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增持)银行:22Q1综述:未来哪些银行业绩可持续高增长?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银行:22Q1综述:未来哪些银行业绩可持续高增长?
评级 :增持
行业: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2 年 05 月 03 日
银行
22Q1 综述:未来哪些银行业绩可持续高增长?
一、Q1 行业业绩概览:业绩增速恢复常态,资产质量指标仍在稳步改善。1、业绩增速恢复常态:Q1 上市银行整体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增速分 别为 5.6%、3.6%、8.6%,环比 21A 增速分别下降 2.3pc、1.9pc、4.0pc。整体来看,规模高增长驱动营收增长,拨备少提释放利润。 1)营收端,A、“宽信用”下,银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规模提升,支撑利息净收入增
增持(维持) |
行业走势
速 5.2%,环比 21A 增速略升 0.5pc(主要是大行规模增长且息差相对稳定, | 16% | 银行 | 沪深300 | |
增速回升,而其他三类中小银行增速均下行)。B、资本市场波动剧烈,财 | ||||
富管理业务有一定压力;消费较弱,银行卡业务也较为疲软,Q1 上市银行 | 0% | 2021-08 | 2021-12 | 2022-0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为 3.5%,环比 21A 增速下降 4.7pc。C、其他非息 | ||||
-16% | ||||
收入增速 11.2%(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净收益),环比下行 | ||||
20.3pc。或主因 Q1 市场利率触底回升(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 2.68% | ||||
-32% | ||||
的阶段性低点回升至 2.8%以上)。2)利润端:Q1 上市银行计提拨备 3958 | ||||
2021-05 | ||||
亿元,同比减少 1%(主要是国有大行仍在加大计提,三类中小行仍在减少 |
计提释放利润),而去年全年少提 3.73%,基数效应消失后,利润增速回
归常态。
2、资产质量:各项指标仍处于改善通道。1)不良、关注率稳步下降:3 月
作者
末为 1.33%,较上年末继续下降 2bps;32 家披露关注类贷款的银行中,仅 分析师马婷婷
有 7 家上升,与部分房地产客户风险上升、疫情对零售业务影响等因素有关,其余仍在稳步改善。2)拨备继续夯实。拨备覆盖率(241%)较上年末继续 上升 3pc,拨贷比(3.19%)基本持平。17 年以来,银行业累计核销不良贷 款约 5.1 万亿(社融口径),接近当前贷款规模的 2.7%,累计处臵不良资 产 12 万亿,存量包袱不断出清,不良认定非常严格(不良/逾期已经超过 100%),当前银行报表的资产质量更加“干净、扎实”。对于优质上市银
行来说,其出清节奏更早,新增风险相对有限,有能力通过核销处臵化解,
这也是当前部分领域风险暴露,但优质银行业绩增速仍保持相对稳健的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40001
邮箱:matingting@gszq.com
分析师蒋江松媛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90001
邮箱:jiangjiangsongyuan@gszq.com
相关研究
1、《银行:本周聚焦—22Q1 金融板块持仓:银行增持
因。幅度市场最高,非银减配》2022-04-24
二、一季报行业经营关注点:
1、规模: Q1 规模增速回升,贷款以对公支撑为主,零售相对较弱。“稳 增长”发力叠加开门红蓄力,银行一季度规模高增长。一季度末,42 家上 市银行总资产规模 237.56 万亿(占行业总体比例大约在 85%左右),较上 年末增长 4.8%,同比增速回升至 8.7%,成为 Q1 银行业绩的最重要支撑。贷款方面,规模较上年末增长 4.74%,基本和总资产增速持平,其中,国 有大行和城商行增速分别为 5.27%和 5.33%。而股份行和农商行增速仅为 3.28%和 4.01%。其中城、农商行非常分化,长三角区域银行、成都银行 增速可达到 7%左右甚至更高的水平。结构上,33 家披露细节数据的上市银 行整体来看,一季度新增信贷中,仅有 15%投向了零售贷款,与行业趋势 基本一致。Q1 一般为零售淡季,但今年仍弱于历史同期,近 5 年,除了 2020 年 Q1 疫情影响零售新增占比下降至 16.5%,剩余年份基本在 30%以上。其中,7 家银行零售贷款净减少,主要与房地产市场疲软按揭需求不足、宏
观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居民消费较弱等因素有关,预计下半年将有所恢
复。对公方面,新增投放主要以基建、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
领域为主。
存款方面,3 月末,上市银行存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 7%,其中,国有大行 和城商行增速为 7.57%和 8.33%,表现较好,而股份行和农商行增速仅为 4.77%和 6.33%。
2、净息差:Q1 仍有下行,主要是资产端拖累。披露息差的 22 家上市银行 中,14 家银行净息差仍较 21A 有所下降,1 家持平,这与我们根据期初期
2、《银行:本周聚焦—银行角度,如何理解降准、鼓励 存款“降息”、降拨备?》2022-04-17
3、《银行:本周聚焦—易主席最新讲话透露哪些要点?》2022-04-10
末口径测算的数据趋势基本一致,预计息差下行主要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拖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累,影响因素包括:LPR 下调、贷款仍在重定价、高收益的零售贷款需求疲
软、信贷需求整体较弱的情况下低收益的短贷和票据占比较多等等。息差提
升的银行(建行、招行、平安、宁波、常熟、江阴、紫金)主要通过资负结 构优化使得贷款利率企稳、有效把控负债成本、ABS 转回一次性因素等驱动。展望 22 年,净息差虽有下行压力,但仍有积极因素,比如降准、存款自律 定价机制改革、监管鼓励部分中小行存款利率浮动加点上限下调 10bps 左右
等,预计下降幅度相对有限。
3、资产质量:地产不良仍在提升;疫情影响下,信用卡等领域出现波动。1)房地产: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行业风险逐步暴露,到 22Q1,房地产行
业的不良率仍在提升。以披露数据最全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为例,表内对 公房地产不良率分别为 2.57%和 0.45%,较上年末提升 1.18pc 和 0.23pc。从规模上看,已经在积极控制相关敞口。3 月末,2 家银行对公全口径规模(实有及或有信贷、债券投资、非标投资等)分别为 5175 亿元和 3455 亿 元,规模较上年末仅上涨 1%左右,占总资产比例分别 5.5%和 6.75%,较
上年末均有下降。而两家银行均在缩减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规模(理财资
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主动管理的代销信托、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分别下降至 3784 亿元和 1199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也降至 4.02%和 2.34%。
据招行业绩会判断,预计行业风险仍逐步暴露,大概率今年年内见顶,但考 虑到其 3 月末房地产拨贷比已经提升至 10%以上,较上年末提升 2pc,是全 行拨贷比的 2 倍以上。拨备池(信贷+非信贷)总体超过 3000 亿,拨备覆 盖率超过 460%,公司具有非常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2)零售(信用卡等):今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个体经营及居民就业和
收入均造成较大影响,零售、尤其是信用卡风险阶段性上升。以披露数据最 全的招商银行为例,一季度信用卡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 7bps 至 1.72%,除 疫情影响外,还有逾期认定时点调整、执行逾期 60 天以上贷款下调不良等 政策影响。但参考 2020 年,预计疫情影响仅为短期冲击,20Q1 招商银行 信用卡不良率曾提升到 1.89%的阶段性高点,随后逐步回落。目前,招行入
催指标、下迁率、滚动率等都较为稳定。这两年,不仅是招行,其他银行也
在努力调整信用卡业务发展思路,比如完善消费场景、加大培育优质客群(如
客户质量上浮至年轻化、高收入群体)、以及加大汽车分期等订单类产品的
投放等。疫情影响固然存在,后续可能带来不良生成的进一步提升,但考虑 到信用卡客群和业务结构、风控模型等已经进一步优化,预计 2022 年信用 卡受到的影响将好于 2020 年。
4、财富管理:资本市场波动对基金代销等业务有一定影响,但存款和理财 形成较好支撑,多元化结构带来一定韧性。一季度,共有 7 家披露 AUM 数 据的银行实现稳步增长。其中,招商银行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AUM 继续 稳步增长 5.39%至 11.34 万亿元;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增速最高,较上年末 增长 7.94%和 7.68%,体量也相对较小,仅为 5000-6000 亿左右。结构上,
大部分银行增量贡献以存款贡献为主,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存款规 模增量占 AUM 增量的 80%以上。杭州银行理财增量对 AUM 增量贡献超过
存款,理财发展较好;中信银行理财和存款规模增量贡献差不多,均处于较
好水平。而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大部分银行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相
比上年末净减少,成为拖累项,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 低(160 亿和 472 亿),在财富管理业务推进下,基金保有量实现提升,好 于同业。值得注意地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存款+理财增量占 AUM 增 量比例仅为 32.2%和 43.5%,而基金保有规模净减少,预计其他增量贡献
包括代销的他行理财、代销保险、三方存管的股票市值等,多元化结构使得 两家 AUM 仍有较强韧性,AUM 规模增长均在 5%以上。
三、未来哪些银行业绩可持续高增长?
国有大行—邮储银行:22Q1 营收、PPOP、利润分别增长 10.1%、10.5%、17.8%,远超市场预期,展望 2022 年,仍有望持续改善。1、内部管理:激励机制更加市场化、持续推进系统集约化改革。21 年从总 行到分行建立绩效与激励挂钩的考核机制、优化“管理+专业”双通道,为 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搭建总分两级运营中心体系。22 年将加快
推动零售信贷集中审批和集中贷后管理,以及柜面、反洗钱、财务集中运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将作业、管理集中到后台。持续推进干部人才公开选拔、任期制和契约化管
理,健全市场化选聘机制。随着集约化改革不断推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经
营效率。
2、业绩层面:A、资产业务:贷款占比仍有提升空间。当前贷款占比提升 至接近 50%,存贷比稳步提升至 57.1%,相比国有大行仍有较大的提升空 间,结构优化将有助息差保持相对稳定;B、中收仍有发展空间:零售高端 客户持续较快增长(一季度,VIP 客户(AUM>10 万)增长 6%达到近 4500 万户,财富客户(AUM>50 万)高增 9%至 388 万户),有助于财富管理业 务推进;对公客户拓展(3 月末,对公总客户突破 120 万户,较年初增长 5%;目标客群主要是融资额在 10-100 亿之间的中大型客户)有助于投行、交易银行等收入增长。过去 3 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年均增速高达 24%,占营收比重也稳步提升至 10.7%,但较国有大行平均仍有 6pc 差距,
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3、代理费有望下调,降低成本:考虑到21A四大行整体净利差已低于 1.87%,达到了调整储蓄代理费率的条件,可在 6 个月内,启动下修流程。若未来能
够下调费率,或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成本,增厚收益。
城商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
4 家银行营收、利润增速均超过 15%和 20%,同业领先。
1、宁波银行:收入增速有望提升。1)贷款保持高增长:Q1 贷款增长 7.8%,同比增速超过 26%,保守假设全年信贷新增量和去年持平,全年贷款增速 仍在 20%以上。2)Q1 存贷款投放节奏的差异带来短期“扰动”,未来有 望持续释放收益:22Q1 贷款已同比多增 200 亿的基础上,存款开门红创历 史新高(+23%),其富余存款作为“现金及存放央行”科目,较年初增加 了 800 亿,报表来看,综合收益率只有 1.36%,低于其资金成本(2.13%),相当于“暂时亏损”。随着后续资产稳步投放(生息资产收益率 4.59%),收益将逐步体现,粗略测算全部投放后,营收增速可以提升至 20.3%。3)基金代销基数效应逐步减退:宁波银行代销基金主要以权益类基金(股票+ 混合类)为主,根据 Wind 数据统计,21Q1 全市场权益类基金发行 9300 亿,而 Q2-Q4 分别为 3500/5000/2900 亿元。今年 Q1 资本市场波动剧烈、权益类基金发行预冷,叠加去年 Q1 高基数,拖累财富管理收入表现,未来 随着基数消退,财富管理业务类业务收入增速将有所好转。4)新的业绩增
长点:过去几年公司基本实现了浙江省内经营区域全覆盖,省外经营网点 的下沉,22 年将继续探索多元利润中心建设,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包括 去年收购的消费金融子公司,可全国展业;以及 4 月,董事会宣布设立总
行零售公司大数据经营部。预计未来将在消费金融、零售公司等业务上形
成一定增量。
2、成都银行、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3 家银行有望持续受益于基建高增长。1)规模高增长有望持续:三家银行基建类贷款1占比均在 35%左右及以上 水平(成都银行超过 43%),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速同比增速分别为 33%、18%和 21%。其中,成都银行受益于成渝经济圈发展带来的旺盛需求,21 年贷款增速超过 37%,保守假设今年信贷增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增 速仍将超过 27%,远高于同业。南京银行受益于较强的区域经济动能(根 据江苏省规划,Q1 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2180 个,比上年增加 714 个,年度 计划投资 5720 亿元,比上年增加 1343 亿元)及其网点扩张战略,Q1 存贷 款增长均超过 10%,而 2021 年新设的 15 家支行 Q1 新增贷款和存款分别 占全行新增贷款和存款的 1/4 和 11.5%,公司预计 22 年仍将开设 47 家支 行,有望进一步支撑存贷款增长。2)净息差:各家银行节奏不同,基数原 因可能对利息净收入的增速趋势产生波动,比如披露数据的南京银行 21Q1 净息差为阶段性高点(1.98%),随后逐季下降。今年 Q1 净息差(1.85%)同比下行幅度为 13bps,拖累净利息收入表现,预计后续同比下降幅度降有 所收窄。3)战略转型持续推进,带来客户稳步增长,中长期看,有望带来 后续业绩增长:南京银行持续推进“大零售+交易银行”战略,2021 年末,
1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四类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零售客户数突破 2362 万户,同比增长 9.32%,其中,私钻客户增幅 13.31%(AUM>300 万)。3 月末,企业手机银行“鑫 e 伴”完成签约客户 5.42 万户,较年初新增 6154 户。短期来看,大零售和交易银行战略并不是公司主要的
业绩贡献点,但随着客户的稳步拓展,有望对存款、中收(财富管理、现金
管理)等带来更大的综合贡献。
农商行—常熟银行:有望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1)规模上,一季度个 人经营性贷款增长 17.8 亿。其“微贷”的商业模式,较为依赖客户经理线
下展业拓客,短期或受到疫情的影响,投放节奏放缓,但预计随着疫情的逐 步控制,公司全年目标仍可维持,微贷增速将达到 28.5%。2)净息差:Q1 净息差 3.09%,同比大幅提升 12bps(21Q1 息差为 2.97%,阶段性低点,
随后逐季提升),基数红利逐步减弱,但规模高增仍可驱动其业绩保持较高 水平(若后续净息差持平,在规模增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2 年全年利息 净收入增速仍可保持 18%)。3)不断拓展综合化经营,带来增量贡献:21 年试点 4 个普惠金融试验区,除了贷款之外,也开展存款、理财等综合金融 服务,提升客户粘性。预计到 23 年底,普惠金融试验区将拓展至 20 个。
股份行—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未来随着地产政策逐步放松,以及疫情
逐步控制,稳增长、稳就业政策见效后,消费企稳有望带动零售业务恢复,
进而带动业绩改善。
综合来看,上述银行营收端有望持续优异,而利润端,上述银行资产质量优 于同业,不良率基本上处于 1%以下的水平,拨备覆盖率在 400%以上的 水平,预计利润增速也将保持同业领先的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低估值+低仓位,稳增长持续发力下,看好银行板块的投资机会。1)估值现状已反映悲观预期: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仅为 0.58 倍 PB,基本处 于历史最低水平,估值已经充分反映市场对于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具有较
强的安全边际。
2、基金持仓水平较低,稳增长不断落地,支撑经济企稳改善预期下,仍有 修复空间。Q1 银行板块基金持仓比例为 4.02%,环比上升 1.09pc,各行业 最高,但这只是一个起点。静态来看,4%的仓位仅处于近 10 年 1/3 的分位
数水平。动态来看,随着宽信用发力,经济企稳或预期改善下,银行股仓位 伴随估值修复将持续提升。比如 17 年底、19 年底以及 21 年初均达到 5%-6% 以上的水平。当前,4.29 政治局会议继续定调稳增长,包括基建发力、地
产放松、中小企业纾困等,均有利于支撑后续实体经济改善,考虑到极低估 值+较低的仓位水平,银行板块仍有较大的修复空间。
个股建议关注:1)自身基本面优异或受益于稳增长发力,业绩较好的弹性 中小行:宁波、成都、南京、杭州、常熟银行;2)低估值、稳健增长、具 有较强安全边际的大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3)受益于地产政策放松、
疫情稳定后消费复苏的后周期品种:平安银行、招商银行。
风险提示:房地产企业风险集中暴露;疫情反复超预期,进一步带动宏观经
济下行。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附:个股业绩分化,Q1 优质银行依然强劲。
分类别来看,营收端,城商行最强,增速为 6.2%,其次是国有大行和农商行(6.2%和 6.0%),而股份行仅为 3.6%,均较 21A 增速有所下滑。利润端,农商行增速为 17.9%,增速最高,较 21A 增速提升 2.2pc,其余三类增速均有下滑,城商行、股份行和国有行 增速为 14.4%、9.4%和 7.3%。
个股表现:优质个股经营稳健,业绩同业领先。
1、国有大行:邮储银行。22Q1 营收、PPOP、利润分别增长 10.1%、10.5%、17.8%,基本较 21A 持平,远高于同业。1)营收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高增 39.59%,较 21A 增速继续提升 6.2pc,对营收形成较好支撑,主要是财富管理体系升级加速,代理 保险、理财、信用卡、投行、交易银行、托管等收入均较快增长。2)资产质量持续优异,不良率 0.82%、逾期率 0.93%、拨备覆盖率 414%均好于同业。3)金融科技+集约化改 革成效凸显,全行经营效率得到提升,成本收入比(51.79%)同比下降 0.14pc。考虑 到 21A 四大行整体净利差已低于 1.87%,达到调整储蓄代理费率的条件,可在 6 个月内
启动下修流程。未来若下调费率,或有利于减轻成本,增厚收益。
2、股份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1)两家银行营收增速分别为 8.5%和 10.6%,利润 增速分别为 12.5%和 26.8%,位于股份行前列。经营方面,两家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 10%和 7.3%,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净息差均逆势回升至 2.51%和 2.8%。其中,两家 银行贷款利率均有所回升(招行贷款利率单季度回升 4bps,主要是 Q4 做了近 400 亿高 收益信用卡的 ABS 转出,拉低了当季贷款利率;而平安银行 Q1 单季度贷款利率环比提 升 14bps,主要是高收益的新一贷+汽融贷款、以及信用卡分期比例提升驱动零售利率大 幅回升);而负债端,存款利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略有提升,但抓住了市场机会降低同
业或发债利率,负债端成本成本保持相对稳定或下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受财 富管理业务拖累,增速分别为 5.5%和 4.8%,有所下滑。2)资产质量仍保持同业领先。招行继续加大房地产风险暴露,数据有一定波动,但 0.94%的不良率以及 0.96%的关注 率,拨备覆盖率 463%,仍保持上市银行第一梯队。平安银行一季度资产质量也保持相 对稳定,不良率 1.02%,关注率 1.41%,拨备覆盖率 289%,基本持平,同业领先。
3、城商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4 家银行营收、利润增速均超 过 15%和 20%,同业领先。1)规模高增长:受益于发达的区域经济,4 家银行一季度 贷款、存款增长均在 7%以上。其中,宁波银行 Q1 单季度存款增加 2458 亿(+23.3%,单季增幅为 2016 年以来最高),在存款竞争愈发激烈(招投标化趋势、社保资金集中上 收等)的情况下,存款高增长;贷款在不依赖基建的情况下,增速接近 8%;综合来看,其核心客户基础较强。南京银行存贷款一季度分别增长 13.15%和 10.53%,增速均在 10%以上,除了较强的区域经济外,主要受益于其网点扩张战略,2021 年新设的 15 家 支行 Q1 新增贷款和存款分别占全行新增贷款和存款的 1/4 和 11.5%。2)净息差:宁 波银行逆势提升 3bps 至 2.24%,预计与存款占比提升,负债端成本把控较好有关。3)资产质量:4 家银行不良率均在 1%以下(分别为 0.77%、0.9%、0.82%和 0.91%),而拨备覆盖率均在 400%左右甚至更高水平(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高达 525%和 580%),
为未来业绩高增长奠定基础。
4、农商行:常熟银行。1)盈利方面:22Q1 营收、利润同比增长 19.3%、23.4%,较 21A 分别提升 3pc、2pc。净息差 3.09%,相比 21A 提升了 3bps,同比 21Q1(2.97%)大幅提升12bps,叠加资产保持17%的同比增速,支撑利息净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24%)。2)微贷业务:虽然 3 月受到疫情影响,但 Q1 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长 17.8 亿。个人贷款 客户数(38.2 万户)稳步增长,其中经营贷客户数(19.9 万户)增长 4.8%,户均贷款 规模 33.6 万,较 2021 年末的 34.2 万有所下降,继续做小、做散、做下沉。3)资产质 量: 3 月末不良率(0.81%)基本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0.94%),较年初略升 5bps,主要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逐步控制,预计资产质量仍将保持稳定(参考 2020 年 Q1 虽
然不良率、逾期率等都有提升,但全年来看仍实现了各项资产质量指标的改善)。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图表 1:一季报上市银行基本业绩情况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图表 2:一季报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情况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图表 3:一季报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非息净收入、拨备计提情况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备注:张家港行 20A、瑞丰银行 22Q1 和 21A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负值,相关同比增速未列示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图表 4:上市银行营收及细项增速走势(累计增速)
营业收入 | 利息净收入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其他非息净收入 |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 2019-12 | 2020-03 | 2020-06 | 2020-09 | 2020-12 | 2021-03 | 2021-06 | 2021-09 | 2021-12 | 2022-03 |
-10%
-15%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 5: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已经回升
16% 14% 12% 10% 8% 6% 4% 2% 0% | 银行总资产增速 社融 |
2018/12 2019/3 2019/6 2019/9 2019/12 2020/3 2020/6 2020/9 2020/12 2021/3 2021/6 2021/9 2021/12 2022/3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图表 6:一季报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非息净收入、拨备计提情况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图表 7:一季报末相关银行房地产情况梳理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 8:一季报 AUM 情况及对应结构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究所
备注: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为零售理财规模,其余为理财整体规模(包括对公);招行其他增量部分贡献预计主要为代销的他行理财、以及三方存管的 股票市值。
P.1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2022 年 05 月 03 日 |
免责声明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 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 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 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 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 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 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 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 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版权归“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 布、复制。任何机构或个人如引用、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国盛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 或修改。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 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我们所得报酬的 任何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投资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 评级 | 说明 | |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 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 A 股市 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 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 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 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 股票评级 | 买入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5%以上 |
增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15%之间 | ||
持有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 ||
减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5%以上 | ||
行业评级 | 增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 |
中性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 间 | ||
减持 |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
国盛证券研究所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26 号楼 3 层 邮编:100032 传真:010-57671718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南昌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 1115 号北京银行大厦 邮编:330038 传真:0791-86281485 | 上海 地址:上海市浦明路 868 号保利 One56 1 号楼 10 层 邮编:200120 电话:021-38124100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 100 号鼎和大厦 24 楼 邮编:518033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
邮箱:gsresearch@gszq.com
P.1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浏览量: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