合同1479亿元,同比+2.5%;中国化学新签合同210亿元,同比+87.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提升,基建央国企将显著受益。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发布的国际承 包商TOP250,前20强中包括7家中国公司,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 国能建、中国化学分别名列3、6、7、10、11、17、20名。今年八大建筑央企海外订单增速已高于国内 订单增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提升,基建央国企将显著受益。

八大建筑央企海外订单及营收情况

八大建筑央企海外订单(亿元)20212022Q32017八大建筑央企海外营收(亿元)2022H1
201620172018201920202018201920202021
中国建筑796850903176018451517754850.1902.81040.3896.4892.8560.9
中国中铁2764174291276136315171112416.8428.6450.8470.9547.9277.3
中国铁建3283803562692232825731502416.8428.6450.8470.9547.9277.3
中国交建870118295419582050216014791176.3953.8961.5991.3948.4511.0
中国中冶124158225424347158.4225.2229.8178.3201.296.3
1065
中国电建5406326641484201616421176.3953.8961.5991.3948.4511.0
中国化学1441733021366495497210158.4225.2229.8178.3201.296.3
中国能建21722001462.5219.4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19

微观层面1:行业集中度提升,坚定看好建筑央国企龙头

央企订单市占率逐年攀升,增速明显跑赢行业。从八大央企的订单情况来看,从2015年开始,八 大央企的订单增速开始明显跑赢行业,新签合同额市场份额由 2014 年的 24.7%提升至2022年的 42.7%。

头部建筑央企在本轮稳基建中继续担当主力军,收入增长继续提升。从基建细分市场来看,轨道 交通施工领域,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和中国电建去年的中标份额合计占比 近乎90%;水利工程领域,中国电建 在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市场份额超过 65%;中国能建2021年 在大型水电工程领域施工的市占率超过一半。这些大型建筑央企在本轮稳增长中将继续承接大型 项目订单,是国家重点基建项目的主力军。

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占比 2015年开始八大央企的订单增速明显跑赢行业 20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微观层面2:央国企经营效率提升,改革见实效

建筑央国企毛利率、净利率 建筑央国企费用率 建筑央国企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央国企经营活力提升,估值存在进一步修复的可能 。

在国资委日益严格的考察体系下,建筑央国企近几年毛利率、净利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等指标有所改善,

经营效率提升明显。平均净利率已从2020年一季度的2.6%逐步提升至2022年三季度底的3.1%。

建筑国央企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行业整体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从2018年的2.9%,下降至2022年Q3的2.1%;总

体财务费用率下降明显,建筑国央企信用度高,市场话语权强,融资渠道多,在财务费用管控方面优势显著;销售

费用率基本持平,未来随着订单逐步向头部集中,建筑央国企的营销投入将逐步减少。

行业整体资产减值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2017-2021年下降0.6个百分点,建筑国央企的回款能力大幅改善。

21

微观层面3:央国企抗风险能力更强,安全性更高

营收增长率对比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对比 经营净现金流占营收比重
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 建筑央国企经营稳健,具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和安全性。 2017-

2021年建筑央国企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稳健提升,高于建筑行业整 体增速,而民营建筑企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20年之后大幅降 低。从经营净现金流来看,2022年建筑行业现金流承压,民营建筑企 业垫资较多,经营净现金流为负,回款压力较大;建筑央国企回款节 奏放缓,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体现出超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资产和

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来看,央国企的减值损失大大低于民企,也 低于建筑行业,意味着资产的安全性也更高。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22

微观层面4:强化激励,激发内生活力

建筑央国企股权激励情况

代码股票名称预案公告日激励对象授予条件
601668.S中国建筑2020年9月董秘及公司骨干授予前一个年度:(1)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2%;(2)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7%;(3)完成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目标(288亿元)。上述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
H
增长水平原则上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者对标企业50分位值水平。
601390.S中国中铁公司董事、高级(1)2022-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5%、11.0%、
2021年11月管理人员、中层 管理人员、核心11.5%;(2)以2020年为基准,2022年-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H 损益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2%;(3)2022年-2024年度完成国务院国资委经济增
骨干人员加值(EVA)考核目标。

(1)2022年-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70亿元、80亿元、90亿元,且相较于2020

600039.S四川路桥2021年10月公司管理人员及 核心技术人员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
H 于1000亿元、1100亿元、1200亿元,且相较于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同行业

平均水平;(3)2022年-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不低于5.7。

(1)2023、2024、2025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9.05%,

601117.S中国化学2022年3月董事、高级管理9.15%、9.25%,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水平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水平;
人员、中层管理(2)以 2021 年业绩为基数,2023、2024、2025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H 人员及核心骨干性损益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水平或对
人员标企业 75 分位值水平;

(3)完成国务院国资委经济增加值(EVA)考核目标。

中国建筑、中国中铁、四川路桥、中国化学均进行了股权激励,激励成效显著。2013年,中国建筑

已实施股权激励,前三期股权激励均完成预定业绩目标,2013年以后公司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净

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均优于其他建筑建筑央企,激励成效显著。四川路桥在做了股权激励之后,

销售净利率从2%逐渐提升到8%以上;中国中铁和中国化学股权激励要求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

利润符合增速不低于12%和15%,彰显公司未来业绩提升的信心和决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西南证券整理 23

目 录

2022年板块回顾:表现强于大盘

央国企投资机遇显现

关注“双碳”领域:新能源、绿色建筑投资机会

2023年重点推荐标的

24

双碳领域:可再生能源工程市场空间大、确定性高

“十四五”规划中能源基建是地方政府投资重点。继《“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关于 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之后,2022年7月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6月份全国可再 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会议要求:1)加快推进重大水电、抽水蓄能和大型风电光伏基 地等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建设,尽早开工、尽快投产;2)各大型央企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 步加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建设。

新增发电装机以新能源为增量主体,新增装机占比达80%。2022年1-10月,全国发电新增装机量 12796万千瓦,同比+21.4%,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量1774万千瓦、228万千 瓦、2114万千瓦、5824万千瓦,同比+5.5%、-32.9%、+10.2%、+98.7%。新能源新增装机占比 达80%,2018年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占比仅有50%。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累计值(万千瓦)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累计同比 25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双碳领域:可再生能源工程市场空间大、确定性高

可再生能源工程投资持续加码,光伏是推动投资增长绝对主力。2022年1-10月,全国电源基 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4607亿元,同比+27%,其中,新能源电源投资完成额占比84%。水 电、核电、风电、光伏建设投资完成额618亿元、474亿元、1205亿元、1574亿元,同比-19.9%、+19.9%、-26.7%,+326.7%。由于风力发电成本迅速下降,我国风电行业投资完 成额也逐渐下降;随着光伏行业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光伏项目经济性越发凸显,投资增速提 升迅速。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值(亿元)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26

双碳领域:可再生能源工程市场空间大、确定性高

新能源发电催生配套储能需求。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为了有效运营新型电力,配套储能也将迎来机遇。目前储能的技术方案分为物理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光热储 能,从装机结构来看,抽水蓄能仍占据主要地位,2021年新型储能装机5.51GW,同比+68%。  中长期看,抽水蓄能投资增长态势将保持。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 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值(亿元)

2021年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前瞻产业研究院,前瞻经济学人,西南证券整理 27

双碳领域:可再生能源工程市场空间大、确定性高

“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工程投资规模近2万亿。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风、光、水、核以及储能投资规模共3万亿,其中建安工程总投资约2万亿。其中,风电光伏建安投资规模1.1 万亿,占比57%;核电建安投资4200亿,占比22%;水电建安投资2880亿元,占比15%;抽水 蓄能建安投资1000亿,占比5%;电化学储能建安投资230亿元,占比1%。“十四五”期间,能源工程需求旺盛,2万亿投资规模将为工程板块注入强大动力。看好水电龙头中国电建,以及 在新能源工程领域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中国能建。

可再生能源工程“十四五”期间投资规模测算

领域十四五目标直接投资规模"十四五"总投资建安成建安工程市场
规模(亿元)本占比规模(亿元)

2020年我国风光电装机总容量5.3亿千瓦,目前光伏风电建设投资

风电光伏到2030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成本4元/瓦、5.5元/瓦左右,假设平均建设投资成本4.75元/瓦,1580035%11060

则2030年总投资3.16万亿,“十四五”期间约1.58万亿.

核电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7台,第三代核电机组平均每台的建设成本200亿元计算,700060%4200
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预计到2025
总投资约7000亿。
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约5000万千瓦。
水电十四五期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目前水电站单位投资成本9000元/KW,"十四五"期间总投资成本360080%2880
3600亿元。
抽水蓄能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按照6.5元/瓦的投资成本计算,“十四五”期间总投资成本2000亿200050%1000
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
元。
万千瓦以上;

电化学储能是新型储能的主要方式,目前锂电池系统成本为1000-

新型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1500元/KWh,按照3小时左右的备电时长计算,总投资约1350亿元135017%229.5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前瞻产业研究院,前瞻经济学人,西南证券整理 28

双碳领域:绿色建筑迎发展期——装配式建筑

政策端:2016年为装配式政策元年,《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 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这一目标。之后,各地也出台 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例如,海南省目标最高,要求到2025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 筑的比例大于80%,同时基本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北京市提出到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 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5%。

需求端:2021年,我国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74000万平米,同比+17%,当前的装配化率仅有 9%,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渗透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供给端:根据住建部,从单平米造价来看,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高560元/平,但人工成本可 节省200元/平,未来随着规模效应及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我国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 各国装配化率对比 29
数据来源:产业信息网,西南证券整理

双碳领域:绿色建筑迎发展期——BIPV 政策的强力推动,为行业发展打下基础,加速BIPV的推广


2022年3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落地,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建 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50GW以上,“绿色建筑”上升至法律高度,将有效推动BIPV市场扩容;
2022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 达到50%。

全国15个省市明确了光伏建筑补贴政策。北京市对全部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的项目补贴标准为0.4元/千瓦时(含税),补贴期限为5年,补贴力度最高;浙江省杭州市对除上城、拱墅、西湖、滨江、钱塘区的其他地区按0.1元/瓦标准给予投资主体一次性建设奖励,补贴力度最低。

成本下降,BIPV投资更具经济型。目前BIPV系统投资成本6元/W,组件成本占分布式光伏系统成 本57%左右,技术提升带来组件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得未来BIPV投资成本下降弹性更大,经济性进 一步凸显。

晶硅光伏组件现货价(周平均价)(美元/瓦) 2021-2030年BIPV系统投资成本预测 30
数据来源:wind,观研网,西南证券整理

双碳领域:绿色建筑迎发展期——BIPV

双控限电,BIPV为高耗能企业提供新思路。

能耗“双控”与工商业生产用电需求的矛盾,是当下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 发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各地双控力度加大,限电、有序用电 政策陆续出台。近日,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双双快速攀升,全国电力供应不足,全国多地发布限电通 知,高耗能企业被强制停产,损失重大。

多地倡议安装分布式光伏。尤其今年高温持续,多地拉闸限电,浙江、江苏、湖北、宁夏等多地先 后发出倡议,鼓励企业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缓解用电压力。

分布式光伏的机遇。(1)白天用电高峰时段,缓解企业的用电负担;(2)发用并举,就地消纳;(3)工商电价较高,节省电费;(4)保护建筑屋顶,保温隔热;(5)参与碳交易额外创收。

全社会用电量1-10月累计同比+3.8%

工业用电量1-10月累计同比+1.7%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整理 31

双碳领域:绿色建筑迎发展期——BIPV

BIPV存量及增量市场规模测算:
存量市场:
存量市场规模有望超3千亿。我国BIPV市场当前仍以存量改造项目为主,住宅房屋存量市场增加 有限,用电特点与BIPV最为契合的厂房及建筑物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最佳选择。

 2021年全国存量房屋建筑面积940亿平,其中住宅708亿平,非住宅232亿平,仅以非住宅建筑 为测算对象,我们假设其中屋顶等适用BIPV的建筑面积约为1/6,即38.7亿平米,根据中国建研 院《BIPV光电建筑市场发展情况介绍》,分别按照每平米安装150W/175W/200W,造价5元 /W测算,现存建筑改造比例10%,则国内存量建筑BIPV潜在市场规模约为2.9-3.9千亿。

存量市场
存量非住宅建筑面积(亿平方米)232
屋顶面积占比1/6
存量非住宅建筑可安装面积(亿平方米)38.7
150W/m2安装功率下可装机容量(GW)580.5
175W/m2安装功率下可装机容量(GW)677.3
200W/m2安装功率下可装机容量(GW)774
造价(元/W)5
改造比例10%
150W/m2安装功率下市场空间(千亿元)2.9
175W/m2安装功率下市场空间(千亿元)3.4
200W/m2安装功率下市场空间(千亿元)3.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建研院《BIPV光电建筑市场发展情况介绍》,西南证券测算 32

双碳领域:绿色建筑迎发展期——BIPV

BIPV存量及增量市场规模测算:

增量市场:

到2025年BIPV渗透率增至16%,增量市场规模逼近600亿。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竣 工面积40.83亿平方米,结束了连续四年的下降态势,比上年增长6.11%,受供给侧改革影响,房屋竣工面积稳中有降,因此假设 22-23 年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 5%、2%,24-25 年保持 2%的降幅。假设屋顶可安装面积占比7%,侧面可安装面积占比3%,则BIPV可安装面积总计占 比10%。在合理的渗透率假设下,若按每平米安装150-200W、造价为5元/W来估算,则对应 BIPV装机总潜力约在8.8-11.7GW,对应市场规模约438-584亿元。

增量市场20212022E2023E2024E2025E
房屋竣工面积(亿平方米)40.838.838.037.336.5
屋顶可安装面积占比7.0%7.0%7.0%7.0%7.0%
侧面可安面积占比3.0%3.0%3.0%3.0%3.0%
BIPV可安装面积占比10.0%10.0%10.0%10.0%10.0%
年渗透率2.0%4.0%7.0%11.0%16.0%
BIPV安装面积(亿平方米)0.10.20.30.40.6
假设每平米安装150W装机量(GW)1.22.34.06.18.8
市场规模(亿元)61.2116.4199.6307.3438.1
假设每平米安装175W装机量(GW)1.42.74.77.210.2
市场规模(亿元)71.5135.8232.8358.6511.1
假设每平米安装200W装机量(GW)1.63.15.38.211.7
市场规模(亿元)81.7155.2266.1409.8584.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西南证券测算
注:根据智研咨询预测,2021-2025年BIPV渗透率为2%、4%、7%、11%、16%。
33

目 录

2022年板块回顾:表现强于大盘

央国企投资机遇显现

关注“双碳”领域:新能源、绿色建筑投资机会

2023年重点推荐标的

34

中国建筑(601668):经营稳健,低估值,高股息

投资逻辑:
1)受益基建弹性大,未来业绩保障度高。稳基建政策加码,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作为央企基建龙头,竞争优势明显。2)四期股权激励带来业绩较快增长。3)涉房企业股权融资放松,估值有提振空间。公司“逆周期拿地”,加仓一二线优质土储,随着行业整合,有望迎来价值重估。4)施工业务结构 优化,回款风险下降。基建类业务占比大幅提升,带动施工业务盈利能力及经营质量不断提高。5)低估值,高股息。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 年EPS 为1.44、1.62元、1.82元,对应 PE为 4、4、3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房地产政策变化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亿元) 18913.39 21846.35 25064.56 28668.71
营业收入增长率 17.11% 15.51% 14.73% 14.38%
归母净利润(亿元) 514.08 605.60 681.19 761.18
净利润增长率 14.38% 17.80% 12.48% 11.74%
EPS(元) 1.23 1.44 1.62 1.82
P/E 4 4 4 3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35

中国中冶(601618):积极转型,挖掘新能源赛道机遇

投资逻辑:
1)钢结构受益“双碳”有望高成长。公司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公司拥 有 钢结构制造基地32家,设计产能达165万吨,未来在建筑行业碳中和发展中将有更广阔的 应用场景。2)2021年资源开发营业收入66.7亿,营业利润已经达到了18.5亿,毛利率从28%提升到了43%,增幅非常大。3)在新能源、新基建方面打造新的增长极,近年来公司将产业重点将逐步从石油、煤 炭等重资产产业向以光伏、风电、水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转型。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0.45元、0.53元、0.63元,对应PE为 8、7、5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海外地缘政治及金属价格波动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500571.6 584787.1 695979.6 830538.5
营业收入增长率 25.1% 16.8% 19.0% 1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8375.0 9321.6 11029.9 12957.8
净利润增长率 6.5% 11.3% 18.3% 17.5%
EPS(元) 0.40 0.45 0.53 0.63
P/E 8 8 7 5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36

中国电建(601669):看好绿电、抽蓄增长前景

投资逻辑:
1)前三季度新签、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收入短期承压,充沛订单支撑收入较快增长前景;2)加 速推进电力投建营。公司发挥规划设计传统优势,抢抓新能源和抽水蓄能开发资源,积极获取新能 源和抽水蓄能建设任务,近两年在新能源电站建设收入增速达到40%左右。3)非公开发行申请已 审核通过,方案落地后预期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公司集中发力新能源和抽水蓄能投建营 领域注入强大动力,加速公司新能源业务转型升级。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0.69元、0.77元、0.89元,对应PE为 11、10、9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能源投资不及预期风险、项目回款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亿元) 4489.80 5038.60 5785.07 6382.35
营业收入增长率 11.70% 12.22% 14.82% 10.32%
归母净利润(亿元) 86.32 104.81 117.21 135.55
净利润增长率 8.07% 21.42% 11.84% 15.65%
EPS(元) 0.57 0.69 0.77 0.89
P/E 13 11 10 9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37

中国交建(601800):推进REITs、内外资源整合优化,催化估值重塑

投资逻辑:
1)低估值交通基建龙头,PE仅7.7倍,PB仅0.61倍,价值回归空间大;2)新能源领域布局持续深 入,实现资本扩张、提升资产规模。中国交建利用资源优势及市场优势,找准建筑光伏细分切入点,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提升中交集团在建筑光伏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3)子公司分拆上市进行 中,工程设计咨询业务有望实现高质量转型;4)公司已成功发行央企首单高速公路REITs,后续可 供发行REITs储备项目充足,未来有望借助REITs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ROE。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1.22元、1.41元、1.54元,对应PE 7、6、6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亿元) 6856.4 7434.6 8046.1 8708.3
营业收入增长率 9.3% 8.4% 8.2% 8.2%
归母净利润(亿元) 179.9 197.4 227.6 249.3
净利润增长率 11.0% 9.7% 15.3% 9.6%
EPS(元) 1.11 1.22 1.41 1.54
P/E 6 7 6 6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38

山东路桥(000498):主业优势强,积极实现产业升级

投资逻辑:
1)股东优势:山东高速集团和齐鲁交通的强强联合后,山东高速路桥资产实现了“大一统”的局 面,山东路桥作为子公司,拿单能力、毛利率、净利率都有望得到提升。2)Q3项目新中标环比大 幅提升。第三季度新中标项目金额128亿元,相比二季度新中标11.6亿元,环比大幅改善。3)积极 实现业务升级。向城市片区综合开发、轨道交通、水利港航、生态保护等领域开拓。随着公司不断 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大大提升。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1.65元、1.97元、2.34元,对应PE为 5、4、3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亿元) 575.2 663.9 793.7 948.5
营业收入增长率 67.0% 15.4% 19.5% 19.5%
归母净利润(亿元) 21.3 25.8 30.8 36.5
净利润增长率 59.5% 20.6% 19.5% 18.6%
EPS(元) 1.37 1.65 1.97 2.34
P/E 6 5 4 3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39

安徽建工(600502):有望持续充分受益绿色建筑景气度提升

投资逻辑:
1)受益基建投资快速反弹,公司订单有望维持高增。2)2022年安徽基建投资计划傲居全国第一,公司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安徽省基建相关上市公司中,安徽建工及其相关企业涉及十数个重点 项目,总计超百亿投资额,位列第一,发展潜力巨大。3)政策再度加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已 十分明确。公司在装配式业务领域形成了“生产基地+设计企业+施工团队+大型设备供应+检测科 研团队+建材供应”的业务协同模式,并积累了较为突出的人才团队、技术应用、协同管理、成本 管控等优势,有望持续充分受益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和需求释放。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0.70元、0.83元、0.97元,对应PE 8、6、5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订单转化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亿元) 713.40 793.73 933.63 1066.67
营业收入增长率 25.22% 11.26% 17.62% 14.25%
归母净利润(亿元) 10.96 11.95 14.29 16.74
净利润增长率 34.32% 9.08% 19.56% 17.11%
EPS(元) 0.64 0.70 0.83 0.97
P/E 8 8 6 5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40

上海建工(600170):业绩修复初显,看好全国化战略

投资逻辑:
1)看好疫情后补涨行情。上海地区受疫情影响,当地建设施工项目进度暂缓,一些优质标的股价也 因此受到波及。随着目前疫情防控效果良好、复产复工在即,我们认为一些具有良好基本面的滞涨 标的后期股价将迎来补涨行情。2)施工业务稳中求进,地产业务高增长。3)高分红+持股计划彰 显公司信心:公司一直为行业内发红比例最高,自2015年起始终处于于可比公司首位,并呈逐年上 升的趋势。21年度发红占归母净利润34.3 %,股息率4.4%。4)涉房企业股权融资放松,估值有提 振空间。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0.32元、0.49元、0.56元,对应PE 9、6、5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房地产政策变化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亿元) 2810.6 2904.7 3525.0 4283.1
营业收入增长率 21.5% 3.4% 21.4% 21.5%
归母净利润(亿元) 37.7 28.8 43.3 49.8
净利润增长率 12.5% -23.5% 50.1% 15.2%
EPS(元) 0.42 0.32 0.49 0.56
P/E 6 9 6 5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41

隧道股份(600820):Q3业绩向上修复,轨交业务迎机遇

投资逻辑:
1)营收稳步上升,提升全产业链运作能力。公司在保证主营业务以建筑施工为主的前提下,持续贯 彻“设计引领,投资带动”的经营战略,不断完善产业链,补齐运营业务短板,稳步推进融资租赁 业务。2)订单充足,抢抓施工进度,下半年业绩放量可期。3)2022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计划 安排正式项目173项,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涉及市域交通17项,对外交通15项,轨道交通11项。公司作为区域国企龙头,承担了上海95%以上的市管道路运维任务,其轨道交通业务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充分受益,迎来较快发展。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0.83元、0.98元、1.15元,对应PE 7、6、5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房地产政策变化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亿元) 622.3 655.6 737.2 832.5
营业收入增长率 15.2% 5.4% 12.4% 12.9%
归母净利润(亿元) 23.9 26.0 31.0 36.1
净利润增长率 5.5% 8.7% 19.0% 16.7%
EPS(元) 0.76 0.83 0.98 1.15
P/E 7 7 6 5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42

精工钢构(600496):EPC业务取得明显突破,有望拉动ROE

投资逻辑:
1)EPC业务第三季度有明显突破,Q3新签订单9.6亿元,同比+110%。随着EPC业务的不断放量,公司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均会有显著改善,进而拉动ROE提升。2)发展分布式光伏业务。2022年 度计划实现100MW销售规模,5年期间计划实现光伏系统500MW销售规模。分布式光伏业务,一 方面可以强化公司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增强主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扩大公司单项目规模、提高 项目利润率。3)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提升公司竞争力。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0.40元、0.46元、0.49元,对应PE 10、9、8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钢材价格上涨风险、光伏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15141.36 16726.23 19100.48 22000.93
营业收入增长率 31.85% 10.47% 14.19% 15.1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686.81 800.22 924.24 986.04
净利润增长率 5.97% 16.51% 15.50% 6.69%
EPS(元) 0.34 0.40 0.46 0.49
P/E 13 10 9 8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43

上海港湾(605598):技术型建筑公司,充分受益一带一路

投资逻辑:
1)截至三季度,公司累计新签订单9亿左右,新签金额持续快速增长,看好明年订单逐步落地,未 来成长值得期待;2)攻克软地基处理难题,业绩遍布全球。公司“高真空击密法”软地基加固新技 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克服的难点,而且具有节省造价30%、缩短工期50%、质量可控和施工 环保四大优势;3)海外基建景气度向上。今年海外疫情管控政策持续放开,基建需求将加速释放,行业需求景气有望向上。

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为0.84元、1.08元、1.23元,对应PE 36、28、25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境外经济环境变化风险、汇率变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指标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734.52 997.08 1445.30 1662.10
营业收入增长率 -7.27% 35.75% 44.95% 15.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61.34 145.72 187.09 212.60
净利润增长率 -43.41% 137.56% 28.39% 13.63%
EPS(元) 0.36 0.84 1.08 1.23
P/E 64 36 28 25

数据来源:Wind,西南证券 注:数据更新至 2022.12.9

股价表现

44

分析师:颜阳春
执业证号: S1250517090004
电话:021-58351883
邮箱:yyc@swsc.com.cn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西南证券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公司评级和行业 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 后6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即:以报告发布日后6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 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股市 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 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公司 评级买入: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20%以上
持有: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20%之间
中性: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10%之间
回避: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20%-10%之间
卖出: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20%以下
行业 评级强于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5%以上
跟随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5%5%之间
弱于大市: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5%以下
分析师承诺
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 逻辑基于分析师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分析师承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 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获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重要声明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公司与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报告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签约客户使用,若您并非本公司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 险,请取消接收、订阅或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信息。本公司也不会因接收人收到、阅读或关注自媒体推送本报告中的内容而视其为客户。本公司或 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 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 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 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 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及附录版权为西南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为“西南证券”,且不得对本报告及附录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本报告及附录的,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上海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东路166号中国保险大厦20楼

邮编:200120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A座8楼

邮编:100033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23号创建大厦4楼 邮编:518040
重庆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金沙门路32号西南证券总部大楼 邮编:400025

西南证券机构销售团队

区域 姓名 职务 座机 手机 邮箱
上海 蒋诗烽 总经理助理、销售总监 021-6841530918621310081jsf@swsc.com.cn
崔露文 高级销售经理 1564296031515642960315clw@swsc.com.cn
王昕宇 高级销售经理 1775101837617751018376wangxy@swsc.com.cn
薛世宇 销售经理 1850214642918502146429xsy@swsc.com.cn
汪艺 销售经理 1312792053613127920536wyyf@swsc.com.cn
岑宇婷 销售经理 1861624326818616243268cyryf@swsc.com.cn
陈阳阳 销售经理 1786311185817863111858cyyyf@swsc.com.cn
张玉梅 销售经理 1895715733018957157330zymyf@swsc.com.cn
李煜 销售经理 1880173251118801732511yfliyu@swsc.com.cn
北京 李杨 销售总监 1860113936218601139362yfly@swsc.com.cn
张岚 销售副总监 1860124180318601241803zhanglan@swsc.com.cn
杜小双 高级销售经理 1881092293518810922935dxsyf@swsc.com.cn
王一菲 销售经理 1804006035918040060359wyf@swsc.com.cn
王宇飞 销售经理 1850098186618500981866wangyuf@swsc.com
巢语欢 销售经理 1366708498913667084989cyh@swsc.com.cn
广深 郑龑 广深销售负责人 1882518974418825189744zhengyan@swsc.com.cn
杨新意 销售经理 1762860991917628609919yxy@swsc.com.cn
张文锋 销售经理 1364263978913642639789zwf@swsc.com.cn
陈韵然 销售经理 1820880135518208801355cyryf@swsc.com.cn
龚之涵 销售经理 1580800192615808001926gongzh@swsc.com.cn
丁凡 销售经理 1555998968115559989681dingfyf@swsc.com.cn
浏览量:1114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