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地产行业报告:弱现实、强预期之下,博弈短期还是拥抱未来
评级 :
行业:
东兴证券地产行业报告
弱现实、强预期之下,博弈短期还是拥抱未来
分析师 | 陈刚 电话:010-66554028 邮箱:chen_gang@dxzq.net.cn | 执业证书编号:S1480521080001 |
|
东兴证券研究所
东方财智兴盛之源 | 2022年4月12日 | 房地产行业研究 | p1 |
当前行业处在弱现实、强预期的状态。商品房销售下滑、疫情之下压力进一步凸显,更多城市限购限贷限售的 放松和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已经逐渐成为现实性的选择。在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冲击之下,供需两端都面 临极大的冲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将面临极大挑战,市场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已经是刻 不容缓。
从历史来看,地产板块走势与政策松绑相关性强,而政策面的松绑则与开发投资与房价的走势息息相关。降杠 杆政策的陆续出台,加速暴露了高杠杆房企的流动性问题。供需两端多重因素的叠加,进一步推动了需求的快 速下滑,销售的急剧下滑导致行业恶行循环的风险逐渐发酵,政策的关注点正从房企资金面的风险转移到需求 端的失速下滑带来的恶行循环风险。伴随着中央和部位的表态与各地放松政策的发布,市场对于政策加码的预 期逐渐明朗,地产板块开始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
短期而言,随着政策的陆续释放与支持预期的提升,这段时间行业政策氛围较为友好,市场对于民企违约风险 的降低会存在较大的博弈。但诸多风险较大的低信用民企,接下来依然面临着极大的流动性压力,可能难以支 撑到市场回暖的时候就会继续暴雷;而且频繁的负面消息与几乎丧失的拿地能力,也极大的损害了企业的市场 声誉与未来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长期而言,持有高信用的房企才是更为稳健的策略。在各企业频繁暴雷的 行业背景之下,在销售端,高信用房企更能获得购房者的信任;在供给端,高信用房企不断获得金融机构的融 资支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依然拥有公开市场拿地和并购获取项目的能力。市场声誉与经营实力为未来的发 展奠定了基石。
我们认为融资的优势将推动高信用房企在土地和并购市场获得优势,持续的拿地推盘能力与优质的信用背书也 有望在需求回暖之时抢占先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推荐万科 A,保利发展,金地集团。融资端的支持,也 在满足了头部的稳健央企地产企业后,逐渐向经营稳健的民企溢出,市场对经营稳健的民企也将逐渐恢复信心,建议持续跟踪经营稳健的民营房企龙头如龙湖集团、碧桂园。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盈利能力继续下滑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 行业现状:弱现实、强预期
1.1 商品房销售下滑、疫情之下雪上加霜
1.2 房企销售压力大、信用风险持续发酵
1.3 房企资金压力大、土地市场供需两弱
1.4 政策面持续改善,地产板块走势强劲 1.1 行业现状:商品房销售下滑、疫情之下雪上加霜 | |
疫情影响之下,销售进一步下滑。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恒大流动性风险的暴露,居民对于市场的观望情绪进一 步加强,行业销售持续下滑。从数据来看,45城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4.1~4.7)同比-56.0%,上月同比-41.7%;16城 二手房成交面积(4.1~4. 7)同比-32.9%,上月同比-30.3%。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1.2 行业现状:房企销售压力极大、信用风险持续发酵 | |
房企销售压力极大、信用风险持续发酵。随着居民购房需求的退坡,房企销售压力逐渐加大。特别是对低信用的民营 房企而言,销售的走弱进一步导致其流动性风险加剧。在负面消息发酵之下,居民担忧此类房企的交付能力,从而导 致此类房企销售难度进一步加大。而销售回款的不畅又反过来加速了房企流动性风险的暴露,形成了恶性循环。
2022年一季度部分房地产债券展期情况债券简称 发行人 | 本息展期时间 |
20恒大01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9阳集01 福建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21阳城01 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龙控01 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 18龙控02 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 21新力01 新力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20融创01 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2022/1/8 2022/1/17 2022/1/24 2022/3/19 2022/3/22 2022/3/28 2022/4/1 |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1.3 行业现状:房企资金压力大、土地市场供需两弱 | |
房企资金压力大、土地市场供需两弱。房企在销售面临压力的同时,基本面的走弱也导致金融机构对房企信用问题的 担忧进一步加剧,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房企在销售不畅,资金面紧张的局面下,投资意愿和能力都持续走弱,从而 导致了土地市场的持续下滑。 截至2022.4.10 | 境内地产债 中资离岸地产债 | 房地产信托 |
本年至今规模累计同比 | -50.5% | -72.4% | -77.4% |
本月至今规模累计同比 | -100.0% | -64.7% | -66.4% |
上月规模同比 | -41.4% | 9.4% | -84.7% |
截至2022.4.10 | 100大中城市 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 |
成交建面:本年累计同比(本周) | -45.3% | -45.8% | -43.6% | -46.1% |
成交土地溢价率(本周) | 0.0% | 0.0% | 0.0% | 0.0% |
成交土地总价:本年累计同比(本周) | -63.1% | -50.3% | -65.7% | -65.2% |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1.4 行业现状:政策面持续改善,地产板块走势强劲 | |
政策面持续改善,地产板块走势强劲。去年3季度开始,随着房地产行业压力的显现,政策开始纠偏,政府意识到急剧收紧的融 资给房企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于是针对房企融资段的支持政策开始发力。而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定调,房地产 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重要的一环,各地政府开始逐渐尝试松绑楼市,维护市场稳定。随着政策预期的改善,地产板块的走势也 持续走强。 指数(2022/04/08) | 本周涨幅 | 上周涨幅 | 近12周累计涨幅 |
房地产(申万) | 3795.9 | 1.64% | 10.82% | 7.78% |
万得全A | 5042.1 | -1.74% | 1.25% | -12.54% |
沪深300 | 4230.8 | -1.06% | 2.43% | -12.27% |
指数(2022/04/08) | 本周涨幅 | 上周涨幅 | 近12周累计涨幅 |
克而瑞内房股领先指数 | 3700.0 | 10.65% | 3.49% | 1.67% |
恒生指数 | 21872.0 | -0.76% | 2.97% | -10.30% |
近期部分楼市改善性政策2月 | 深圳 | 一批次集中供地,新房销售限价上调 |
东莞 | 取消新房销售限价 |
南宁 | 下调首付比例 |
3月 | 中央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
中央 |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后,六部委表态稳楼市 |
郑州 | 《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 |
哈尔滨 | 取消限售 |
福州 | 放松限购 |
4月 | 衢州 | 取消限购,放松限售,成为今年全国首个同时放松“两限”的城市。 |
秦皇岛 | 取消限购 |
广州 | 房贷利率降低 |
兰州 | 放松限购、降低商业贷款首付比例等 |
苏州 | 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4.6% |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 是什么造成了弱现实、强预期的现状
2.1 降杠杆政策暴露了高杠杆房企的流动性问题
2.2 需求端的失速下滑带来了恶行循环风险
2.3 调控态度转变,维稳政策频出,政策加码预期强烈 2.4 历史上看,地产板块走势与政策松绑相关性强
降杠杆政策的陆续出台,加速暴露了高杠杆房企的流动性问题。
“三条红线”政策推动行业主动降杠杆。2020年下半年,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房地产 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政府出台了“三条红线”政策,旨在降低行业杠杆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该政策的出台,极大的限制了地产企业加杠杆的能力,超过红线的企业开始面临主动去杠杆。
加强预售资金监管进一步冲击了房企的流动性。随着房企流动性危机发酵,各地出现了交楼困难 的情况。为了保障项目资金运转的安全性,同时减少因企业资金挪用而产生的烂尾风险,去年三 季度开始,各地大幅加强了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地方政府对高杠杆的低信用房企更加严格的执行 政策,进一步限制了房企的资金周转能力,加速了流动性风险的暴露。
恒大的负面效应推动了资金监管的进一步趋严。恒大的流动性风险暴露进一步加剧了政府和金融 机构对高杠杆房企的警惕性,金融机构对地产行业的信心进一步走低,高杠杆房企融资能力快速 下滑。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2.2 需求端的失速下滑带来了恶行循环风险 | |
|
我们认为几大因素的叠加造成了需求的快速 | 对销售情况的预期影响着房企的投资意愿,而销售 |
下滑: | 回款又是房企资金的重要来源,销售的急剧下滑导 |
• | 去年下半年房贷利率上升,按揭额度偏 | 致恶行循环的风险逐渐发酵。 |
紧,放贷周期拉长,销售逐渐走弱。 | | 房企的负面新闻与市场的量价齐跌不仅会影响金 |
• | 随着恒大交房风险的发酵以及更多房企 | 融机构的信心与行动力,也会强化购房者的观望 |
情绪。 |
流动性风险的暴露,信用危机频发动摇 |
了购房者对期房按时竣工交付的信心, | | 加杠杆能力受限与销售端量价齐跌的局面叠加, |
进而影响到销售 | 进一步冲击了房企的流动性,影响了房企的投资 |
• | 去年年底开始,低线城市房价下行压力 | 能力与意愿,土地市场急速下滑。 |
逐渐显现,房企降价促销,多地陆续发 | | 房企投资与开工能力的下滑对经济的发展、地方 |
布了“限跌令”,“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 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就业都造成较大的冲击。 |
导致观望情绪进一步加重。 | | 行业风险从最初个别企业的流动性风险逐渐发展 |
• | 去年的房地产税试点预期,也在一定程 | 为需求端的失速下滑带来的恶行循环风险,直接 |
度上抑制了居民购房意愿。 |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循环。 |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2.3 调控态度转变,维稳政策频出,政策加码预期强烈 | |
我们认为中央对地产调控的态度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政策基调从去年年底的纠偏逐渐转向支持。在当前政策基调与鼓励方向都较为明确的情况下,需求政策的支持有望更为精准与密集,金融机构 对供需两端的支持力度也有望进一步加强。
去年3季度开始,随着房地产行业压力的显现,政策开始纠偏。央行在10月15日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 据发布会上明确“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政策边际改善明显。随后,针对房企融资段的支持政策开始发力。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房地产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重要的一环,进一步确认了地产调控 基调的转变。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 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 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至此,中央对地产调控的态度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而且政策的关注点逐步从单纯的房企资金面的 风险转移到需求端的失速下滑带来的恶行循环风险。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伴随着中央和部位的表态与各地放松政策的发布,市场对于政策加码的预期逐渐明朗,地产板块开 始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后,六部委为市场注入信心 和政策的期待,各个地区的维稳措施开始陆续出台,地方政府松绑楼市的动作进一步加大,限购限 贷限售的放松与房贷利率的下调开始频繁出现。
从历史上看,地产板块走势与政策松绑相关性强,而政策面的松绑则与开发投资与房价的走势息息 相关。随着政策基调从去年年底的纠偏逐渐转向支持,板块开始走出显著超额收益。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3. 政策放松还有空间、但老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3.1 房地产行业调控历经三轮大的放松
3.2 分类调控下本轮上行周期显著拉长
3.3 回顾历史,行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振下板块超额收益显著
3.4 政策力度还有空间,但行业大势今非昔比
3.5 高杠杆+高周转模式走到尽头,未来属于稳健经营的优质房企
3.1 房地产行业调控历经三轮大的放松 | |
1980-1991 | 1992-1997 | 1998-2002 市场化改革序幕开启 2008-2009.5 金融危机与四万亿 关键词:金融危机、房价 下跌、四万亿、供需两端 刺激房地产 |
2016.3-2021 因城施策与分类调控 关键词:限购限贷、房住 不炒、租售并举、317新政、房地产去杠杆、因城施策、三线四档、房地产税试点 |
|
理论起步与城市试点 | 地产泡沫与制度推进 |
| 关键词:南巡、海南地产 泡沫、紧缩调控、预售制、公积金、金融风暴 |
|
2003-2004 | 2005-2007 |
经济增长与地产过热 | 经济过热与密集调控 |
关键词:投资过热、房价 上涨、121号文件、18号文 件、支柱产业 |
| 关键词:老国八条、国六 条、九部委十五条、差异 化房贷 |
|
2009.6-2013 | 2014-2016.2 |
控制房价与政策微调 | 经济新常态与去库存 |
关键词:国四条、国十条、限购、929新政、新国八条、降息降准、地方政策微调 |
| 关键词:分类调控、去库 存、取消限购、930新政、330新政、棚改货币化 |
|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东方财智兴盛之源 |
房地产行业研究 | p14 |
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三轮小周期,前两轮的持续时间都为三年左右。前两轮政府的刺激政策也都 是出现在房地产出现量价齐跌的周期底部。但15年以来由去库存开启的这一轮周期,上行周期为历史最长。
从房价连续上涨的月数来看,本轮小周期70大中城市房价从2015年4月到2021年8月已经连续环比上涨77个 月,也是三轮小周期中历时最长的。
无论是量还是价,自15年4月开始的本轮上行持续时间均是历史最长。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分类调控、因 城施策政策的实施,使得各线城市的周期出现了轮动,从而使得整个地产周期显著的拉长了。
政府目前政策目标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量价齐跌后还没有大规模政策放松。
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值:同比连续上涨(08-21) | 持续时间(月) | 70城住宅价格环比连续上涨(08-21) | 持续时间(月) |
2009.03-2011.12 | 34 | 2009.03-2011.09 | 31 |
2012.11-2013.12 | 14 | 2012.06-2014.04 | 23 |
2015.06-2018.12 | 43 | 2015.04-2021.08 | 77 |
2019.08-2019.12 | 4 | | |
2020.10-2021.10 | 12 | | |
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值:同比连续下跌(08-19) | 持续时间(月) | 70城住宅价格环比连续下跌(08-19) | 持续时间(月) |
2008.02-2009.02 | 12 | 2008.08-2019.02 | 7 |
2012.01-2012.10 | 10 | 2011.10-2012.05 | 8 |
2014.01-2015.05 | 17 | 2014.05-2015.03 | 11 |
2019.01-2019.07 | 7 | 2021.09-2022.2 | 6 |
2020.01-2020.09 | 9 | | |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3.3 回顾历史,行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振下板块超额收益显著 | |
黑色:打压、红色:刺激 | 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 |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 国四条 | 60 | 50 | 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 | 国十条 | 40 | 国六条 | 理的通知》 | 北京限购 | 30 | 九部委十五条 | 扩大商业房贷利率下浮幅度 | 国务院发布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的通 | 20 | 10 | 知 | 0 | 929新政 | -10 | 国务院发布促进房地产发展的通知 | -20 |
-30 2006/05 | 2006/06 | 2006/07 | 2006/08 | 2006/09 | 2006/10 | 2006/11 | 2006/12 | 2007/01 | 2007/02 | 2007/03 | 2007/04 | 2007/05 | 2007/06 | 2007/07 | 2007/08 | 2007/09 | 2007/10 | 2007/11 | 2007/12 | 2008/01 | 2008/02 | 2008/03 | 2008/04 | 2008/05 | 2008/06 | 2008/07 | 2008/08 | 2008/09 | 2008/10 | 2008/11 | 2008/12 | 2009/01 | 2009/02 | 2009/03 | 2009/04 | 2009/05 | 2009/06 | 2009/07 | 2009/08 | 2009/09 | 2009/10 | 2009/11 | 2009/12 | 2010/01 | 2010/02 | 2010/03 | 2010/04 | 2010/05 | 2010/06 | 2010/07 | 2010/08 | 2010/09 | 2010/10 | 2010/11 | 2010/12 |
|
黑色:打压、红色:刺激 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环比(%) 2.5 -0.5 0.5 -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回顾历史,行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振下板块超额收益显著 | |
60 50 40 30 20 10 0 -10-20 |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回顾历史,行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振下板块超额收益显著 | |
40 30 20 10 0 -10-20 |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回顾历史,行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振下板块超额收益显著 | |
120 |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畅通经济循 |
100 |
80 | 土地市场化改革 | 十四五规划继续强调房住不炒 | 两个维护 | 环 |
60 |
40 | 三道红线 |
20 |
0
-20
-40
-60
0.6
0.4
0.2
0
-0.2
-0.4
12 | 申万地产开发||市盈率PE(TTM) | 累计超额收益(相对于wind全A/右轴) | 50 |
10 | 0 |
-50 |
8 |
-100 |
6 |
-150 |
4 |
-200 |
2 | -250 |
0 |
-300 |
东方财智兴盛之源 |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
房地产行业研究 | p19 |
3.3 回顾历史,行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共振下板块超额收益显著 | |
回顾历史,在政策松动的早期,随着政策的陆续释放与支持预期的提升,政策博弈占据主导,板块 往往β收益显著。
随着行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抓住行业复苏时机,经营上更为拔尖的房企开始走出α 收益。
在楼市快速回暖的同时,加强调控的预期也进一步升温,板块超额收益开始显著回落。
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在行业走向颓势时,逆周期加杠杆拿地,在顺周期时往往有机会实现跨越式发 展。诸多较为激进的房企在15年开启的楼市去库存行情中,通过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实现了规模的 跨越式发展,但也为如今行业频发的暴雷埋下了伏笔。
因城施策的调控方法使得各能级城市周期出现不同步。由于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政策的实施,使得 各线城市的周期出现了轮动,从而使上一轮楼市上行周期显著的拉长了。本轮的楼市调控放松,也 具有因城施策的特点,政策基调不像过去的“四万亿”、“棚改货币化”一般大开大合,而是更加 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当前政策的放松依然以地方政府层面为主,且热点城市的松动还不明显,政策力度还有较大空间。从2021年底,中央对地产调控的态度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政策基调从去年年底的纠偏逐渐转向支 持。从需求测来看,在限购限贷限售的放松和房贷利率的下调方面,还有较大的松动空间。从供给 侧来看,预售资金监管政策还有待优化;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也有待进一步满足;涉险房企的风险 处置也需要加快落实;针对土地市场的不景气,也可以适度放松限价或者主动释放优质地块,给房 企留足合理的利润空间。短期而言,基本面依然在持续恶化,政策在供需两侧都还有较大的松动空 间,基于政策的短期博弈依然会是当前市场的热点。
虽然政策空间较大,但行业情况已经不同过往,市场复苏或许有待时日。本轮需求的下滑程度与民 营房企普遍面临的信用危机,在历史上都是首次,市场信心的修复时间可能较以往更长。
楼市的极度分化造成了类似过往的大规模刺激政策更加难以出台,金融政策配合因城施策的放松可 能会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低能级城市高库存,楼市下行压力大;高能级城市低库存,楼市韧性 强,楼市的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楼市基本面的分化会较大制约全国性刺激政策的出台,政策的放 松节奏与方式可能与过往有较大的区别。
长远看,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结束,消费属性和民生属性将进一步加强。从中长期需求来 看,高速工业化、高速城镇化这两个市场重要推动力行近尾声,住房面积紧缺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 本性的转变,叠加适龄购房人口的下滑,购房需求中枢在中长期的下滑已经基本成为共识。
3.5 高杠杆+高周转模式走到尽头,未来属于稳健经营的优质房企 | |
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自15年的去库存以来,高杠杆+高周转模式造就了一批跨越式 发展的房企,该模式逐渐成为民营房企的主流发展模式。在土地价格大幅上涨,新房销售限价的情 况下,拿地利润率走低,房企通过加杠杆,高周转,促回款的方式提升项目的IRR。
随着楼市高增长阶段的结束和旨在化解风险的降杠杆政策的出台,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已经难以为 继。随着“三条红线”和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出台,房企的融资能力、回款能力和项目间的资金周 转能力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伴随着行业基本面的下行,房企的流动性风险开始逐渐暴露。中央已 经明确了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方针,提出要像新的发展模式转型。通过高杠杆+高周 转的老模式,在逆周期赌政策,实现弯道超车已经不再可能。
行业目前处在前所未有的变局之中,未来属于稳健经营的优质房企。房企的发展将不再是倚靠将老 模式做到极致,而是更加考验对客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对产出过程的掌控能力和对经营行为的精细 化管理能力。稳健经营的优质房企,拥有良好的品牌和信用,广泛而优秀合作伙伴,在当前市场出 清的过程中,有足够多合适的投资机会可供选择,未来有望实现开发业务的稳定发展。
数据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4. 投资建议:博弈短期不如拥抱未来
疫情反复之下,销售压力进一步凸显。更多城市限购限贷限售的放松和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已 经逐渐成为现实性的选择。在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冲击之下,供需两端都面临极大的冲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将面临极大挑战,市场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已经是刻不 容缓。
短期而言,随着政策的陆续释放与支持预期的提升,这段时间行业政策氛围较为友好,市场对于 民企违约风险的降低会存在较大的博弈。但诸多风险较大的低信用民企,接下来依然面临着极大 的流动性压力,可能难以支撑到市场回暖的时候就会继续暴雷;而且频繁的负面消息与几乎丧失 的拿地能力,也极大的损害了企业的市场声誉与未来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长期而言,持有高 信用的房企才是更为稳健的策略。在各企业频繁暴雷的行业背景之下,在销售端,高信用房企更 能获得购房者的信任;在供给端,高信用房企不断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 下依然拥有公开市场拿地和并购获取项目的能力。市场声誉与经营实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我们认为融资的优势将推动高信用房企在土地和并购市场获得优势,持续的拿地推盘能力与优质 的信用背书也有望在需求回暖之时抢占先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推荐万科 A,保利发展,金 地集团。融资端的支持,也在满足了头部的稳健央企地产企业后,逐渐向经营稳健的民企溢出,市场对经营稳健的民企也将逐渐恢复信心,建议持续跟踪经营稳健的民营房企龙头如龙湖集团、碧桂园。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盈利能力继续下滑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浏览量: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