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买入)医疗行业研究:医改持续深化,医疗板块景气领域值得关注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报告名称 :医疗行业研究:医改持续深化,医疗板块景气领域值得关注
评级 :买入
行业:
2022 年 05 月 26 日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医疗行业研究 买入 (维持评级) 行业研究
)
市场数据(人民币) | 18.90 | 医改持续深化,医疗板块景气领域值得关注 | |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 |||
国金医疗指数 | 1549 | 行业观点 | |
沪深 300 指数 | 3959 | ||
上证指数 | 3071 | ◼ | 5 月 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2 年重点工作 |
深证成指 | 11066 | ||
任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年内医改重点进行了部署,具体包括四项: | |||
中小板综指 | 11250 | ||
一是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二是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三是 |
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是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
2639 | 210524 | 210824 | 211124 | 220224 | 220524 | ◼ | 明确支持社会化办医健康规范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通知” |
中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确 | |||||||
2452 | ◼ | 要求“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 | |||||
2265 | |||||||
加医疗联合体”。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医 | |||||||
2079 | |||||||
疗机构资源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力量,政 | |||||||
1892 | |||||||
策的支持为社会办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稳健发 | |||||||
1705 | |||||||
展。 | |||||||
1518 | |||||||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持续强化基层诊疗水平。“通知”提出,未来将推 | |||||||
进实施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高危筛查干预项目。 |
推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试点,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适宜
国金行业 | 沪深300 | 技术和服务模式,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持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 |
未来将落实和完善村医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未来重点 |
科室及基层医疗水平建设,或带来院内诊疗设备及耗材的增量需求。
相关报告 | ◼ | 医保控费政策进入常态化,DRG/DIP 支付改革持续推进。2022 年全国将继 续扩大集采范围,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将超过 350 |
1.《基因检测领域先锋,坚持创新增长动力 | ||
个,国家层面将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国家组织采 | ||
十足-世和基因招股书梳理》,2022.5.20 | ||
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 | ||
2.《美丽田园招股说明书整理-美丽田园招股 | ||
实施 1 次集中带量采购,提高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未来国内将持续推行以 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 40%以上的统筹地区开 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工作, | ||
书整理》,2022.5.16 | ||
3.《胶原蛋白系列行业研究之二巨子生物-胶 | ||
原蛋白行业报告》,2022.5.11 | ||
在此背景下,具备性价比的国产产品有望加速进口替代。 | ||
4.《医疗板块盘点:把握院内医疗和消费医 | ||
疗恢复-医疗板块 2021 年...》,2022.5.4 | ◼ | 新冠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医防协同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
“通知”明确,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 ||
5.《生物试剂行业持续高景气,国产替代大 | ||
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疫苗、检测等领域有望伴随新冠疫情防控迎来阶段 | ||
有可为-生物试剂行业深度研...》,2022.4.6 | ||
性机会,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我们认为“通知”明确了对社会办医的持续支持,利于医疗服务
领域企业的持续发展。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对于带量采购等政策已有部分预
期,在国产替代及医疗基建深化背景下,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值得关注。生物
制品领域,通知明确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关注新冠疫苗及重大传染
病预防疫苗品种。中医药领域,通知表示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发展的关注,建议关注品牌头部 OTC 中药标的以及上市中医医疗服务企业。
◼推荐组合:建议重点关注细分优质赛道行业龙头公司,长春高新、迈瑞医 疗、爱尔眼科、爱博医疗、华润三九等。
袁维 |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518080002 (8621)60230221 yuan_wei@gjzq.com.cn | 风险提示 | |
◼ | 疫情反弹影响超预期;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集采降价控费政策范围与力度 超出预期;产业竞争格局恶化. |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内容目录 |
明确支持社会化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 3 医院能力提升伴随设备采购需求,持续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3 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医疗机构有望新增设备采购需求 ..................... 3 医保控费政策进入常态化阶段,推动器械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 3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望进一步完善,关注重大传染病相关疫苗品种 ................. 4 完善“三高”慢性病人管理,带动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增长 ............................. 5 开展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试点,推动中药产品快速放量 ................................... 6 投资建议 ............................................................................................................ 6 重点公司 ............................................................................................................ 6 风险提示 ............................................................................................................ 7
图表目录
图表 1:“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全方位干预主要健康问题 ................................. 5 图表 2:2019 年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血糖仪渗透率水平 ...................................... 6
图表 3:2019 年中国与美国糖尿病患者的年均检测频次 .................................. 6 |
- 2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5 月 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2 年重点工 作任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年内医改重点进行了部署,具体包括四 |
项:一是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二是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三是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是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
明确支持社会化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明确支持社会化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通知》中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 心,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确要求“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 康规范发展,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可见,社 会办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医疗机构资源有效供 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力量,政策对社会化办医 的支持从始至终没有改变。
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军民融合。《通知》中指出,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探索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模式 和路径。地方按照属地原则对辖区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积极 发挥高水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 理制度试点。加强公立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深化医疗卫生领域 军民融合。
各省份 2022 年 6 月底前印发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指导地方实现更加合理的价格机制。《通知》中指出,各省份 2022 年 6 月 底前印发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年底前将医疗服务价 格调出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指导地方科学设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 启动条件、触发标准及约束条件,年内开展 1 次调价评估,符合条件的及 时调价。指导 5 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探索价格调整总量确定规则、调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等配套措施。我们认为医疗服务将更加注重“质价 相符”,未来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体现“人”的价值。《通知》中指出,指导地方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编制资源,对符合条件的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可探索通过公开招聘等严格规 范的程序择优聘用,纳入编制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实施以增加 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强化公益属性,健全考核机制,指导各地深 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指导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 主评审。
医院能力提升伴随设备采购需求,持续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医疗机构有望新增设备采购需求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重点科室建设。此次通知中明确提出,未来 将推进实施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高危筛查干预 项目。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 科室,探索设立医疗卫生机构专兼职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依托综合医院、职业病专科医院,加强尘肺病、化学中毒等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能力建设。未来公立医疗机构的重点科室医疗设备有望迎来新的标准和需求。
分类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工作。未来政府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医疗器 械唯一标识在监管、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有助于未来带量采购 及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实施,行业未来也将进一步区域规范化,有利于提升 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有望收益。
医保控费政策进入常态化阶段,推动器械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持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基层医疗机构有望产生新需求。此次通知中明确 指出,未来将落实和完善村医待遇保障与激励政策。推进健康乡村建设,采取巡诊、派驻等方式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可推
- 3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进“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健康管 |
理服务,推广长期处方服务并完善相关医保支付政策。有序扩大家庭医生 队伍来源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 量。基层医疗机构未来将迎来新的建设标准,有望带动一系列科室设备的 采购需求。
耗材集采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鼓励国产企业创新转型。2022 年全国将继 续扩大集采范围范围,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将超过 350 个,国家层面将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国家 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 联盟采购实施 1 次集中带量采购,提高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落实耗材集 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结余留用考核,激励合理优先使用中 选产品。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带量采购政策目前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未来企业将更加注重自身产品的创新迭代能力。
DRG/DIP 支付改革持续推进,有望加速细分行业国产化替代进程。未来国 内将持续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 40% 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工作,DRG 付费或 DIP 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 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 30%。对已进入实际付费阶段的试点城市进 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完善支付政策。推进门诊按人头付费相关工作,完 善有关技术规范。由于大部分国产产品在成本与价格方面相比外资产品有 较大优势,未来支付改革推进有望加速国内器械市场国产化替代进程。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望进一步完善,关注重大传染病相关疫苗品种
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推进重大慢性病高危筛查干预项目。通知指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 源和应急处置能力。平稳有序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推进 实施癌症、脑卒中、心血管病、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高危筛查干预项目。
体外诊断作为疾病防控和筛查的重要手段,在未来有望伴随国内防控系统 的建设而带来整体检测需求的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检测成为常态化需求。通知 明确,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 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坚 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 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疫情防控过程中,新冠核酸检测在 多地实现常态化,同时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助力防控,对新冠检测相关的需 求或具备一定持续性。
“十三五”时期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取得较大突破。根据此前国 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国重大疾病 防治成效显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 10.25%提高到 23.15%,人均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 74 元,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 历史最低水平,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同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也指出,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 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持续存在,一些已经控制或消除的传染病面临再流行 风险。
预防为主,强化基层,多种传染病防控持续深化推进。在当前背景下,“十 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基层的基本原则,把预防摆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到 2025 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 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 提升,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 水平,结核病发病率进一步降低,寄生虫病、重点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病危
- 4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害持续得到控制和消除,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心理相关 |
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严重精神障碍、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
在“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中,以乡(镇、街道)为单位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约束性指标,目标到 2025 年>90%。
从病种看,“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强化疫苗预 防接种。重点传染病方面包括禽流感、流感、手足口病、狂犬病等。疫苗 接种方面,提出稳妥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逐步提高人群接种 率;做好流感疫苗供应保障,推动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根据需要适时 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等。
图表 1:“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全方位干预主要健康问题 |
来源:“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国金证券研究所 |
从人群看,“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1)儿童苗:加强婴幼儿照护服 务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保障婴 幼儿的身心健康。2)成人苗:促进生殖健康服务,推进妇女宫颈癌、乳腺 癌防治,进一步提高筛查率和筛查质量。
加强儿科建设,降低儿童生长迟缓率。“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促进儿 童和青少年健康: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和 生长迟缓率。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完善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建设 儿童友好医院,加强儿科建设,推动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儿童保健和医疗服务。
完善“三高”慢性病人管理,带动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增长
《通知》中指出,推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试点,完善 慢性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和服务模式,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据《2021IDF 全球糖尿病地图(第 10 版)》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达 1.41 亿 人,但自我血糖监测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国 家政策推动及居民意识提升,血糖监测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增,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家用医疗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行业发展景气度或将不断提 高。
国家持续推进基层慢病管理工作,有望为 POCT 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增长空 间。POCT 无需专人采集、传送和检测样本,实现了流程的简化,能够短 时间内快速及时反馈检测信息,在慢性疾病的管理方面具有优势,是基层 医疗机构配备的重要选择。
- 5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
图表 2:2019 年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血糖仪渗透率水平 | 图表 3:2019 年中国与美国糖尿病患者的年均检测频次 | ||||
100% 90% | 90% | 450 400 | 400 | ||
80% 70% 60% 50% | |||||
350 300 250 200 | |||||
40% 30% | 25% | ||||
150 | 120 | ||||
100 50 0 | |||||
20% 10% 0% | |||||
中国 | 欧美国家 | 中国 | 美国 | ||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
开展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试点,推动中药产品快速放量
《通知》中指出,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试点,推动中医 特色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和重大疑难 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进一步重视,中 成药和中药饮片等产品或将逐步且更大范围的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之中,将 有助于相关产品快速放量。此外,根据 2021 年湖北及 2022 年广东等省级 联盟采购来看,中成药降价幅度较化药更为温和,相关风险较低。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医疗、医保、医药联动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试 点,推动中医特色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 设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 药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 馆、配备中医医师。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通知”明确了对社会办医的持续支持,利于医疗服务领域企业 的持续发展。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对于带量采购等政策已有部分预期,在 国产替代及医疗基建深化背景下,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值得关注。生物制品 领域,通知明确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做 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注新冠疫苗及重大传染病预防疫苗品种。中医药 领域,通知表示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发展的关注,建议关注品牌头部 OTC 中药标的以及上市中医医疗服务企业。
建议重点关注细分优质赛道行业龙头公司,长春高新、迈瑞医疗、爱尔眼 科、爱博医疗、华润三九等。
重点公司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心脉医疗、惠泰医疗、爱博医疗、南微医学、欧普 康视、澳华内镜、健帆生物、新产业、安图生物、明月镜片、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等;
生物制品:长春高新、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
中医药:固生堂,华润三九,同仁堂,太极集团,红日药业等;
- 6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医疗信息化:京东健康,创业慧康,卫宁健康,健麾信息,艾隆科技等; |
风险提示
疫情反弹影响超预期,疫情总体趋势虽稳定向好,病毒变异能力较强,最 近上海及北京等多地发生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院内诊疗流量情况当下受到疫情波动影响,部分地区 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若后续疫情持续反复或存在恢复不及预期风险,造成相关行业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集采降价控费政策范围与力度超出预期,集采目前抑制沿用低价中标政策,在过评企业较多的品种中价格竞争激烈,前几轮集采存在部分品种集采价 格降幅超过 90%的情况,未来集采也存在降价超预期风险。
产业竞争格局恶化,医疗领域部分子版块,或存在部分行业竞争情况激烈 的情况,若持续新进入者增多,或导致产业竞争格局恶化,造成企业盈利
能力下降的风险。 |
- 7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 |
买入: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上涨幅度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上涨幅度在 5%-15%;
中性: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变动幅度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下跌幅度在 5%以上。 |
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 |
买入: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15%以上;增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在 5%-15%;中性: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变动幅度相对大盘在 -5%-5%;
减持:预期未来 3-6 个月内该行业下跌幅度超过大盘在 5%以上。 |
- 8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
特别声明: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 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 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 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 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 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 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 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 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 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 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 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 C3 级(含 C3 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 C3 级以上(含 C3 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 北京 | 深圳 |
上海 | ||
电话:021-60753903 | 电话:010-66216979 | 电话:0755-83831378 |
传真:021-61038200 | 传真:010-66216793 | 传真:0755-83830558 |
邮箱:researchsh@gjzq.com.cn | 邮箱:researchbj@gjzq.com.cn | 邮箱:researchsz@gjzq.com.cn |
邮编:201204 | 邮编:100053 | 邮编:518000 |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 1088 号 |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长椿街 3 号 4 层 | 地址:中国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 1-1 号 |
紫竹国际大厦 7 楼 | 嘉里建设广场 T3-2402 |
- 9 -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浏览量:969