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银行行业点评报告:疫情冲击信贷需求和投放结构,社融增速回落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疫情冲击信贷需求和投放结构,社融增速回落
评级 :增持
行业:
证券研究报告发送给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请勿转发。 p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2022 年 05 月 13 日 |
疫情冲击信贷需求和投放结构,社融增速回落
银行 |
央行公布 4 月金融和社融数据:4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6454 亿元,
同比少增 8231 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 909 亿元,同比多增 8161 亿元;M2 增速 10.5%,同环比分别提高 2.4pct 和 0.8pct;M1 增
速 5.1%,环比增加 0.4pct,同比降低 1.1pct。4 月新增社融 9102 亿元,同比少增 9468 亿元,月末余额增速 10.2%。
分析与判断:
► 4 月信贷受疫情冲击明显回落,票据冲量仍突出
4 月信贷投放如期回落,新增人民币贷款仅 6454 亿元,为 2018 年以来单月新低,同比少增 8231 亿元,规模仅为上年同期的 44%,结构上延续对公票据冲量、各分部全线走弱的格局: 1)居民贷款:4 月增量转负,整体减少 2170 亿元,同比少增 7453 亿元是信贷主要拖累。细分口径上由此前按期限划分,改为 按 住 房 、 非 住 房 类 消 费 、 经 营 贷 三 类 披 露 , 分 别 负 增 605/1044/521 亿元,同比少增 4022/1861/1569 亿元。
2)企业贷款:继 3 月冲量后 4 月仅新增 5784 亿元,同比少增 1768 亿元弱于季节性。其中,中长贷新增 2652 亿元,同比缺口 近 4000 亿元;企业短贷季节性少增 1948 亿元,略高于上年同期 200 亿元,主要是票据冲量,同比多增 2400 亿元。
量和结构均弱,银行合意信贷需求不足制约有效投放,在疫情冲 击加深、防控趋严的大背景下,4 月 PMI 再度探底,企业生产受 阻,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走弱,也有一季度信贷冲量对储备的透 支影响。而票据市场也有所反应,4 月票据交易额、票据承兑比 均创新高,月末部分票据利率大幅下行,继 2 月后再次“趋 零”,与存单倒挂超 100BP,5 月以来小幅回升后继续走低。展望 后续,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地产处于下行周期,企业复工复产 和融资需求修复仍需时间,而监管近期多次强调“稳增长”,更 多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刺激需求。
► 贷款拖累社融增速回落,债融和非标相对平稳
4 月新增社融 9102 亿元,也是疫情后首次降至万亿以下水平,同 比少增 9468 亿元,月末余额增速震荡下行 0.4pct 至 10.2%,主 要是贷款拖累:1)4 月专项债发行有所回落,但整体政府债净增 3912 亿元,同比小幅多增 173 亿元;企业债融基本持平上年同 期,微降 140 亿元。2)表外非标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 贴现承兑汇票)总体继续压降 3174 亿元,但低基数下委贷和信 托贷款带动同比少减 520 亿元,非标融资收缩力度继续减缓,未 贴现票据缺口走阔主要是贴现需求较高。3)投向实体的人民币 贷款仅 3600 亿元,同比少增超 9200 亿元。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 ||||||||||||||||||||||||||||
行业评级:推荐 134682 | ||||||||||||||||||||||||||||
| ||||||||||||||||||||||||||||
邮箱:liuzp1@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20001 分析师:李晴阳 邮箱:liqy2@hx168.com.cn SAC NO:S1120520070001 |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发送给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请勿转发。 p2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
► M2 增速上行但活化程度不高,财政支出明显加强 4 月 M2 增速 10.5%,同环比分别提高 2.4pct/0.8pct,全面+定向 降准 25BP 落地促进货币派生;M1 增速 5.1%,环比增加 0.4pct,同比降低 1.1pct;M1-M2 剪刀差延续负向小幅走阔至-5.4%,反 映资金活化程度仍不高。
4 月存款总量新增 909 亿元,低基数下同比多增超 8000 亿元,主 要是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加强下,财政存款同比少增超 5300 亿 元,并且 4 月开始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促使财政存款转化为企 业存款,整体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均同比少减。
投资建议:
4 月信贷量和结构均较弱,疫情多发下经济动能受损,企业和居 民融资需求均承压。而监管稳增长目标明确,央行答记者问中提 出“稳信贷总量、降融资成本、强化重点薄弱环节支持”三方面 举措纾困实体,包括金融机构“减少收费,向实体经济合理让 利”;同时也强调,通过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以降银行负 债成本带动降融资成本。更多稳增长政策有待出台。
行业层面,整体估值反映市场悲观预期,但伴随复工复产预期的 提升,整体信贷需求的恢复下行业的经营层面也将迎来好转。我 们维持板块“推荐”评级,个股层面继续推荐:招商,平安,兴 业,成都,杭州,宁波,常熟银行等。
风险提示
1、经济修复幅度和节奏不及预期;
2、个别银行的重大经营风险等。
证券研究报告发送给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请勿转发。 p2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19626187/21/2019028 16:59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 |
分析师与研究助理简介 |
刘志平:华西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覆盖银行、金 融行业。从业经验十多年,行业研究深入,曾任职于平安证券研究所、国金证券研究所、浙商证 券研究所。
李晴阳:华西证券银行分析师,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硕士,两年银行行业研究经验,对监管政策和 行业基本面有深入研究,曾任职于平安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承诺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 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评级说明
公司评级标准 | 投资 评级 说明 |
买入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股价相对强于上证指数达到或超过 15%
以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 | 增持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股价相对强于上证指数在 5%—15%之间 |
月内公司股价相对上证 | 中性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股价相对上证指数在-5%—5%之间 |
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 | 减持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股价相对弱于上证指数 5%—15%之间 |
卖出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股价相对弱于上证指数达到或超过 15% 行业评级标准
以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 | 推荐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行业指数相对强于上证指数达到或超过 10% |
月内行业指数的涨跌幅 | 中性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行业指数相对上证指数在-10%—10%之间 |
为基准。 | 回避 分析师预测在此期间行业指数相对弱于上证指数达到或超过 10% |
华西证券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丰汇园 11 号丰汇时代大厦南座 5 层 网址:http://www.hx168.com.cn/hxzq/hxindex.html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19626187/21/2019028 16:59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
华西证券免责声明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 司签约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或者经由其他渠道转发收到本报告而直接视其为本公司 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员认为的已经公开的资料或者研究人员的实地调研资料,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以及推测仅 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且这种判断受到研究方法、研究依据等多方面的制约。在不同时期,本 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始终保持 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需自行关 注相应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仅提供给签约客户参考使用,任何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绝不构成对任何 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为做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均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的特殊投资目 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能作为客户进行客户买卖、认购证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的保证或邀请。在 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其他关联方均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 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损失负有任何责任。投资者因使用本公司研究 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均是独立行为,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及其他关联方无关。
本公司建立起信息隔离墙制度、跨墙制度来规范管理跨部门、跨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务 请投资者注意,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 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 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 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 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华西 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19626187/21/2019028 16:59
浏览量: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