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持有)通信行业区块链系列报告八:Web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24日    作者: xn2oyhja    栏目:行业研报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通信行业区块链系列报告八:Web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评级 :持有
行业:


行业研究 | 深度报告
通信行业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 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区块链系列报告八

核心观点

Web 3.0:概念由来与发展方向。2021 年 12 月 8 日,Web 3.0 概念在美国众议院 金融服务委员会讨论上被提及。2022 年 3 月 17 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 前在《中国金融》发表文章表示,Web3.0 是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与 Web 2.0 对比,Web 3.0 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身份等方式解决了 Web 2.0 下数据安全的隐 患,并几乎根除了虚假信息流通的可能。另外,在 Web 3.0 的概念下,用户所创造 的数字内容所有权明确为用户所有、由用户控制,其所创造的价值也将根据用户与 他人签订的协议进行分配。即,数据变为数字资产,可以得到资产级别的保障。

Web 3.0 基础设施:为了实现 Web 3.0 设想的状态,需要从底层的基础设施环节搭 建 Web 3.0 网络,现阶段的基础设施进展主要集中于技术端的研发与应用。(1)跨 链技术:跨链技术可以帮助 Web 3.0 的开发者和用户在区块链的可信保障下创造价 值流通。而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多链并存的格局预计将一直存在。不同区块链 生态的 Web3.0 用户有进行交互的需求,跨链技术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去中心化身份(DID):DID 可被看做 Web 3.0 中的身份中心。由于用户控制 着 DID 的中枢,他们可以决定何时、与谁以及在什么条件下透露他们的数字身份要 素。围绕 DID 与区块链技术,已有许多项目建成 DID 生态系统。(3)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的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被分散地存储在企业的各 个角落。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使用多个存储服务器共享存 储负载,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访问 效率,而且易于扩展。(4)隐私计算:由于隐私计算可以解决一组互不信任的参与 方之间,在保护隐私信息以及没有可信第三方的前提下的协同计算问题,在 Web3.0中,具备隐私计算功能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而且可扩 展应用程序的设计空间。

Web 3.0 搭建:分布式存储的意义。(1Dfinity:分布式存储可以提供去除智能合 约局限性的计算机。(2IPFS:分布式存储可以提供基于内容寻址的、分布式的、新型超媒体传输协议。(3)传统云计算: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在普通的 PC 服务器 上,对外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4)英伟达 DPU:可优化整体计算、网络和存 储等数据中心级工作负载,实现更高的性能、更高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和更低的运营 成本。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现阶段 Web 3.0 处于发展初期,底层基础设施的搭建尤为重要,建议关注提供区块 链技术服务的运营商中国移动(600941,买入)、中国电信(601728,未评级);分布 式存储服务供应商中兴通讯(000063,买入)、浪潮信息(000977,未评级)、紫光股 份(000938,未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风险:隐私计算、跨链技术等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分布式存储市场风险:分布式存储市场需求增速可能不及预期;
Web 3.0 生态构建的不确定性:主流 Web 3.0 渗透率、终端用户数提升不及预期;现阶段云计算厂商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均为自研,技术路径相对独立。

看好(维持)

国家/地区中国
行业通信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2022 年 05 月 23 日

张颖 021-63325888*6085
zhangying1@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4090001 香港证监会牌照:BRW773

周天恩 zhoutianen@orientsec.com.cn 王婉婷 wangwanting@orientsec.com.cn

云厂商主导 BaaS 市场,稳定营收场景仍 2022-02-22 待探索:——区块链系列报告七
多技术路径齐演进,厂商优先布局隐私计 2022-02-22 算生态:——区块链系列报告六
链间通信创造价值流动,跨链技术应用势 2022-01-16 在必行:——区块链系列报告五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一、Web 3.0:概念由来与发展方向 ........................................................ 4

1.1、概念演进 ............................................................................................................ 4

Web 1.0 4

Web 2.0 4

Web 3.0 4

1.2、区块链在 Web 3.0 中的重要性 ........................................................................... 5

1.3、Web 3.0 的优势 ................................................................................................. 6

二、Web 3.0 基础设施 ............................................................................. 7

2.1、跨链技术 ............................................................................................................ 7

2.2、去中心化身份 ..................................................................................................... 8

2.3、分布式存储 ........................................................................................................ 9

2.4、隐私计算 .......................................................................................................... 10

三、Web 3.0 搭建:区块链与分布式存储的意义 .................................... 10

3.1、区块链网络中的分布式存储项目 ...................................................................... 10

Dfinity 与互联网计算机 ICP 10

星际文件传输系统 IPFS 11

3.2、云计算下的分布式存储服务 ............................................................................. 12

阿里云:混合云分布式存储 13

AWS:分布式存储引擎 Dynamo 13

浪潮:“分布式云+”与分布式存储 14

3.3、从英伟达 DPU 看分布式存储的技术如何拓展 .................................................. 15

底层硬件 15

网络架构 16

投资建议及投资标的 .................................................................................... 17

风险提示 ...................................................................................................... 18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图表目录

图 1:互联网迭代演进轨迹 ........................................................................................................... 4 图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Web 3.0 应用可提供 Web 2.0 应用类似的功能 ...................................... 5 图 3:Web 1.0 到 3.0 的特征 ........................................................................................................ 6 图 4:趣链科技 BitXHub 跨链平台资产跨链解决方案 ................................................................... 7 图 5:DID 运行方式 ...................................................................................................................... 8 图 6:去中心化身份 DID 生态系统 ............................................................................................... 8 图 7:分布式存储系统优势 ........................................................................................................... 9 图 8:Dfinity 对于互联网计算机的设计架构 ................................................................................ 11 图 9:IPFS 协议栈...................................................................................................................... 11 图 10:IPFS 各模块关系 ............................................................................................................ 11 图 11:IPFS 应用领域 ................................................................................................................ 12 图 12:Google File System 架构 ................................................................................................ 12 图 13:阿里云混合云分布式存储产品技术架构 .......................................................................... 13 图 14:Amazon Dynamo 主要应用案例 ..................................................................................... 13 图 15:浪潮分布式存储 AS13000G5 测试成绩 ........................................................................... 15 图 16:分布式存储需面临的挑战 ................................................................................................ 15 图 17:Nvidia NVMe SNAP 技术................................................................................................ 16 图 18:Nvidia ConnectX 系列网卡 ............................................................................................. 16 图 19:基于 NVIDIA 的 SN 系列白盒以太网交换机构造的三层五级 CLOS 架构 ......................... 17 图 20:Web3.0 创新发展战略..................................................................................................... 17

表 1:头部云计算厂商与其自研的分布式存储技术 ..................................................................... 12 表 2:浪潮分布式云与传统混合多云对比 ................................................................................... 14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一、 Web 3.0:概念由来与发展方向

2021 12 8 日,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在国会山举行了“数字资产和金融的未来:了解 美国金融创新的挑战和利益”为题的听证会,包括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内的两党议员都有参与。出 席的加密公司分别来自 FTX,Circle,Coinbase、Bitfury、Paxos、Stellar。而在此次听证会上,BitFury 的首席执行官 Brian Brook 还向议员科普了“Web3.0”概念。

2022 3 11 日,日本自民党代表盐崎明久在众议院财政金融委员会上表示,日本应该将 Web3.0 作为国家战略的中心,并任命一位负责 Web3.0 的官员;2022 3 15 日,美国德克萨 斯州奥斯汀市长已经指示城市经理帮助创造一个有利的政府和社区环境,支持区块链和 Web 3.0 等新技术的创建。

2022 3 17 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中国金融》发表文章表示,Web3.0 是 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随着当前各类信息技术的迭代创新,互联网正呈现向下一代互联网演 进的趋势。这一演进或将引发新一轮的信息革命,进一步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的 方方面面。

1.1、概念演进

不同阶段的互联网根据技术的演进,同时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互联网的历史中已经 历了 Web 1.0 与 Web 2.0 两个时代,现阶段行业正对于 Web 3.0 的架构、技术进行探索。

Web 1.0

Web 1.0 即第一代互联网,主要由基本的网页、Web 浏览器、简易 Web 开发工具构成。而这些基 础的网页可以第一次被访问并实现商业化。同时 Web 1.0 时期也涌现出了 HTTP,HTML 和 XML 等协议,Java 和 Javascript 等软件语言也起源于这段时间。

Web 2.0

Web 2.0 即第二代互联网。在这一时期,网络创建者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 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Web 2.0 网站内容基于用户提供,网站的诸多功 能也由用户参与建设,实现了网站与用户双向的交流与参与。因此,用户在 web2.0网站系统内拥 有自己的数据。

Web 3.0

Web 3.0 的核心理念是将数据的所有权归还给用户,允许用户控制自己的数据,在保障安全性的 前提下,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性。

1:互联网迭代演进轨迹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4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东方证券研究所

1.2、区块链在 Web 3.0 中的重要性

Web 3.0 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这种去中心化模式可以应用于网络生态系统的任何部 分,包括虚拟主机、存储、域名系统、应用程序和搜索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区块链在改变传统 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块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数据集合或一个通 用状态层,它受到集体管理的约束。独特的状态层为在互联网上开发价值结算层提供了机会。状 态层有助于以复制权受保护的方式发送文件,以便在没有任何中介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 P2P 交易。

Web 3.0 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数据确权与授权、隐私保护与抗审查、去中心化运行等关键特 征。基于区块链思维而进化出的全新网络形态如以太坊,以及在以太坊上所建立的一些去中心化 的应用是目前 Web 3.0 的代表性应用。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Web 3.0 应用可提供 Web 2.0 应用类似的功能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5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TruffleSuiteMGZ,东方证券研究所

1.3、Web 3.0 的优势

Web 2.0 对比,Web 3.0 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身份等方式解决了 Web 2.0 下数据安全的隐 患,并几乎根除了虚假信息流通的可能。另外,在 Web 3.0 的概念下,用户所创造的数字内容所

有权明确为用户所有、由用户控制,其所创造的价值也将根据用户与他人签订的协议进行分配。

即,数据变为数字资产,可以得到资产级别的保障。

总结从 Web 1.0 到 3.0 的演进,从最初 Web 1.0 用户只能读取信息而不能与 Web 产生交互,到 Web 2.0 中产生了大量用户创造的信息,再到构想中 Web 3.0 用户可以拥有并控制互联网的信息。Web 3.0 在优化底层性能的同时,也给予了用户一定的权限。

3Web 1.0 3.0 的特征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6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金色财经,东方证券研究所

二、 Web 3.0 基础设施

为了实现 Web 3.0 设想的状态,需要从底层的基础设施环节搭建 Web 3.0 网络,现阶段的基础设 施进展主要集中于技术端的研发与应用。

2.1、跨链技术

在《区块链系列报告五:链间通信创造价值流动,跨链技术应用势在必行》中,我们讨论了由于 链与链之间价值流动受限而衍生出对于跨链技术的需求,同时总结了现有的跨链技术方案主要包 括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哈希锁定(Hash-locking)以及分布式私钥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等。

跨链技术可以帮助 Web 3.0 的开发者和用户在区块链的可信保障下创造价值流通。而在区块链技 术应用方面,多链并存的格局预计将一直存在。不同区块链生态的 Web3.0 用户有进行交互的需 求,跨链技术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趣链科技 BitXHub 跨链平台资产跨链解决方案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7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BitXHub 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2.2、去中心化身份

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fication,DID)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地址,用户可直接拥有和 控制。它可以用来寻找并连接 DID 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与 DID 相关的信息。DID 文件包含相关信

息以实现用例,如签到、数据加密、通信等。加密证明,如数字签名,允许实体证明对这些标识

符的控制。

5DID 运行方式

数据来源:ArcBlock,东方证券研究所

DID 可被看做 Web 3.0 中的身份中心。由于用户控制着 DID 的中枢,他们可以决定何时、与谁以 及在什么条件下透露他们的数字身份要素。围绕 DID 与区块链技术,已有许多项目建成 DID 生态 系统,DID 作为 Web 3.0 的基础设施之一初显雏形。

6:去中心化身份 DID 生态系统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8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腾讯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2.3、分布式存储
随着 Web 服务变得更加集中,用户严重依赖少量的服务提供者。HTTP 是一种脆弱的、高度集中 的、低效的、过度依赖协议的骨干,集中式服务器很容易成为目标。目前,为了维持服务器的正 常运行,服务提供商不得不使用各种昂贵的安全解决方案,防止被攻击的成本越来越高。

分布式存储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的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 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被分散地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分布式网络存储系 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使用多个存储服务器共享存储负载,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访问效率,而且易于扩展。

行业生态发展:传统 IT 巨头布局。2021 年 7 月 15 日,由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主办的 2021Web3.0 中国峰会暨 IPFS 分布式储存大会在成都开幕,AMD、西部数据、华为、阿里云、希捷、东芝、铠侠、浪潮、联想、曙光、戴尔、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神州数码等知名企业参展。

7:分布式存储系统优势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9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腾讯云,东方证券研究所

2.4、隐私计算

在《区块链系列报告六:多技术路径齐演进,厂商优先布局隐私计算生态》中,我们研究了隐私 计算如何在对数据形成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挖掘。

目前隐私计算处于技术多路径探索阶段。目前隐私计算主要的技术路径包括多方安全计算、联邦 学习、机密计算(包括可信执行环境)、差分隐私(包括本地差分隐私)、同态加密、零知识证 明等。从已商用场景分析,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与机密计算商用进展较为领先,零知识证明 主要被运用于区块链场景中。

由于隐私计算可以解决一组互不信任的参与方之间,在保护隐私信息以及没有可信第三方的前提 下的协同计算问题,在 Web3.0 中,具备隐私计算功能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而且可扩展应用程序的设计空间。

三、 Web 3.0 搭建:区块链与分布式存储的意义

在下游应用方面,Web 3.0 可应用于许多场景,包括金融、认证、票据、政务、版权、溯源、医 疗、公益、游戏、艺术等。而现阶段 Web 3.0 尚处于概念阶段或初级部署阶段,底层基础设施的 搭建更为关键,而分布式存储在 Web 3.0 的底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

3.1、区块链网络中的分布式存储项目

Dfinity 与互联网计算机 ICP
Dfinity 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组织,目标是帮助开发者、企业、个人及政府更好地融入到区块链网络 中来。Dfinity 创建了互联网计算机,在互联网计算机的容器 Canister 上所有的应用、智能合约都 是去中心化的,互联网计算机没有主网只有子网,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去除智能合约局限 性的计算机。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0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Dfinity 基于互联网计算机协议使用新的加密算法,使得互联网计算机实现世界计算机的功能。通 过互联网计算机区块链,可以存储所有软件,包括分布式应用、DeFi、Web3 游戏等。而且,互

联网计算机在自主物理网络上进行的,在这样的架构中没有云计算架构。

8Dfinity 对于互联网计算机的设计架构

数据来源:Dfinity,东方证券研究所

Dfinity 采用了分层结构,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数据中心(Data Centers)、节点(Nodes)、子网(Subnets)和软件容器(Canisters)。Dfinity 最底层的数据中心共有 20 个,主要位于美国、欧 洲和新加坡。其中,11 个数据中心位于美国,6 个位于欧洲,3 个位于新加坡。

星际文件传输系统 IPFS

全球去中心存储领域出现了包括 Filecoin(IPFS)、Sia、StorJ、Burst、Bluzelle 等一批区块链

项目,它们都能够提供类似的去中心化存储功能。

其中,星际文件传输系统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是一个基于内容寻址的、分布式的、新型超媒体传输协议。IPFS 支持创建完全分布式的应用。它旨在使网络更快、更安全、更开放。IPFS 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它的目标是将所有计算设备连接到同一个文件系统,从而成为一个

全球统一的存储系统。

9IPFS 协议栈 10IPFS 各模块关系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1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阿里云,《IPFS 原理与实践,董天一、戴嘉乐、黄禹铭》,东方证数据来源:阿里云,《IPFS 原理与实践,董天一、戴嘉乐、黄禹铭》,东方证
券研究所券研究所

IPFS 采用为数据块内容建立哈希去重的方式存储数据,数据的存储成本将会显著下降。同时,与 HTTP 相比,IPFS 将中心化的传输方式变为分布式的多点传输。IPFS 使用了 BitTorrent 协议作为 数据传输的方式,使得 IPFS 系统在数据传输速度上大幅度提高,并且能够节省约 60%的网络带 宽。因此,IPFS 可被用于 Web 3.0 中多个领域。

11IPFS 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阿里云,《IPFS 原理与实践》,东方证券研究所

3.2、云计算下的分布式存储服务

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厂商优先布局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在普通的 PC 服务器上,对外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AWS、微软、阿里、腾讯、Google 等云厂商均已布局分布式存

储技术,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子公司新华三、浪潮信息等也为各厂商提供分布式存储通信设备。

1:头部云计算厂商与其自研的分布式存储技术

云计算厂商分布式存储技术
AWS Dynamo
Microsoft Azure Azure Storage
阿里云盘古
Google Cloud Google File System
腾讯云HCBS

数据来源:阿里云,腾讯云,东方证券研究所

12Google File System 架构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2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GoogleThe Google File System》,东方证券研究所

阿里云:混合云分布式存储

以阿里云为例,阿里云旗下混合云分布式存储产品已落地。阿里云混合云分布式存储具备弹性灵 活的特性,适用于业务快速发展的私有云和互联网应用场景。因为分布式存储服务可通过增加节 点数可以实现容量和性能的线性增长,因此服务支持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13:阿里云混合云分布式存储产品技术架构

数据来源:阿里云,东方证券研究所

AWS:分布式存储引擎 Dynamo
基于分布式存储引擎,Amazon DynamoDB 是一种完全托管式、无服务器的 NoSQL 键值数据库,旨在运行任何规模的高性能应用程序。DynamoDB 提供内置安全性、连续备份、自动多区域复制、内存缓存和数据导出工具。

14Amazon Dynamo 主要应用案例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3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AWS 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浪潮:“分布式云+”与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云(Distributed Cloud)是浪潮云的一种云计算服务,即云服务提供商管(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将公有云服务分发到不同的物理位置,由 CSP 统一负责云服务的运营、治理、

更新和演进。

浪潮云依托在全国布局的 7+69 个云数据中心构建浪潮分布式云,具备统一技术架构、统一用户 体验、适配国产多 CPU 等特点。浪潮分布式云的节点类型分为:中心节点、区域节点、边缘节点,所有节点接入 OpsCenter 进行统一的运营、治理、更新和演进,在可满足低延迟、本地化、跨云

场景、混合场景等用户需求的同时,还可实现地缘政治相关的解决方案,比如审查制度、安全性、

隐私权和数据主权等。

2:浪潮分布式云与传统混合多云对比

浪潮分布式云传统混合多云
地理位置按需建设支持本地建设
技术架构一致不一致
用户体验一致MSP 定制
运管体系一体化MSP 集成
资源调度弹性调度调度受限
本地时延低时延低时延
产品能力按需部署/调用本地受限
交付能力标准化定制化
持续演进在线升级少升级/不升级
运维成本规模化集约独立成本较高
应用生态统一的生态体系割裂的生态体系

数据来源:浪潮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此外,浪潮云文件存储 ICFS(Inspur Cloud File Storage)也为用户提供基于分布式系统的文件存储 服务,可通过标准的 NFS 等协议挂载文件系统,并使用标准的 POSIX 接口对文件系统进行访问,

多计算节点可挂载同一文件系统,共享文件和目录。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4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浪潮分布式存储 AS13000G5 基于底层的存储资源池共享,可根据用户需求,对存储资源进行灵 活配置,在同一集群内,提供给块、文件、对象使用;其次,分布式块、文件、对象灵活调整。随着业务发展,当所需的存储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将原来用于块的资源进行释放,配置为 文件资源,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最后,分布式块、文件、对象采用统一管理界面,资源共享,可以较好地降低管理复杂度和维护成本。

2021 年 7 月,存储性能委员会(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公布最新的 SPC-1 基准评测报 告,浪潮分布式存储 AS13000G5 获得 6,300,529 IOPS(每秒读写操作次数)、0.781ms 时延、单节点 210,018 IOPS 的评测值,获得 2021 年分布式存储性能全球最高成绩。

15:浪潮分布式存储 AS13000G5 测试成绩

数据来源:SPC,东方证券研究所

3.3、从英伟达 DPU 看分布式存储的技术如何拓展

底层硬件

无论是分布式存储项目还是公有云巨头发展的分布式存储产品,其内在的硬件设备仍需使用高效 的存储与计算器件。在分布式存储底层硬件环节,主要需解决“存算分离”以及安全性能两个问 题。在这一领域,英伟达拥有领先的计算专业知识与高性能的网络技术,可优化整体计算、网络 和存储等数据中心级工作负载,实现更高的性能、更高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16:分布式存储需面临的挑战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5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智东西,东方证券研究所

针对上述两点挑战,英伟达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优化:

(1)在实现高效“存算分离”环节,利用 NVIDIA BlueField DPU 系列提供的 NVMe SNAP 技 术,使客户能够对于远程服务器中的 NVMe Flash 存储,像访问本地存储一样对其进行

访问。可实现广泛的加速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和应用程序解决方案。

(2)在存储安全环节,NVIDIA ConnectX SmartNIC 支持独特存储功能硬件加速器和卸载,以确保主机上有效的 CPU 利用率。通过利用 NVMe-oF Target 卸载、T10Diff 和纠删码 的硬件卸载等技术,释放了 CPU 在存储 Target 端的利用率,并提供极高的 IOPS。

另外,Nvidia ConnectX系列网卡也可以通过硬件对于数据直接进行加解密,不管是数据 传输中的 IPSec、TLS 等,还是数据在落盘时的 AES 等操作,都可以有网卡硬件来完成,

实现了在数据加密的同时以线速传输。

17Nvidia NVMe SNAP 技术

数据来源:英伟达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网络架构

18Nvidia ConnectX 系列网卡

数据来源:英伟达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6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为了提升分布式存储的性能与效率,英伟达推出了基于白盒 CLOS 架构和 IP Fabric 的数据中心组 网方案。

在分布式存储应用方面,英伟达面向客户的数据中心采用基于 NVIDIA 的 SN 系列白盒以太网交换 机构造的三层五级 CLOS 架构,IP Fabric 形式组网,并使用基于 EVPN-VxLAN 提供的业务层服 务。方案采用了现代数据中心的典型架构,在规划和部署上应用了大量的基于最佳实践的优化技 术。

在适配 RDMA/RoCE 应用方面,NVIDIA 提供了从驱动、网卡、交换、网管方面的全线支持,甚至超低误码率的 AOC 和光模块都为 RDMA 所需的无损网络带来了贡献;

在可部署性方面,NVIDIA 网络支持 ROCE Over VXLAN 技术,从而使 RDMA 应用有了良好 的可部署性,更加适合客户的基础设施。

19:基于 NVIDIA SN 系列白盒以太网交换机构造的三层五级 CLOS 架构

数据来源:英伟达,东方证券研究所

投资建议及投资标的

如同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先生在《中国金融》2022 年第 6 期中文章所述:“作为公共 基础设施,Web3.0 的建设不仅需要发挥私人部门创新精神,通过大众创新,竞争择优,更需要 国家顶层设计以及宽严相济的治理框架给予规范和引导。”

20Web3.0 创新发展战略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7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Web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姚前》,东方证券研究所

现阶段 Web 3.0 处于发展初期,底层基础设施的搭建尤为重要,建议关注提供区块链技术服务的 运营商中国移动(600941,买入)、中国电信(601728,未评级);分布式存储服务供应商中兴通讯 (000063,买入)、浪潮信息(000977,未评级)、紫光股份(000938,未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风险:隐私计算、跨链技术等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分布式存储市场风险:分布式存储市场需求增速可能不及预期;
Web 3.0 生态构建的不确定性:主流 Web 3.0 渗透率、终端用户数提升不及预期;现阶段云 计算厂商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均为自研,技术路径相对独立。

《 发 布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暂 行 规
定 》 以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款:

发 布 对18

具 体 股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Web 3.0:基于区块链构建基础设施,有望加速部署分布式存储

分析师申明
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

分析师在本报告中对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发表的任何建议和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 券或发行人的看法和判断;分析师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与其在本 研究报告中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投资评级和相关定义
报告发布日后的 12 个月内的公司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的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涨跌幅为基准;

公司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
买入: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15%以上;
增持: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15%;
中性: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5%之间波动;
减持:相对弱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下。

未评级——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股票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股 票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相关信息。

暂停评级——根据监管制度及本公司相关规定,研究报告发布之时该投资对象可能与本公司 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情形;亦或是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 定性,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股 票给予投资评级等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布之前曾给予该股票的投资评级、盈利 预测及目标价格等信息不再有效。

行业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

看好: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以上;
中性: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5%之间波动;
看淡: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下。

未评级: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行业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行业 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等相关信息。

暂停评级:由于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缺乏足够的研 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行业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行业给予投资评级 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布之前曾给予该行业的投资评级信息不再有效。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9

免责声明
Tabl e_Disclai mer

本证券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及发布。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的全体 接收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报告被转发给他人。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同时,本公司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 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会适时更新我们的研 究,但可能会因某些规定而无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证券研究报告之外,绝大多数证券研究报告是在 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发布。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 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 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 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未 来的回报也无法保证,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外汇汇率波动有可能对某些投资的价值或价格或来自这一投 资的收入产生不良影响。那些涉及期货、期权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并不 适合所有投资者。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自主作 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 为无效。

本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间或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 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 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刊载或转发的,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 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提示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 券研究报告。

HeadertTabl e_Address

东方证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 318 号东方国际金融广场 26

电话:021-63325888

传真:021-63326786

网址:www.dfzq.com.cn

浏览量:1105
栏目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